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1)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2)

在喧哗中沉静下来,是一种力量。

一个多月来,我们每天都浮沉在海量的信息中,真假难辨,心情跌宕。回过头去看看,大多数新闻裹挟着焦虑,瞬间被遗忘,能让我们记住的有什么?

在方舱一角安静阅读的“清流哥”,日本友人写下的那首王昌龄诗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众音嘈嘈中,这些并不“硬核”的讯息,反倒让我们印象尤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静水深流的力量。疫情——文化,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却让我们在这月余的迷失焦虑中,开始觉察文化、沉淀和思考的力量。

方舱中读书的“清流哥”,日本诗词的“清流热”,触发了疫情期间网友们的一股文化讨论热。六神磊磊作为自媒体界的“文化担当”,对于年轻网友们的一些观点、疑问,又会抱持着怎样的另类想法?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3)

《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美国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推特上转发了“方舱哥”读书的新闻,并称:这是文明的力量。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4)

网友1问

方舱哥这两天出舱了,还收了“学生”;方舱哥读的是《政治秩序的起源》……他就在方舱读了个书,怎么就引发那么大的兴趣?

六神磊磊:是不是因为大家读书少了才把这当新闻?不完全是。一个正在阅读的人是有力量的。大家是从那个图里感受到他有力量。他可以静下来,他可以挣脱外面的纷扰,他可以和自己对话,他还可以在书本里寻求力量、支撑自己。

他还带给了我们力量。你看到他在那里看书,是不是自己也好像获得了某种力量?我就是的!更特别的是,是在方舱——方舱毕竟是医院,是病房,而且是临时的、“简陋”的、公开的非私人的。方舱里的人不管轻症也好、无症状也好,毕竟是病人,正在和可怕的病毒作战的病人,病人总是柔弱的。这和我们预设的读书场景形成了强大反差。

我们预设的“阅读”已经多多少少有一点奢侈品的意思,是安静的、私人的,读书的人应该是从容不迫的。而方舱里形成了强烈反差:灾难中的镇静,喧闹中的平和,柔弱的人居然有“力量”。所以就火了。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5)

网友2问

方舱哥读《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清流”,日本捐赠提诗词也是“清流”。“清流”之说何解?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6)

六神磊磊:并非认为读书是清流,而是认为读这一类书是“清流”。大家是觉得这一类书很“难”,默认一般人读不进去。《政治秩序的起源》是现代人的书,但是谈论的东西平常人很难触碰;诗词是古代的东西,其实许多诗词在当时是比较通俗的艺术,有一些甚至很大众,可是因为千百年过去,语言变了,语境变了,所以在现代人看来也“难”了。

畅销小说它是迎合你的,人人能读,但这类书不是。它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不会迎合你。书的浓度高,读它似乎很虐,也似乎很有水平、与众不同,所以就“清流”了。

网友3问

我是00后,以后不追流量了,要好好书学文化;日本人都比我懂大中华的诗词多,还是默默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吧……

六神磊磊:也没多玄乎,就是我们察觉到自己浮躁,意识到某些方面不大对。我们被填喂了很多速食品,大家不约而同觉得肚子坏了,怪怪的。忽然看见别人吃了一顿美食,很羡慕,觉得很香很营养,于是下决心扔掉快餐,好好吃一顿。但是多数人再一看,生火很难买菜很难烹饪很难,下馆子又没时间,还是回头去吃快餐了。

一直想说其实经典没有那么难,大家还是要有勇气去清流一下。时而“清流”时而“浊流”,感觉蛮好的。

网友4问

如果“方舱哥”看的是抖音,会被点赞“有文化”吗?过去的人爱看书,我们现在爱看图片和视频,怎么就没文化了呢?

六神磊磊:要承认,现代载体强大,但是目前,我说目前,浓度不如,信息量不如,深度不如。比如唐诗,什么产品都有,五花八门,你想搞清楚,想学深一点,只能去读书。

现代的载体,是窗口,把窗口作用发挥好。有人在窗口一望,觉得里面风景好,他决定推门进去,这就是窗口的功劳。我自己做的事情也就是一个窗口的事情。

网友5问

“文化断层”到我们00后该“接”上了吧?

六神磊磊:文化断层说得很多啦。有的“断”是不得不断,文言变成白话,古代汉语变成现代,我们每个孩子要学习的从“四书五经”变成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那没办法,必须断,时代到了这一步了。大家的旧学本事不如以前,书法水平不如以前,这是肯定的。有断就有续,有很多人在做续的工作嘛。

但有的断是不能理解的。比如知识分子,大学的,大报大媒的,还是高层领导,一些最最基本的不知道。写首“七律”,八句他可能敢八个句式,句句“独创”,一句诗七个字他敢五连仄、六连仄,这就不能原谅了。

总之,“知道自己无知”,是可以理解的,是时代原因。不要轻易写“七律”,或者写之前认真查一下,或者请人指点下,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你就干脆写首新诗嘛多好;“不知道自己无知”不能理解。不知道写律诗有规矩,胡写,这就是断层了。这种无知怎么来的,不好说。

网友6问

时尚、流行也是一种文化啊,怎么没人认为时尚达人“有文化”?传统文化、严肃文化才算“有文化”?

六神磊磊:“文化”有时候是一个带褒义的词,比如你好有文化;有时候是一个纯中性的词,什么都可以叫文化。非要争竞,看手机的就没文化吗,就不能叫文化吗?嘻哈也是文化,滑板也是文化,涂鸦也是文化,当然都是文化。

只有“传统文化”或者“严肃文化”才值得提倡吗?肯定不是。这两块我们确实缺。但别的也缺。比如摇滚我们就不缺吗?

至于面对“传统”和“严肃”的,倒是可以说说,怎么面对它?一不要望而生畏,唉呀呀呀这个好难我是学不了了。它未必就难;二不要盲目顶礼膜拜,哎呀呀你居然质疑传统。不要;三不要画地为牢,这个东西你也配研究?你也配读红楼梦?不要。

网友7问

前有诗词热,后有方舱哥“带”货,“战疫”还能战出个“文艺复兴”小热潮?

六神磊磊:现在不能说是“文艺复兴”,暂时只能叫“诗词热”。它和“收藏热”之类没有本质区别。文艺复兴,是捡起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火炬,但向前远远走了一大步,就是尊重“人”、表达“人”。你捡起火炬来,是为了照样前方的路的,是为了走得更远的,不是拿着火炬把玩。

诗词热只是拿起古代的东西来把玩。我们自己有没有赋予他新的意义,有没有远远地比唐人宋人更深刻、更恢弘、成就更高?就像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之于希腊和罗马一样?目前还没有,还要努力。

我觉得和文化相比,我更关心底线问题,我觉得这个更急迫。许多“有文化”的人照样没底线,反而更可怕。现在急切的是构建底线。

什么是我们的底线?有的人,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似乎有文化,但说的都是假话、坏话、屁话。这样的文化何益呢?还是底线比较重要和急迫。

文字:颜语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成为一个深井冰的人(静水深流的力量)(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