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勺子的由来(一个勺子的前世今生)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字,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勺子的由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勺子的由来(一个勺子的前世今生)

关于勺子的由来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字,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词。

新疆至少有两个词全国知名,一个是“軂軇”(劳道),一个是“勺子”,“軂軇”(劳道)随着新疆男篮冲出新疆走向全国,“一个勺子”还被新疆人陈建斌拍成了电影。“軂軇”(劳道)的来龙去脉我们之后会解读,今天先来谝一下“勺子”的来历。

“勺子”在某度百科有三层知名的含义:一是指用来喝汤盛饭用的工具;二是指一个人很傻,就是俗称的“憨勺”(一般为新疆方言,说某人勺子,是说傻的意思);三是指围棋中的臭手,俗称勺子。

但是在新疆方言中,用来喝汤盛饭用的“勺子”一般读作【fǒ zi】,或者“勺勺子”【fǒ fo zi】,用来说“蠢、笨、傻”的“勺子”则读为【shǎo zi】,并且在新疆方言语境中,“勺子”或者“勺”不仅仅是指“人”,还可指“物”、“现象”等,如:“他们家的狗勺掉了一样见人就咬”,“今儿个的天气勺了吗,一忽儿下雨一忽儿出太阳”,“这个夏天把人快热勺了”。

“杓”的本义是指“枓柄也”,枓【zhǔ】,是一个小杯连铸一条弯曲形的长柄用来舀酒的器物;“勺”的本义是“挹取也”,就是指“舀出液体”,后来“勺”和“杓”通用,都是指“一种有柄可以舀东西的器具”,俗称“杓子”或者“勺子”。因为人的脑袋后部状如倒扣的杓子,所以到了元明清三代的话本和小说中,“脑杓”、“脑杓子”等词语被广泛使用,如: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好块子马,脚打着脑杓子走,赶不上。”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是我走的慌了,脚后跟直打着脑杓子。”

《红楼梦》第一百回:“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杓子后头。”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他把那个人的帽子往前一推,脑杓子上,‘吧’,就是一巴掌。”

由此,“杓子”一词和“脑杓”、“脑杓子”就有了关系,进而就与人和人的脑袋关联在一起,人的脑子好不好使,这个人脑子灵活还是蠢笨,就逐渐和“杓”相关联,“杓”就有了喻指之意。

追根溯源,“蠢笨傻”意义上的“勺子”一词最早是以“杓俫”一词的面目出生的,后来又演化为“杓子”,现在统称为“勺子”。

“杓俫”【 sháo lái】一词常见于元曲和元明清三代的杂剧和话本中。意思有两层,其一是指“ 傻瓜,糊涂人”,如明朝朱有燉所著《曲江池》第一折:“俺兄弟二人,去郊外寻两个杓倈,哄他些钱钞使去来”;其二是指“指没见识的后生”,如明明朝贾仲名所著《对玉梳》第二折:“不晓事的颓人认些回和,没见识的杓俫知甚死活”。“俫”,在元代是指“供使唤的小厮”,或者指“元杂剧中扮演童仆的角色”,也是指一种“对人的蔑称”,就是古典小说里常见的“这厮,那厮”此类称呼,如:元代戴善甫所著《风光好》中:“梅香,兀那月下闲行的,正是那俫。”

语言的进化和演化非常奇妙,“俫”这个作为人称代词的蔑称后来退出了口语的行列成为了书面语,“子”这个更加亲切随口的字代替了它,于是“杓子”就隆重登场了。

到了清代翟灏编纂的《通俗编》一书中,“杓子”成为了隐语,所谓隐语,就是不好明说的话,“杭人好为隐语。如粗蠢人曰杓子。朴实曰艮头。今又増辞曰艮古头”。同时代的郝懿行编撰的《证俗文》也记载:“杭州谓麤蠢人曰杓子。”你看,到了清代的时候,杭州一带的人就称“粗蠢人”为“杓子”了,而“朴实耿直之人”则称为“艮头”【gèn tóu】。而在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所著的《辍耕録》中,还有“方头”的记载:“俗谓不圆通转变者曰方头。陆鲁望诗。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纻衣。唐诗时已有此语”。很巧的是,直到今天,在杭州万里之外的新疆焉耆,“杓子”、“艮头”、“方头”三个词还都活跃在口语中,意思一点都没变,只不过“杓子”变成了“勺子”,“艮头”的发音变成了【gèng tóu】,“方头”的读音变为了【fǎng tóu】。

因为“勺”和“杓”的通用,书本上的“杓子”变成了口语中的“勺子”,只是不知为什么,“勺子”一词最后在新疆成为热词,被发扬光大、举世闻名。

至于围棋所说的“勺子”,有两个来源版本,其一是说“勺子”来源于湖南茶馆文化,80年代初期湖南茶馆围棋文化比较流行,那时候下错棋或者下出昏招以后,长沙人往往喜欢说“诓瓢”,诓瓢的意思是装满了水的勺子不小心弄翻了。那时候国家围棋集训队中有很多湖南籍的棋手,梁鹤年六段就经常这么说,后来又翻译成普通话,变成了今天传诵的“勺子”或“打勺”。其二是说来源于“漏勺”,就是指漏着错着。两个来源的含义都与新疆方言中的“勺子”之意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