易经集大成(四十不惑与易经的本义)

《四十不惑——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老慢著

四十不惑与易经的本义

上大学至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人生的重点就是折腾,核心是找对适合自己的路。简单说就是想办法搞清楚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工作,往什么方向发展,适合与谁结婚,将来适合过什么样的日子,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根本含义。

老慢的著作《三十而立——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讲的就是这个专题,六十四种不同天性的人,如何真正认知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婚姻。

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人生的重点是扬长避短,核心是只做客观上适合自己的事,如此才能诸事顺利;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坚决不做,如此才能避免倒霉不顺;这才是“四十不惑”的根本含义。

说白了,中华文化认为,人之所以倒霉不顺,根本原因就是看问题不客观。看问题不客观,做事自然不匹配;做了不匹配的事情,当然倒霉不顺;这才是一切倒霉不顺的根本原理。

所以,“四十不惑”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客观看问题,杜绝自己主观片面看问题的恶习。

我们看“惑”字的造字本义,讲的正是这个造成“惑”的根本原因。

易经集大成(四十不惑与易经的本义)(1)

惑,或 心。或:整体中特别强调其中某一部分的作用;心:主观意愿;故,惑:主观片面的,看问题非常不客观的。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的天性不同,各自“惑”的根源也不同。有些人因为太较真,所以主观片面;有些人因为太任性,所以主观片面;有些人因为太功利,所以主观片面;有些人因为太极端、想得太多、太在意别人、太老实、太争强好胜等等不同原因而主观片面。

所以,想要四十不惑,首先就要搞懂自己是什么天性的人,然后找出自己这种人最容易被什么所“惑”,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让自己的工作、生活、身心健康更顺一点,少一点倒霉不顺。

想搞清楚自己是什么天性的人,最容易被什么所惑,一种办法就是在实践中碰。有点智慧的人,会吃一堑长一智,即便如此,也是头破血流、伤痕累累之后才有些阅历,长点记性,成熟一点。绝大多数人,连吃一堑长一智都做不到,一辈子一直主观片面,一直惑,倒霉不顺的时候只能怪天怪地怪社会,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有一种办法,这就是通过中华核心智慧《易经》。《易经》讲的恰恰就是六十四种人的不同天性,《易经》中每一卦的第三爻,讲的恰恰就是不同天性的人最容易被什么所“惑”。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对《易经》的理解都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对《易经》中每个字的字义的理解就是错的。

传统对《周易》的注解,依据的都是《说文》等小篆字义,小篆字义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开始并逐步明确的。但是,《周易》成书的年代至少在周初,周初汉字的字义,更接近于甲骨文等大篆字义,大篆表达的是汉字的造字本义,小篆是汉字普及推广的引申义,两者在字义上的区别是很大的,而甲骨文是近百年才发现的,古人不可能根据汉字的造字本义去注解《周易》,所以,以前的注解不管其多聪明,智慧多高,也不可能是《周易》的真实本义。

所以,老慢抛开以往的一切注解,从甲骨文入手,用汉字的造字本义,一字一句的重新解读《周易》,老慢认为,这才是最符合《周易》本身真实本义的解读。

因此,老慢这个专题的题目是《四十不惑——从汉字本义的角度解读易经》。一方面,要一字一句的讲清楚《周易》第三爻的真实本义;另一方面,要讲清楚不同天性的人最容易被什么所惑,如此,能帮助有缘扬长避短,多一点顺顺利利,少一点倒霉不顺,老慢之幸。

关注老慢,了解一点真国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