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

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水生植物,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作为出色的游泳运动员或潜水者,其生存本领也是杠杠滴!比如,随便掐一段黑藻的小分枝,两三天就可以长出不定根,然后长大长长长出更多分枝,无性繁殖本领不是一般强!又如莲座型水生植物苦草,叶片柔软,随波飘摇,条件合适可以长一人高不成问题,更有甚者澳大利亚苦草可以长一层楼那么高。

这类植物虽然不能像黑藻一样可以断枝繁殖,但是除了开花结种子外,苦草可以长无性系分株啊!像孙悟空拔根猴毛一吹就又是一个孙大圣一样,苦草可以通过横走茎克隆出很多个自己。为了扩大种群繁衍,水生植物界的各位可谓是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

这不,水生植物界最近在搞“不走寻常路之最”的比赛,来报名参选的选手都带着简历在门口排起了队!

1号选手:狸藻——不好意思,我吃“肉”

参赛宣言:水生植物界的killer,虽然我看起来瘦,但我可不是吃“素”的!

个人简历:

姓名:狸藻,小名闸草,大名Utricularia vulgaris.

性别:我不是人妖,但我确实是第三种性别,两性花(就是这么与众不同)你让我怎么填?

身高:15-80 cm(说过多少次了,我不是矮,只是不显高!)

三围:腰围0.5-2 mm(真是够了,这是选美大赛么...)

体重:体重就保密吧,还能不能有点个人小隐私啦?!

性取向:不明。没办法,像我这样优秀的人,自己都可以给自己授粉,喜欢同性和异性有什么区别吗?(傲娇脸)。

婚育情况:我是不婚主义者,但这并不影响我将优秀基因传承下去,我可以断枝,也可以自己给自己传粉授精结种子。

参赛技能:在看到我“雨衣”上面的这些“饭袋”了吗,口部的膜瓣构造让那些美味的“肉肉”都能进不能出,哈哈,一旦它们进了我的“饭袋”,就会被“饭袋”内分泌的消化酶分解掉。

个人特长:老娘我有1200个“饭袋”,这就是我的特长!!

面试官评论词:勇者(内心OS:听起来挺厉害的样子)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1)

狸藻(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补充资料:emmm,1200多个补虫囊(饭袋),其中有1100多个是“装饰品”,真正用来吃饭的也就100来个嘛。“不吃素”同学的物理学得很好,生存技能是通过利用静水压力,使补充囊内处于“负压”,一旦有水生小动物游过触动了囊口的纤毛,捕虫囊就会瞬间释放负压,如同吸尘器一样把小动物吸进捕虫囊内进行消化,动作之快,犹如一道绿色闪电,完成一次捕食最快只需0.01秒。研究报告表明,我们这位“不吃素”同学的“饭袋”里面50%是藻类,只有10%是动物。原来,吃素(藻类和花粉粒)能长大个儿,吃肉多了休眠芽多(好过冬)。因此,有人觉得“不吃素”同学,主要通过动物来摄取如氮元素这样特定的营养素,通过藻类和花粉粒来摄取微量元素等其它营养物质。嗯,均衡“膳食”才能全面健康发展呀!

2号选手:菹草——我和初恋之间隔着一个夏天

参赛宣言:你说你喜欢夏天,可我总是在初夏和你说再见

个人简历:

姓名:菹草,小名虾藻,大名Potamogeton crispus.

身高:100 cm?当然还可以更高。

三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体重:当我高20cm时鲜重2g,好啦,人家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啦(捂脸,害羞)。

婚育情况:结婚和生育不应该分开来么?未婚也可以生育的啊,孙大圣的吹毫毛技术我也会的啦!夏初的石芽(无性繁殖体)是我爱的见证,定情信物收好,我还会回来的。

兴趣爱好:健身达人,最爱冬泳。

参赛技能:别看我不胖,可我耐冻。秋天出生的我,长在冬天,是冬天水里的那一抹绿色。没办法,不喜欢拥挤而又热辣辣的夏天,天生属冰,我就是这么不走寻常路(PS:我不是来参赛的,我是来告白初恋的)。

面试官评论词:深情(内心OS:打酱油的??)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2)

菹草(图片来源:付文龙)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3)

菹草石芽(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补充资料:

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这位“冬泳爱好者”,在夏天长日照和高温的作用下头上会生出一根短茎。这根长有密集而短硬叶子的短茎,就是它的无性繁殖芽——石芽。随着芽中淀粉的积累,比重增大,芽脱离母体后沉入水底,然后“冬泳爱好者”就正式向夏天“say-goodbye”啦。秋冬的时候,短日照加上天气转凉,石芽中的淀粉又转变为可溶性糖,芽的比重因而减轻,它又重新浮上水面,重新开始生长。“冬泳爱好者”虽然可以产生大量石芽和种子,但种子萌发率低,因此主要靠无性繁殖进行种群扩散。

3号选手:龙舌草——生无止境,学无止境

参赛宣言:大家好,我是可以同时利用C3、C4和CAM途径固定CO2的龙龙,请大家多多支持我,手动比心。

个人简历:

姓名:龙舌草,小名水白菜,大名Ottelia alismoides.

身高:也就中等偏高吧,通常有40 cm。

体重:有一丢丢“富态”吧。

兴趣爱好:学习使我快乐。

参赛技能:不好意思,这里我多讲两句。生活在水中的我们都知道,生活在水环境中除了缺光就是少CO2,扶眼镜,为此,许多兄弟姐妹拼命努力,进化出了多种无机碳利用机制,龙某不才,机缘巧合,通过发展C4途径可以在CO2贫瘠的地方仍能固定CO2或者通过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再次扶眼镜。谢谢大家,请大家多多支持我,手动比心!

面试官评论词:渊博(内心OS:拉票痕迹过重)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4)

龙舌草(图片来源:付文龙)

补充资料:

CO2在水体中的浓度其实并不低,但是CO2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是在空气中的万分之一,且水体与水生植物体边界通常存在较厚的静水层,不利于CO2从水体到植物叶片表面的扩散,使得水体中CO2的供应成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为获取无机碳,水生植物界的各位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如叶片薄、丝状、利用HCO3-作为无机碳源,以及出现了类似陆生植物的C4和CAM碳同化途径。龙舌草是第一个被发现同时具有 HCO3-利用、C4、CAM 三种无机碳浓缩机制的水生植物。

4号选手:金鱼藻——没有了根的束缚的我更爱自由

参赛宣言:我本无根,我心安处是吾乡。

个人简历:

姓名:金鱼藻,外号灯笼丝,大名 Ceratophyllum demersum.

身高:只要不来打扰我,长一人高(1.5-1.6 m)也是可以轻松实现的嘛!

体重:在可爱面前,身高和体重都不是问题(斜眼笑)。

兴趣爱好:原谅我放荡不羁爱自由,我的心是旷野的鸟,我的身是水下一棵草。

参赛技能:长得可爱算么?不仅可爱还可口。可以做景观植物造景,亦可喂鱼喂猪(这么可爱的我作猪饲料,你不心痛吗?)。即便这样,我仍造福人类,全身是宝皆可药用。虽然没有根,一直生活在水中,但我可是一个肥肠专一的水草,不像那些贪慕虚荣之辈,一会嫌水里面的CO2不够,氧气不足,水不够深,“三天两头”往陆上跑,回头又嫌弃陆地上太渴了又回到水中。我可是始终如一一直住在水中,虽然我没有根,但我有一颗坚定的心。

面试官评论词:忠贞(内心OS:一成不变的老古董)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5)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6)

金鱼藻(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补充资料:

据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和相关化石资料显示,淡水水生植物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多次往返陆地和水环境,金鱼藻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是比较原始的水生植物。金鱼藻目只有1科1属, 是全球广布的水生植物类群, 有着特殊的形态特征, 如植株无根。每年春夏,金鱼藻会在水面形成漂浮垫,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茎和叶中有一个大型的气体空腔系统,且细胞组织内只有很少的淀粉粒,这些特征可能会影响它的浮力。秋季由于光照条件、营养和温度的变化,发现新形成的组织中气体空腔减少,一些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增加,金鱼藻的生长逐渐停止,到冬季时慢慢沉入水底。有研究认为金鱼藻能够通过形态变化自由调节其在水中的深度。

5号选手:竹叶眼子菜——我是两栖植物

参赛宣言:可以在水里面招摇,亦可在空气中欢笑。

个人简历:

姓名:竹叶眼子菜,又名马来眼子菜(说起来还是学术界搞错了),如今植物志已修订还我本名Potamogeton wrightii,看到Potamogeton malaianus请记得那是我的曾用名。

身高:偷偷告诉你,有人见过十来米长的我,必须是大高个儿,就是平时隐藏的比较深,也就和通常和水深差不多吧,不知道你平时见到的我最高最长是多少呢?

体重:是弱柳扶风型的啦,比姐妹儿光叶眼子菜要“瘦”很多。

兴趣爱好:爱冒险

参赛技能:和前面的兄弟姐妹们比起来,我可能看起来平平无奇,可能还有些“柔弱”,但“物”不可貌相,“柔弱”不等于“弱”,我可是既可以在水里招摇,也可以在陆地上生长,虽然在陆地上生长的时候,个头是小了一点,但咱适应能力强啊。摇身一变,茎变硬一丢丢,叶片变厚一点点,个子矮一些些,就可以在阳光雨露下欢快成长啦!

面试官评论词:顽强(内心OS:这个参赛技能。。)

最近很火的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花花万物)(7)

竹叶眼子菜(图片来源:付文龙)

补充资料:

这生存技能确实不错,毕竟水生植物最怕的就是没水了,这不相当于人没有了氧气嘛!人没有了氧气还怎么生活呢。要是能在陆地上生活,这生存技能提升力可不是一点点奥!不过,水生植物里面有一部分物种比如粉绿狐尾藻,圆叶节节菜,有梗石龙尾等等这些也可以“在水里面招摇,在空气中欢笑”呀!

各位看官,几位参赛选手的简历看完了,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请在留言区评出你心目中的不走寻常路之最的水生植物吧!

参考文献:

1. Dilcher, D.L. (1989). The occurrence of fruits with affinities to Ceratophyllaceae in lower and mid-Cretaceous sedi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6, 162.

2. Jian, Y., Li, B., Wang, J., & Chen, J. (2003). Control of turion germination in Potamogeton crispus. Aquatic Botany, 75(1), 59–69.

3. Li, D., Chen, L., Chen, S., Zhang, X., Chen, F., & Ye, N. (2012).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yrolytic and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macroalga (Sargassum thunbergii) and a freshwater plant (Potamogeton crispus). Fuel, 96, 185-191.

4. Raven, J. A. (1970). Exogenous inorganic carbon sources in plant photosynthesis. Biological Reviews, 45(2), 167-220.

5. Shao, H., Gontero, B., Maberly, S. C., Jiang, H. S., Cao, Y., Li, W., & Huang, W. M. (2017). Responses of Ottelia alismoides, an aquatic plant with three CCMs, to variable CO2 and ligh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8(14), 3985-3995.

6. Sirová, Dagmara, Bárta, Jiří, Šimek, Karel, Posch, T. , Pech, Jiří, & Stone, J. , et al. (2018). Hunters or farmers? Microbiome characteristics help elucidate the diet composition in an aquatic carnivorous plant. Microbiome, 6.

7. Voeste, D., Schlierenkamp, H., & Blum, V. (1996). Buoyancy regulation of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the experimental plant of the C.E.B.A.S.: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al evid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C.E.B.A.S.Workshops, 179–192.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