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史毅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对荀子的记载,全文照录: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

奭也文具难施;

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者。

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田骈之属皆已死。

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

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礻几)祥,

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

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

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1)

这一列传文字虽少,信息量却很大,试论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称字为尊。

荀子二十岁时就已在燕国从政,他反对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其相子之,燕王没听他的劝告。这之后,有二十多年时间,史书对他的行踪沒有记载,不知他是在燕国,还是回到赵国。故司马迁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当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湣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如田骈、慎到、接子这些著名的学者,都聚于稷下学宫,号为列大夫,享受优越的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荀子虽年老才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子都有批评,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非十二子》一文即是。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2)

随后,齐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进行了谏诤,但不获采纳,于是他离开齐国,到了楚国。

接着燕将乐毅率五国之兵攻打齐国,攻陷其都城临淄。齐湣王逃到莒城,被一个叫淖齿的人杀死。齐国接近灭亡。转机是即墨城太守田单反间燕惠王用骑劫代乐毅为将,大败燕军,收复失地,又立王蠋之子为齐襄王。

这个齐襄王吸取齐湣王教训,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

此时,荀子又来到齐国,参加稷下学宫的重建,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恢复后的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即当了三任校长,成为稷下学宫的领袖。

齐襄王死后,齐王建在位时,朝政由襄王后控制。荀子对这种"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弊政进行了批评。结果,"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兰陵原属齐国,后被楚国占领。

荀子多次进出楚国,已两次岀任兰陵令。楚考烈王死后,李园伏死士杀了春申君。荀子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废官居家于兰陵,著书立说,老死在那里。

其间他还到过秦国、赵国,往返游说于诸侯之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政论篇章。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3)

荀子在《非十二子》一文中,将下列十二个人物都视为欺惑愚众的罪人:它嚣、魏牟、陈仲、史鳅、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4)

其中有儒家学说杰出的代表孟轲。而荀子做为儒家学说与孟子齐名的人物,他同样尊崇孔子: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仲尼、子贡是也。

荀子以孔子为圣人,认为子贡与他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正统。但孟子是公认的儒家学说集大成者,被称为“亚圣"。

既然都是孔子之徒,他们肯定有思想一致的方面。请看荀子《议兵》一文,便可知分晓。

此文写的是赵孝成王向临武君和荀子请教兵事。临武君说: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临武君强调了天时、地利对用兵的重要性,视角很狭小。我们知道,孟子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正是扣住"人和"来反驳临武君的:

"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这让我们想起了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语录,与荀子论调如出一辙。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5)

临武君反驳荀子说:

"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

临武君所讲"权谋势利”、"攻夺诈变”,是纯粹的战术问题,而荀子所讲附民的"仁人之兵”,已经超越了战术的视角,跃升为战争的原则或称指导思想的层面。就像我们常说"正义的战争必胜,人民的战争必胜”一样。

当然,正义的人民战争也是需要讲战略战术的,否则兵者就不叫"诡道”了。但不论这战术怎样诡道,若没有人民的支持,未必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荀子与临武君各执一端,是在抬扛。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6)

此时,陈嚣也来凑热闹,提了一个问题:

"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荀子回答道:

"非人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这一段论述,又令我们想起了孟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者在要旨上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荀子已不自觉地回归到孟子的理论上来。荀子讲人性本恶,既是这样,必有争夺,争夺就是兵刃相见。但他却否定了兵家的争夺,也就等于否定了"性恶论”。他说"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禁暴除害就是维护正义和良善。这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就纠缠在一起了?

众所周知,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义”,荀子的中心思想是"礼”“法”。荀子是反对孟子的,但在上述引文中也讲"义”,说"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那就说明,对战争的看法上,他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不分彼此。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7)

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大腕儿,本质上沒有什么不一样。如果非要说有区别,那就是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和他唱对台戏,提岀了"性恶论”,旨在驳怼孟子而已。难怪孟子在齐国没有市场,荀校长不喜欢他。

荀子的《性恶》一文就是针对孟子"性善论”而写的,他开篇即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8)

荀子是由果推因,用人后天的恶行得岀了人先天性恶的结论;孟子也是由果及因,用人后天的善行得出了人先天性善的结论。荀子能举出一大堆例证来证明人性之恶;孟子同样能举出一大堆例证来证明人性之善。我们引证《孟子》中一段: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这个例子再加上那个孟子著名的小孩掉井里的例子,由此来证明"性善论"。

站在各自立场孤立、静态地看待事物,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你说东,他偏说西,不往一个壶里尿。这一问题出在了他俩作为孔子信徒,各自发挥了孔子"善恶论”的一面,而且走向了极端。

子贡在《论语》中曾说孔子很少谈性,他主要讲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君子代表善,小人代表恶。那就是说,这世界上既有善又有恶,就像既有阳又有阴的道理一样,是个客观事实。所以只论述一个方面那就叫片面。荀子和孟子都是片面的,他们沒有孔子高明,孔子对自己看不透的事物是不会乱讲的。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9)

荀子基于人性之恶所提出来的治国理政方法倒是必要的,可操作性也很强。他说:

“今女(汝)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治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荀子明确地提出"礼法治国”、驱恶向善之道。这一套说辞对于治理恶人来说,必然行之有效;而对善人来说,用孟子仁义学说去呼唤他们的"本心”就可以了,他们会自觉地遵守礼法。

其实,善和恶是一组不可分割的矛盾,有善必有恶,有恶必有善。没有善何来恶,没有恶何来善?对恶人"道之以刑”,可能会有格而无耻;对善人"道之以德”,可能有耻且格。德教之于事前,刑罚之于事后,德与刑两种方法交互使用,更能造成社会的稳定。

荀子认为人性之恶,通过后天的教育可以得到改变。他说: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这话说在点子上了。设若人之先天之性是一张白纸,那么后天必然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引文中"靡”通于"摩”,观摩、学习之意,是说教育对培养人性的重要性。

倘若人之先天之性确有善恶之分,用德来感化、引导,这对恶人恐怕不会起多大作用的;而用刑法禁止,对善人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因为恶人要借此陷害忠善,古来有之。

看来,四面打豆腐八面光的理论大概还没有产生出来。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10)

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都是无神论者,荀子尤其彻底,有专门的论述,称《天论》。

毅于高中学过此文,但半生不熟。今重读加深了对荀子的理解。

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天行有常"的"常”应该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天寒穿棉衣,地远骑良骥;其二是说自然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不理会这一岀。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11)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重大命题: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思想面前,人是缺乏主体性的,如果跑偏,那就会陷入宗教迷信的泥淖,而且历史上其他所谓大师已经深深陷入。荀子的理论与"天人合一”恰恰相反,是讲"天人相分”的,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天人相合。

然而,愚以为天人之间还是有某种关系的,完全逆天而行也未必行得通。但这仅只局限于自然生命之依从,不包括人之感情、意志和伦理。

于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些概念便顺理成章地提出来了。荀子说: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在荀子那里天、地、人相并列,天有规律,地有次第,君子则有行为谁则。这君子的行为准则是独立于天地而存在的。具体指什么?荀子说道: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绕来绕去,还是绕在了隆礼、尊贤、重法、爱民的主题上了,此为王霸的必由之路;相反,好利、多诈、权谋、倾覆、幽险,暂时得逞,终究是死路一条。

荀子还是承认"人之命在天”,但他这样说的用意是为了引岀"国之命在礼”这一句。紧扣中心,妙不可言!

荀子判断人才的5个标准(人才是怎样炼成的)(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