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悲惨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为何会写出那样的)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托尔斯泰创作《安娜 卡列宁尼娜》的创作背景,以及托尔斯泰的生平。

有人说一个作家无论写不写自传,而实际上一生都在写自己,每部作品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投射自己的影子。托尔斯泰也不例外。

《安娜‧卡列妮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妮娜》从出版到如今,被文界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这部长篇小说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一直都是文学界讨论的热潮。

之所以会引起长远的讨论,作品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正是托尔斯泰塑造的这个“安娜”,可以从多角度去讨论,而不同的角度又会得出不同的观点,以至于大家有“安娜”这个悲剧似的人物,把目光投上作者——能把“安娜”的命运写得如此悲惨的托尔斯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甭着急,这个咱先按下不表,先说说《安娜‧卡列妮娜》的创作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悲惨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为何会写出那样的)(1)

托尔斯泰于1873年动笔写《安娜‧卡列妮娜》,历时5年,于1877年完稿,据说,写作过程颇为艰难。小说先后用过《两对夫妻》《年轻太太》《两段婚姻》等书名,最后才直接以主人翁的名字命名,用了看起来比这些都要雅气又简洁的《安娜‧卡列妮娜》。

用5年时间写一本书,于作家来说太常见了,但统计出来的往往是从动笔到完稿的时间。实际上要完成一部作品,真的没那么简单,从最初动意,到酝酿成熟,再到最终得以提笔写出来。

这真的是个漫长而又神奇的过程。能够顺利出版又得以认可,那可以说是实力加上幸运。因为,这期间,会有太多的人力不可抗的因素,导致创意与书稿胎死腹中,或者写了一半,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最终成了烂尾楼。

托尔斯泰是在1870年动意要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彼时,他正从“”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纯粹艺术的才能要比社会意义的才能高得多“,而从不不涉及道德说教的极端观点,转向“带有明显的反智,反文化、反艺术的色彩”另一个极端过度时段。

这个时段,托尔斯泰正打算写一部通过出身贵族家庭、上流社会的有夫之妇,因为失足而最终使“灵魂得救”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

就在这么念叨着有了他作意象,并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得到了她的支持之后,转眼工夫,时光就来到了1872年。

这一年,在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公里的地方,发生了一起车祸。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情人有了新欢,竟然向自己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她非常气愤,一气之下拿上几身换洗衣服离家出走,跑到了一个叫图拉的地方,后来,又觉得不甘心,而返回村子,以绝决的方式,投身于货车车轮下寻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于是《安娜·卡列尼娜》有了雏形。

而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正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

如果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有所了解,你就会理解《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说的“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

列夫托尔斯泰悲惨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为何会写出那样的)(2)

当时由一批把持政权的封建官僚、贵族阶层转变而来的所谓俄国农奴制改革,那些残留下来的封建传统及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因此,俄国的乡村遭到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激起了一场“到民间”去等活动开展。

这个时期的托尔斯泰,因为自己生活在贵族阶层,过着寄生生活而深感不安,思想开始出现转变,甚至终日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阻止自己轻生,军人出身的他,开始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寻求心灵救赎,他甚至有意识地藏起绳子、猎枪,而去访问道士、神父并因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而又最终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感受到浓烈的思辩色彩和宗教情绪。

托尔斯泰的出生及成长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在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但由于家底子厚,他被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在物资层面也算是衣食无忧。可是在家庭温暖与精神成长方面还是有所缺失。

作为一个不曾记得母亲与祖父母,又在年幼时丧父的孤儿,托尔斯泰的童年充满了灰色,甚至对他一生埋下了阴影。记得曾在某资料上看到过,托尔斯泰自己说,他在儿子出生之后,他曾有过长达十年的自杀冲动,是家庭的幸福或者对家庭幸福的期待使他最终活了下来。

或许,也因此才有了那个著名的小说开场白“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从此,家庭在托尔斯泰心里的地位无与伦比,爱、家庭与幸福的意义与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是他长久以来持续不断的思考主题。

等到了50岁知天命的年龄,托尔斯泰更加重视家庭。不论跟家人在价值观上产生多大分歧,也不管他要因此忍受多少痛苦,他都没有轻易离开家的想法。

这一点,在小说里也得到了印证:佛伦斯基是一个不懂得家庭的爱的人,他不记得他的父亲,而他的母亲则无法让他尊敬。

安娜也一样地从来不曾知道家庭的意义与价值,她被不亲的姑妈养大,年纪轻轻地就嫁给一个勉强娶她而又不懂得爱的中年男人,通过婚姻而被硬被塞进一个不属于她的社交圈与不属于她的人生。

或许正是因为幼年这份不幸的成长经历,在托尔斯泰笔下,“家庭”这里面复杂的元素,一直都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很有理由相信托尔斯泰在撰写《安娜‧卡列妮娜》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视「家庭」的意义与价值的。

著名作家格非在谈到这部小说时说:《安娜‧卡列妮娜》写于他一生中最安宁,最幸福的时期,虽然对于绝对善、正义、真实以及"得救"的探索已为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但这方面的倾向还未来及得对他饱满的热情、宽广的视野构成损害。这部作品的主题并不像很多人指出的那样单纯,至少不是以"婚外恋"、"反叛"、"家庭伦理"一类的题目所能涵盖的。

托尔斯泰与笔下的安娜

那么,在说了这么多之后,再回到“怎样的托尔斯泰能写出安娜?”或许就比较好理解了。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无法从《安娜‧卡列妮娜》,推测出托尔斯泰的态度。能够理解的是托尔斯泰的写作态度,更像是在呈现人性的各种可能,而不会让作者的个人取舍限制住小说中人性的可能发展。

或许,托尔斯泰的创作动机,是在探索爱、家庭与幸福的各种可能性,也企图探索人性和命运的各种可能性。因此,在《安娜‧卡列妮娜》里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

托尔斯泰无意于把安娜写成一个不守妇道妇德的女性,她原本是一个美丽、善良、体贴、迷人而又充满活力的女性,如果她嫁对了人,不但不会出轨,反而会有机会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

托尔斯泰的夫人在1877年三月的一段日记里表示: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里所关爱的是家庭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他认为《安娜‧卡列妮娜》的重点不是在讨论安娜的热情,而是她对家人的歉意。根据他的观点,托尔斯泰所关爱的「家庭」包含着从孩子的出生所形成的血脉连结、彼此相爱的亲属、忠实的仆人、通过老仆人而跟往生亲人的连结。

列夫托尔斯泰悲惨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为何会写出那样的)(3)

托尔斯泰与妻子

托尔斯泰曾借着安娜的口说出:「我可不愿意拿石头去砸她。

托尔斯泰曾在撰写《安娜‧卡列妮娜》之前给Strakhov的私函(未寄出)中为娼妓的存在辩护,也曾在1882年参与莫斯科社会调查时为娼妓说话而赢得娼妓的好奇与好感。

而他却不愿意在小说中表白自己对信仰的态度,因此把列文跟神父的对话改写四次,以便让读者无从判断他对列文和神父的真正态度。

如果我们重读一下《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再读一读《安娜‧卡列妮娜》中:“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疯狂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

那么,从这些个细节。我们或许大概能够解释,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安娜,或许正如格非先生说的,托尔斯泰是“被蛰伏在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


我是舍知堂堂主,欢迎有不同见解的高手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