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人称银枪将简介(赵子龙的武器涯角枪)

元朝之前,赵云在三国故事里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赵云就像一个门门功课都不错,但没有明显优势科目的学生。说起来勇猛,大家想到的都是关、张,说起来智谋想到的都是诸葛亮,说起来忠诚,大家都不错,赵云也没什么好说的。最吃亏的是赵云没有独镇一方的经历,不像关羽镇荆州,张飞守阆中,他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战役好让人讴歌。即便有当阳长坂这样保护刘备家眷的事情,但这事在正史上就一句话带过,没有文学家的想象,这事也无法引起关注。


赵子龙人称银枪将简介(赵子龙的武器涯角枪)(1)


赵云最独特的一个点是刘备那句夸奖“子龙一身是胆”,这句夸张的修辞手法很容易让人记住,也容易让后代志怪小说家借以创作,但是很可惜,就这么一个特点,故事还被姜维抢了。裴松之注三国志里就说姜维死后,魏兵剖开他的肚子,发现他的胆如斗大。就这样提起来三国之胆,大家想到的都是姜维。

一直到宋朝,对于武将的要求除了勇猛,更主要强调个人品德了。众人这才注意到赵云温良仁义的个性,特别是到了南宋,蜀汉被奉为正统,赵云尤其受到关注,南宋诗人陈普为赵云赋诗“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这时候赵云的故事也开始流传,元朝人郭翼的《雪履斋笔记》中记载南宋名将张俊的一个小故事,说张俊有个爱妾本是钱塘名妓,张俊外出打仗,写信嘱咐小妾照管家事,小妾回信引用霍去病和赵云的故事,要他好好打仗,不要以家为念。张俊大喜,竟然把书信呈报给赵构,这位大喜,为这位小妾加封雍国夫人。

这位小妾说的赵云和霍去病事情,应该就是赵云劝谏刘备时引用霍去病的那句话,用赵云的话为张俊上了一课。而一个女子能知道这段轶事,多半是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南宋人陈普专门写诗赞颂《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把胆大这个标签从姜维身上拿回来,同时强调赵云的仁义是其他人没有的。

赵子龙人称银枪将简介(赵子龙的武器涯角枪)(2)


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对陈寿的《三国志》不满,宋末还有个人叫郝经,他本是忽必烈的手下,代表元朝来到南宋议和,结果被扣留了十六年,他也写了一本《续后汉书》,他为”关张马黄赵“做传,专门把赵云的传记放到了马超和黄忠前面,仅次于关张,关羽。有意抬高赵云。

但殊不知,宋朝有萧寿鹏、萧常父子,对陈寿以曹魏为尊的写法很不屑,在郝经之前已经重写了《续后汉书》。在他的笔下,大肆赞扬赵云各种优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方时诸将。其最优乎。“——当时各位将领中,他应该是最优的了吧?什么一吕二马三典韦,统统靠边站,赵云才是第一的。

在三国故事里,赵云的形象逐渐突出起来。

在《三国志平话》里,写刘备结识赵云非常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意境。说刘备人马被曹操冲散,关羽保着他的家小投降曹操,张飞不知下落,刘备无奈流落到袁谭手下借兵,袁谭虚与委蛇,刘备无奈之下唱歌,唱的是“天下大乱兮,黄巾遍地,四海惶惶兮,贼若蚁。曹操无端兮,有意为君……”他唱罢,突然有人接着唱道:“我有长剑,则空挥叹息。 朝内不正,则贼若蛟虬。 壮士潜隐,则风雷未遂……”刘备一听立刻邀请相见,此人自然便是赵云。

后来赵云带着刘备见了袁绍,关羽斩文丑颜良的时候,袁绍想要杀刘备,赵云求情,刘备幸免于难。后来刘备离开袁绍,还是赵云以自己家属为人质才换得袁绍信任,但是刘备离开袁绍去投刘表,赵云立即表示追随,自己家眷全都不顾了,这里只有忠没有仁——赵云的形象还是比较粗俗。《三国志平话》里专门特写了长坂坡怀抱幼主的威武,赵云的存在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赵子龙人称银枪将简介(赵子龙的武器涯角枪)(3)


但赵云在长坂坡再威风也比不过头顶主角光环的张飞,赵云和张飞遭遇开战,打了六十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和张飞差得有点远,再有截江夺阿斗的故事里,没有了赵云,全成了张飞一个人功劳,而且张飞见了孙夫人,说了她两句,孙夫人羞愧难当,投河自尽了。

这都没有关系,赵云的儒将形象既然被人关注到了,各种故事就都慢慢多起来。

首先就是赵云在三国故事的元杂剧里频频登场,而且还有了一部以他为主角的戏,名为《赵子龙大闹塔泥镇》,可惜只留下一个题目,具体故事已经不得而知。从这个题目来看,显然这个故事里赵子龙满满的威风。在其他元杂剧故事,赵子龙虽然都是男一号,但他的形象也逐渐立体起来。

先是赵云的职业是贩马。《阳平关五马破曹》里赵云一出来,自我介绍是“幼年贩马走西戎,南征北讨显英雄。”《诸葛亮博望烧屯》里一出场是“幼年贩马为商贾,真定常山是故乡。”看来在当时讲故事人的心里已经达成了共识,赵云是个马贩子。《三国志》上刘备就曾经接受过贩马商人张世平等人的资助,大概大家都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第二赵云的战绩得到渲染。《两军师隔江斗智》里,赵云出场就是:“某姓赵名云,字子龙,乃真定常山人也。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一身都是胆,信不虚也。”说的是长坂坡之战,我们熟知的版本是七进七出,这里说是三天三夜,比七进七出还要离谱,结合元杂剧的风格,越是夸张,越说明大家把这个故事当”爽文“看的。有趣的是这里还渲染了子龙一身都是胆,却把这句话放在敌人曹操嘴里,比赵云的领导刘备说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关大王单刀会》里直接说“赵子龙胆大如斗”把姜维的故事放到赵子龙身上。


赵子龙人称银枪将简介(赵子龙的武器涯角枪)(4)


第三,是五虎将的说法。《三国志》里把关张马黄赵合传,《三国志平话》为他们打造一个称呼“五虎将”,说的是“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封立国侯。皇叔恩封五虎将军。”这里的顺序就是按正史来的,赵云是垫底的,各个元杂剧的故事里,依然将五个人并列,如《阳平关五马破曹》里“关云长善排,张翼德能冲阵,马孟起勇如奔电,赵子龙气若凌云,老将黄汉升他论武艺多英俊,”赵云在这里的排名已经提前了一个位次。

第四关于赵云的武器,《三国志平话》上说赵云使用的是涯角枪,这名字的含义是说其天涯海角无对手,到了元杂剧,写故事的人大概搞不清这名字的含义,单凭道听途说,《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写成了”牙角长枪。“最搞笑的是《阳平关五马破曹》写成了鸦脚枪,真不知道,这牙的角和乌鸦的脚跟一条长枪有啥关系,若真有形似之处,赵云这条长枪形状就太独特了。《诸葛亮博望烧屯》上赵云干脆没了枪,他一出场自我介绍兵器“腕上钢鞭能打将,匣中宝剑掣秋霜。”手上拿的尉迟敬德一样的钢鞭,腰间悬挂的是宝剑。赵云武器的变化,说明赵云在当时的形象还没有全面统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