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

舌态

舌态,即舌的动态活动情况。舌态主要表现为正常舌态、舌歪斜、舌僵硬、舌痿软、舌短缩、舌吐弄、舌震颤等情况。

1.正常舌态(图2-58、图2-59) 图2-58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1)

正常舌态1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2)

图2-59 正常舌态2

舌象特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 临床意义: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

2.舌歪斜(图2-60、图2-61)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3)

图2-60 舌歪斜1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4)

图2-61 舌歪斜2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临床意义:多由肝火夹痰或痰瘀阻滞经络经脉偏废而致,多见于中风病。

3.舌僵硬(图2-62)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5)

图2-62 舌僵硬

舌象特征:舌体僵硬,不能转动或伸缩不利。

临床意义:舌僵硬而舌色红,少津者为热盛伤津;舌体僵硬而舌苔厚腻者为风痰阻络;突然舌强语謇,伴有肢体麻木、眩晕者为中风先兆。

4.舌痿软(图2-63、图2-64)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6)

图2-63 舌痿软1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7)

图2-64 舌痿软2

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伸舌和回旋。

临床意义:舌痿软而红绛少苔者为热邪伤阴,或内伤久病,阴虚火旺。舌痿软而枯白无华者为久病气血虚衰。

5.舌短缩(图2-65)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8)

图2-65 舌短缩

舌象特征:舌体卷缩,不能伸长,甚者不能抵齿。

临床意义:舌短缩,舌色淡或青紫而湿润,多属寒凝筋脉;舌色红绛而干,多属热病伤津;舌短而胖大,或伴舌苔厚腻,多属风痰阻络。

6.舌吐弄舌象特征:吐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弄舌,伸舌反复舔口唇四周,如蛇舔。

临床意义:心脾有热,热甚动风。病情危急时见吐舌多为心气已绝,亦见于先天愚型患者。

7.舌震颤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伸舌时颤动尤为明显。

临床意义:动风的表现之一。舌色淡白而颤动为血虚动风;舌绛紫颤动为热盛动风或肝阳化风。

五、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是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的纵行静脉,主要反映气血的运行状态。舌下络脉常见的异常表现包括:舌脉粗长如网、舌脉曲张、舌脉瘀血等。

1.正常舌脉(图2-66)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9)

图2-66 正常舌脉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小于2.7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5,络脉颜色为淡紫色。 临床意义:正常舌脉。

2.舌脉粗长如网(图2-67、图2-68)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10)

图2-67 舌脉粗长如网1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11)

图2-68 舌脉粗长如网2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粗胀增长,呈紫色或紫黑色网状。 临床意义:是气血瘀滞的征象。

3.舌脉曲张(图2-69)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12)

图2-69 舌脉曲张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明显曲张增粗,颜色呈青紫或紫暗。 临床意义:多由气滞血瘀,血行瘀阻所致。

4.舌脉瘀血(图2-70)

舌诊图谱大全收藏必备(经方学堂一起学习舌诊)(13)

图2-70 舌脉瘀血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或细小脉络呈青紫或紫黑色,或络脉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瘀血结节等改变。 临床意义:是瘀血的征象,瘀血可以有血寒、血热、气滞、痰湿、阳虚等诸多原因。

本文摘自《中医舌诊临床图解》,本文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经方学堂小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