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庙的真实感言(寺庙本是看破红尘之所)

庖丁解史

以前经常在众多的影视剧中,看到剧中善男信女去寺庙中求取姻缘之事,说某某寺庙求取姻缘之事特别灵验之类的。看的多了,就不免纳闷寺庙不是看破红尘之所吗?去看破红尘之所求问红尘之事是不是缘木求鱼了?怎么会灵验呢?难道看破红尘之人还掌握红尘之事?

去寺庙的真实感言(寺庙本是看破红尘之所)(1)

随着自己的阅历的加深才渐渐地明白其中的玄妙之处,旧时女子平常养在深闺,极少抛头露面,男女正常相识的渠道都很匮乏,又怎么能够有好姻缘呢?所以才有女子假借去寺庙进香礼佛为名,以期获得外出的机会,借机或可在途中遇到互相中意的人,这才好便于男方动心,好询问是哪家女子?才便于央请媒人上门求亲。久而久之,寺庙便成了男女相识心照不宣的场所。正是出于男女双方相识场所的需要,才导致“庙会”一词的出现,才导致了全国各地的寺庙广建。

“庙会”正是寺庙出于聚拢更多的人群、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在短期内增加相识机会的需要,才约定在一个固定的节日或日期内举行。渐渐的“庙会”就成为祭神、娱乐和购物等多种活动场所,才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所以,每逢“庙会”之日去寺庙中进香求问姻缘之事会比平时要更灵验一些呦。所以,求问姻缘灵验的寺庙都是处于闹市之中的而绝非是那些隐於深山之中的名刹。

随着一些寺庙、道观的过于世俗化,也导致了一些寺庙、道观成了一些恶和尚、凶道士的为非作恶的场所。也给真正的出家清修之人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明清文人的笔下,就有很多人指责此类现象。在极为著名的《朱子家训》中就有一句:“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去寺庙的真实感言(寺庙本是看破红尘之所)(2)

在明清的很多小说中,描写一些寺庙的和尚强制扣留面容姣好的进庙烧香的良家妇女以供其淫乐的片段都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仅据最耳熟能详的小说之一,《水浒传》为例,书中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与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章节都是描写和尚、道士强留妇女淫乐的章节。而“病关索”杨雄之妻潘巧云也是假借去寺庙还愿而趁机与和尚裴如海再续前缘的。

去寺庙的真实感言(寺庙本是看破红尘之所)(3)

就像说一些寺庙“求子”很灵验的。一对夫妻,为人很和善,但是结婚多年,却无一男半女,去几次寺庙“求子”后,就灵验了,生了儿子一样。这好像是其善行感动菩萨使其不育不孕之症一夕之间就得到了根治,但仔细想想,似乎红杏出墙的可信度要更高一些。而如果还有妻子向丈夫提出要再去寺庙里进香还愿的话,那是想找机会与其情夫再相会的可能性也要更大些。

所以说看破红尘之所,能够成为求取姻缘之地,就如同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样,想来也不过是个便于男女相识的场合罢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pdjs3608808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