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有什么次生灾害?你了解地震次生灾害吗

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是地震的跟屁虫

给地震灾害雪上加霜

有时甚至比地震本身的破坏还大

地震能带来哪些次生灾害呢?

又该如何防灾减灾呢?

请跟着嘟嘟学习起来!

地震后有什么次生灾害?你了解地震次生灾害吗(1)

1.火灾

地震火灾可由炉火、电线短路、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化学爆炸以及临时用火不当等引起。地震中火灾时有发生,加之地震造成的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队伍伤亡水源和供水管道受损、交通堵塞、社会秩序混乱等因素,地震火灾往往不能及时扑灭,以致发生蔓延而造成巨大损失。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东京市277处起火,其中133起蔓延成灾,烧毁了50%的城区,木结构房屋全付之一炬;横滨市大火烧毁了80%的房屋,两地火灾成的损失超过建筑破坏的经济损失,在地震灾害死亡14万人中,10万左右的人丧身火海。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因煤气泄漏出现多处大火又因灾民和倒塌建筑堵塞道路,致使消防车辆不能靠近起火建筑,相当部分地震遇难者死于火灾;神户市多处发生大火,因地震破坏了供水系统,导致大火昼燃烧,损失惨重。

地震后有什么次生灾害?你了解地震次生灾害吗(2)

2.堰塞湖及水灾

堰塞湖是地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阻塞河道壅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将改变壅水区上下游的自然环境,淹没区内的人工结构物。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共造成34处堰塞湖。其中,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千米处的唐家山堰塞湖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堰塞湖,它严重威胁着下游地区的安全,并对当时的抗震救灾工作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和威胁。堰塞湖坝体垮塌又将形成洪水,造成巨大灾害。如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三处山体大滑坡和崩塌,巨大的岩土体塌方落入岷江,堵塞成湖、回水达50千米,45天后涨水冲垮高达160米的堰塞坝造成水灾,致使下游数千人遇难。

地震后有什么次生灾害?你了解地震次生灾害吗(3)

3.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是在大量地表径流突然聚集、有利于水流搬运大量泥沙石块的特定地形地貌、地质和气象水文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大多数发生于陡峻的山区,其地形条件为泥石流发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势能,造成泥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能力。特别是大地震后山体上产生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形成了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暴雨、高山冰雪融化和堰塞湖溃决造成的地表冲击性径流是引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地震后有什么次生灾害?你了解地震次生灾害吗(4)

END

编辑:成都消防全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