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逸辰 编辑:刘金晶

明明是一卷钢材,展开后却薄如蝉翼,厚度仅为A4纸的四分之一。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1)

别看它薄而轻,功能却强大得很。因其具备优异的强度、精度、表面光洁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械、石油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

然而就是这薄薄的钢片,曾一度使我国长期处于被“卡脖子”的境地。

它叫“手撕钢”,因用手可轻易撕开而得名。由于该钢片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其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日本和德国少数公司手中。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2)

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中国人民明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为了打破长期的国际垄断,4年前,一个年轻的群体因坚守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初心而聚在一起,组成了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

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技术,前人历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而最终放弃。而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热血青年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历经700多次的失败,先后攻克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实现了一系列关键工艺和生产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最终于2018年成功生产出厚度只有0.02毫米的不锈钢。它的问世,成功打破了国外贸易垄断和技术封锁,将中国不锈钢箔材的制作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而太钢集团也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箔材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薄薄的钢片也吸引了的目光。三年前,来到太钢集团考察。今年5月,又再一次到访太钢观看了“手撕钢”产品,并强调“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鼓励太钢集团“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3)

今年8月,该技术团队又再创技术攻关神话,成功研制出0.015毫米的“手撕钢”。

为何太钢集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特色新产品?关键在“创新”二字。

一直以来,太钢集团坚守“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的创新理念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文化。正如太钢人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对于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党中央高瞻远瞩、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从中共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特别是,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在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尚属首次,凸显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4)

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到移动支付、5G技术、国产航母,映照着一段段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科技发展历程;从钱学森、黄旭华到屠呦呦、南仁东、袁隆平,灿若星辰的名字,昭示着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坚韧和勇毅。据报道,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4名,而在2015年中国排名第29名,可见中国的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5)

实践一再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增强创新动力迫在眉睫。

由于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断升级恶化。从中兴、华为到字节跳动,美国挥舞起制裁大棒,滥用国家利益,无视国际规则和秩序,鼓噪其他国家无理打压中国企业,新动作不断。

0.4毫米的钢片和铁片哪个硬(为何薄薄的一块钢片)(6)

这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尽管我国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仍面临着“缺芯少核”的处境。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勇做自主创新浪潮中的“搏浪者”,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点燃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强力引擎”。

正如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刘宽胜所说,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高手竞技,我们必须自创一派“中国功夫”,如果没有自己的一套本事,只能被动挨打。

如今,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十四五”的新征程就要起航,已经绘就的蓝图等待我们将之变为现实。科技创新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未来有更多挑战,也会有新的机遇。唯有勠力同心、真抓实干,才能推动“中国号”航船继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