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

一曲绒花,拉开了一个旧时代的帷幕。对于《芳华》这部电影,其实是冲着它的好口碑去的,看了过半的内容,没有多大感觉,大约就是一部歌颂平凡中的伟大,颂扬平民英雄的电影。看到后半段,渐渐有了一些感动,我是赶上那个时代尾巴的人,对于片中所呈现的时代色彩,在记忆里尚且有迹可寻,但对我而言,这段记忆,已遥不可及。更多地存在于父母的叙述中。

影片让我沿着记忆的藤蔓渐渐的回到最到最远处,那个到处贴着标语、大喇叭里放着红色革命歌曲、红旗招展的时代。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1)

正如一位网友在跟我说起《芳华》时所言,在那个思想被社会统一到不允许有太多个性的时代里,每一个本应思想单纯的人,却都在心里算计着自己的小九九,他们在大同世界的背景下,却各自心怀鬼胎,更加显露出人性的丑陋来。

正如何小萍对那位烧成重伤的小战士所言,刘峰在她心目中是比雷锋还好的人,而刘峰的好,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

1,当善良被愚弄时,善良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人的好,一旦太过主动,就会变得廉价。

刘峰作为一个时代的平民英雄,他勤劳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文工团就是雷锋一样的存在,然而他的辛勤付出,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大汗淋漓助人为乐时,坐在院子里的战友们却在调侃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什么脏活、苦活、累活,没有刘峰谁还会干?又脏又臭的活,也只有刘峰肯干…………而这段调侃的话音落后,紧随其后的是一阵哄笑。

这是刘峰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我只能说,这是人性的悲哀。

当社会提倡什么东西的时候,恰恰说明什么东西已处于濒危的境地。

当我们将助人为乐的雷峰树立成为精神标杆的时候,也恰好说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缺乏这样的品质。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2)

刘峰是那个时代好人的代名词,他在单位好事做了千千万,但却抵销不了他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他因为情不自禁的抱了林丁丁一下,被林丁丁诬陷成猥亵耍流氓,刘峰因此被文工团下放到偏远部队。

其实很多时候,坏人也分很多种,最高级的坏人,就是那种明目张胆的坏人,坏得坦荡,坏得让你一眼就看到,坏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样的坏人,如果成事了,他可以是枭雄。而林丁丁这样的坏人,是那种特别低级的坏,坏得阴损,见不光的坏,这种坏,是最下流最低级的,这种人,就如同暗夜里跟在你背后的那双看不见的眼睛,令人毛骨悚然,却又妨不胜妨,但这种人,最后出国了,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3)

而刘峰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胳膊。

刘峰的好,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对自己来说,没有因为自己的付出换取半点实用的价值。

有时我甚至觉得,所谓奉献精神,就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掌握着话语权的人说出来愚弄善良者的谎言。

否则,为什么从善奉献的刘峰们,到最后连个像样的生活也没有呢?

2,所谓英雄,总是盖棺定论的一个空头称号,很多时候,不值一文。

也许你会觉得乔治这句话有些偏激。但试想一下,历来的英雄在活着的时候,谁曾关注过他的生活?大都是用自己高于常人的奉献以及生命换取了鲜花和掌声,活着的英雄们,仍旧如昨日般为生活继续奔波,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死和普通人的死,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4)

英雄常常是与孤寂为伴的,所以一般人做不了英雄。

刘峰退役后因为一千块钱的罚款和执法者打了起来,而此时拯救英雄的,不是享有话语权的执政者,而是享受执政者所带来优质生活的代表——高干的女儿(忘记她叫什么名字了,但这并不重要),她替刘峰交了罚款,她在文工团时的优越感贯穿了一生,而这种优越感,是来自于她的高干家庭。

而刘峰,给她打了欠条,他虽然落魄,但尊严还在。刘峰的遭遇与陈灿之流相比,更显出时代的不公平。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5)

比起他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与其他几个战友,在枪林弹雨中救出掉进沼泽地里的战友来说,似乎和平年代生活的沼泽,比战友掉进去的沼泽更加可怕,那个沼泽是有形的,而生活的沼泽是无形的。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6)

刘峰作为英雄,最后的结局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老婆也跟人跑了的中年残疾男人。

好在有何小萍,她与刘峰的重逢,像极了残酷的温柔。他们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于芳华已逝后的中年相遇,又在十年后走到一起,而这中间发生的故事,是两个被称作为英雄的荒诞剧。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7)

何小萍成为英雄,被比喻成一颗放在外面冻很久的大白菜,突然被拿到温暖的家里,因为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温度,而变质坏掉——成为英雄的何小萍,精神失常了。

那个时代,没有给她成为英雄之前应有的尊重和温暖。

3,任何环境之下,都有无处不在的鄙视,这种鄙视的背后,往往链接着出身背景。

这一点,古而有之,而且也必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代里存在着。

只要有贫富差距,人就一定会分出三六九等。

所谓平等,只是一种梦想,也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已。

在战场上,虽然人们的理想早已被芒草割伤,人们的希望早已被烽烟弥漫,但那里,有被战火点燃的真情。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8)

芳华的年代里,当和平成为一种常态,真情却变得弥足珍贵,更多的是远远高于生命及活着之外的欲望——关于地位、利益以及爱情。

陈灿一直对穗子示好,但正当穗子将情书塞进他的皮箱向他表明心迹时,却听到他移情别恋的消息,这种悴不及妨的反转,令穗子惊愕、痛苦,而这种痛,更像是刺向她心最深处的一把剑,没有人知道,怕是她一生中深到不可触碰的痛楚。

而瓦解掉这段爱情的原因,显然是后来成为陈灿妻子的那位女战友的那句:我们正好门当户对。

在不知道陈灿是高干子弟时,她曾经对陈灿是那么不屑一顾,高干子弟,无疑成为陈灿的加分项,如果陈灿能得一百分,有99分,是来自于高干子弟这一身份。

因为家庭原因,穗子失去了爱情,而何小萍失去的是应有的尊重。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9)

她因为出身不好,从进入文工团直到文工团解散,她都是别人口中的笑话。只因为,她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家庭背景。

甚至于当她成为英雄精神失常后,这种鄙视嘲笑的眼神也从未改变过,她的人生,并未因为她的努力而得到应有的改变,到剧中她终于和自己心里挚爱的刘峰走到了一起,看似电影是一个喜剧,而其实,他们却在错过了彼此的芳华的年龄里,才相遇相知,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芳华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10)

全剧最让人感觉幸福和明朗的片断,不是欢歌笑语的文工团生活,恰恰是炮火连天的战场。

战场上无关利益欲望,人只有本能——如何活下去,如何让身边的人活下去,当人的想法变得简单时,人性竟然变得比任何时候更加高尚!

残酷战争中的出生入死却反衬着和平年代里人性的丑陋。

《芳华》所反映的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个年代里,一部分平民英雄用他们的生命,保护着上等人的安宁,用他们在战场上冲锋号和枪炮声,为那些上等人们出入高级场所享受浮华生活演奏着最讽刺的伴奏,与此同时,也守护着普通大众的安宁和幸福。

向那些为和平年代抛洒热血的英雄们致敬!他们理应受到我们的敬仰,更有理由享受比我们更加富足的生活!

《芳华》是一部比较平淡的电影,说不上它有多好,但总是有一种情怀和真实在里面的,它用最平实的叙事方法,向我们以非常平淡的态度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与《霸王别姬》相比,其思想深度差得实在太远,但作为一部纪实的文艺片看,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总感觉,这部片子,对于时代的伤疤并未作太深的起底。

《芳华》:英雄的尴尬人生贯穿着每个时代,正所谓自古英雄多落寞。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滴滴鲜血染红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