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

在《特赦1959》里,有三个人最难以改造,也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奇怪的是这三个人都很长寿,一个活到了八十岁、一个活到八十五岁,其中那个最难以改造的居然成了功德林老寿星——活了九十四周岁,直到十八年前才安然辞世。在大风大浪中,这个人的处境要比王耀武和陈长捷好得多,日子过得应该比郑庭笈和杜聿明还滋润。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最后走出功德林的三个战犯,拒绝改造的原因不同,共同特点是长寿,三个的平均寿命,居然达到了八十六岁还多,超过了同时代任何国家的平均寿命,就是到今天,像他们那样的长寿者也不多见。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1)

看过《特赦1959》的读者都知道,那里面最难改造的,应该就是周养浩了。事实上周养浩一直到最后一批被特赦,也没啥改变。电视剧里周养浩打了郑庭笈,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周养浩打的是同样身手不凡的沈醉。

周养浩作为“军统三剑客”之一,也有笑面虎之称,此人到了功德林,却成了煮熟的鸭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认过错。在电视剧中直性子副所长胡大树经常说不过文化水平较高的战犯,甚至连政委贺春年有时候也被气得脸色铁青,只有从事过地下工作的燕京大学生王英光能舌战群雄。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2)

王英光的历史原型不好说,周养浩不用找原型,因为他就是很多影视剧中大特务的原型:杀害杨虎城、宋绮云、宋振中(小萝卜头)的就是他。此人深知罪孽深重,就是放出去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相对于外面的风起云涌,功德林倒是一个很好的避风港。所以周养浩拒绝认错,也不肯接受改造,实际是老特务眼光毒辣,自保有道——每天有吃有喝,生活条件不错。

周养浩不承认错误,也不想干活,他逃避劳动的办法就是装病。一个装人像人装鬼是鬼的老特务装病,只是小把戏,谁也拿他没招儿。周养浩就这么死磨硬泡骗吃病号饭,颇有点养尊处优的意思,至于能不能出去,他似乎已经不太在乎了。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3)

最后功德林(后期换了地方,不在功德林,这里只是一个代称)清空了,他也只好另找饭辙。周养浩万万没想想到的是,光头凯申的继任者居然拒绝接收(凯申四月病逝,周养浩十二月特赦)这位“忠臣”。老谋深算的周养浩一看“故主不念旧情”,就漂洋过海,在太平洋彼岸找了个安身之地,居然活到了1990年,过了八十大寿。

周养浩是罪大恶极而又煮熟的鸭子肉烂嘴不烂,另一个拒绝改造的人与他不同,这个人比较瞧不起任何特务,甚至瞧不起王耀武和陈长捷,这个人就是那个研究永动机的黄维黄悟我。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4)

黄维是黄埔一期生,还曾赴德国深造,抗日战争也以敢打死仗闻名:淞沪抗战,他是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坚守弹丸之地的罗店一星期之久,手下三个团长全部倒下(一死两重伤),连师部的厨师也拿起枪冲上去了。在有“血肉磨坊”的罗店之战(史料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中,黄维的一个整编师最后连一个团都没剩下,三分之二以上阵亡。

黄维血战,黄埔一期同学宋希濂也不含糊。但是黄维战后却受到了其他逃跑将军的嘲笑,说他是个只会死打硬拼的书呆子——如果黄埔生都是黄维那样的书呆子,鬼子早就被赶出去了。

进了功德林,黄维也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这其中有他孤高自傲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他病了,而且是很严重的传染病——居然同时得了五种结核。在青霉素属于战略物资的时候,结核又叫“痨病(骨结核叫骨痨,肺结核叫肺痨)”,没有抗生素就只能等死,这种人死前一般都会拉着身边的人一起走——开放式结核的传染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5)

功德林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把黄维治好——花费的药品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因为治病“耽误了功课”,所以黄维跟王耀武陈长捷相比,是个货真价实的落后分子。事实上虽然欠了功德林的救命之恩,黄维还是旧情难忘,所以他就以“研究永动机”为名,把自己跟大家隔离开了。

我们一直闹不明白:连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永动机就是空中阁楼,在德国学习过的黄维又怎么会不知道?

虽然难以改造,但是功德林管理人员还是感化了黄维,被特赦后,黄维很是做了一些有益工作,至于“永动机”,那可能就是个玩笑,后来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黄维特赦的时候,外面基本已经风平浪静了,要不然以他的性格,未必会比王耀武陈长捷命长。因祸得福的黄维,以八十五岁高龄,因心脏病辞世,结核病再也没有复发过。

周养浩和黄维都比较固执,同时也比较长寿,但是他们与刘安国根本就没法比,刘安国活到了九十四岁,堪称功德林长寿之星。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6)

这时候有人说了:刘安国不是虚构人物吗?一个虚构人物怎么会有生卒时间?其实这不是个问题,评论区里会有高手告诉您他的原型是谁,咱们不说他的原型,只以“刘安国”三个字称呼他,因为这样更稳妥。

刘安国不承认自己是叛徒,因为他不是被俘变节才跑到凯申门下,他是被叛徒出卖后,一直没有屈服,还被地下党救了出来。凡是有过被俘经历的,都要进行一番严格审查,特别是王明管事儿的时候,审查更严。在这种情况下,《红岩》里的“许云峰”负责审查“刘安国”,当然要他一个处分。

觉得无限委屈的刘安国,一气之下去上海找老师兼引路人诉苦讨公道。可是当时形势紧张,刘安国没找到要找的人,流落回湖南老家,在“老乡长(乡长不是职务,指的是老乡中最有威望)”程颂公的引荐下,改换了门庭。

陈长捷战犯简介(处境比王耀武陈长捷好)(7)

读者诸君可能不知道的是,最早通过情报分析出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就是这个“刘安国”。

进了功德林,刘安国梗着脖子不服管,什么所长政委都不放在他的眼里:“是我老师我部下我老乡没把我管好,有什么话,你们去问他们!”

刘安国成了功德林刺儿头老大难,谁也拿他没办法,所以直到最后一批特赦,刘安国才走了出去。事实上刘安国拒绝改造,就是在赌气,走出功德林,他的气也就消了。

刘安国写的那首诗,证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代表了与他命运相似者的共同心声:顽石点头实还难,几多恶梦聚心田。沙场败北留孤愤,野火烧身视等闲。金石为开真理剑,春风化雨感人篇。当年痛惜江南泪,醒后方知悔恨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