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成为了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经济离不开农民,农民也是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一份子。相信很多人,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出来,因为很多人知道,在农村只有种地。很多人知道,种地是一种非常累的工作,但也知道种地是很多人生活的收入来源。

虽然我们穿起西装像城里人那样生活,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有一颗农民的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舒城大地上,很多农具、农村生活用品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被先进的机械化设施取代,或根本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这些逐渐消失的农具在曾经的农人的心中,还带着脉脉难舍的温情。

风簸一种用木头制作的农用工具。主要用来分离粮食作物中的杂质。内置木质扇片,一般六片或八片。用生铁做轴,引出手柄,通过手动摇摆吹风,将磨碾出来的米糠分开,扬尘去壳,从而得到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的纯大米。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

斗房

比打谷机历史更久远的传统农具,是打谷机发明之前的主要脱粒工具,现在一些偏远山区,特别是一些其它农业机械难于到达的地方还在使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

这是由硬木结合老竹片制成的磨齿和竹蔑编织的漏斗等组成。砻出来的笼糠和糙米,要用风车人工分离,笼糠带回家当柴火烧,也可备作它用,糙米经过米筛过筛,筛出米和少许谷头。至今仍有一些山区居民使用其为谷物去皮制作甜酒。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

谷斗

用来装粮食的,也可以用来量粮食,有“斗”的用途。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

杵臼

民间称之为舂米桶、 捣药罐、或蒜臼子的,几乎都是杵臼家族的成员。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5)

碓子

这是一种更加古老久远的农具了。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竖装上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舂掉下面石臼(我们叫碓涵)中糙米的皮(或捣碎石臼中的米等)。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6)

水碓

在那个年代,那可是农村最现代化的设备了,它是集合水力、水车、转动、夯砸、石臼等原理设计的粮食加工设备。水碓房是一座盖瓦的两层木板楼房,大约每秒一个立方的水从水圳引向水碓房的楼板底下,连续冲击一个“巨大”的木制水轮,使之转动产生动力,然后通过齿轮带动另一根竖立的转轴连接楼面的磨,使之转动把谷子磨成笼糠(谷壳)和糙米。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7)

谷仓

储藏粮食用的仓库。农家的家用谷仓都是木制而成的,有门,上书“五谷丰登”之类词语并贴红纸神符,以示吉祥和表达美好的祈愿。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8)

蓑衣

现在已经少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轻便的雨衣。蓑衣有棕蓑衣和竹叶蓑衣两种,都是缝制的。棕蓑衣用棕毛缝制,结实耐用,价格贵,被雨淋后稍重。竹叶蓑衣轻便,便宜,但不耐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9)

笠麻

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笠麻分尖头笠和圆头笠两种,按直径尺寸大小和各地风俗流行可分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尖笃笠等,现在的农村市场还有卖,草帽、雨衣、雨伞这些新潮时尚的产品多起来后,笠麻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农村上了年纪真正的劳动者在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0)

鱼笼/蟹篓

鱼篓是捕鱼或钓鱼的装鱼器具,又称鱼笼,形状有如人体上身之胸肩部份,底為平底,呈长方形,可平置於地面上,中间较宽,肩部向上斜至口部,口呈圆形,有一倒刺状的盖子,以避免渔获入笼后从入口处跳出,颈部可绑上绳子,作为系在腰间之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1)

连枷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以前夏日的晌午,在农村经常可以听见打连枷的啪啪的声音。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2)

秧马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像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3)

板车(架子车)

板车是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运输工具,农村主要用来搬运谷物。在没有拖拉机的年代,它是非常重要的农具。可使用人力或畜力。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4)

石磨

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一般是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接面粉用的石或木制的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5)

马灯

又名桅灯,是上世纪产生在中国的一种照明工具。它以煤油作灯油,再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以防止风将灯吹灭,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上世纪70年代流行甚广。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6)

丝罗(笸箩)

过去吃面靠石磨推,丝罗、笸箩也是工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7)

条筐:绿色环保,结实耐用,比塑料袋实用多了。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8)

木锨

木制,长柄,多用于铲粮食,也可冬日铲雪。农村使用耕牛拉石磙的方式从稻(麦)穗碾下稻(麦)子除去叶子灰尘时,一般在侧风向采用扬撒方式,使灰尘、碎叶脉等杂物随风飘走。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19)

木耖

耖为木制,圆柱脊,平排九个直列尖齿,两端一、二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三齿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0)

铁犁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并有松土、碎土作用的土壤耕作农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1)

趴模

那时候种地么有车就用人拉,模的两头子一趴就喜欢让人拉,胡了个土蛋蛋还高兴地很。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2)

牛套

也叫牛梭子,拉犁子或车辆套在牛脖子上的工具,木制,如今都不用牛耕地了,牛套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3)

牛笼头:是在劳动时套在牛嘴上面的东西,目的是防止牛啃吃庄稼。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4)

稻箩在乡村每户人家至少有一担稻箩,用来搬运粮食。稻箩有半人高,上圆下方,箩身是由半寸长的篾条编成,十字型的竹架支撑住箩底、箍牢四面,结实的竹片包住四角。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5)

背篼

用竹、藤、柳条等做成的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器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6)

石磙

石磙是一种脱粒农具,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乡下打谷场上经常见到的一种石器农具,圆柱形,两端有洞,使用时用特制的木架子套上。主要用耕牛来拉动石磙,使稻谷脱粒。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7)

簸箕

簸箕有很多叫法,相信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叫法,我们的方言一般都称簸箕。簸箕在现如今还是非常的常见。它是用木条编制而成的,集市上还是可以买到,现在在农村还是可以找到。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8)

播种机(耧)

当时播种机都是木头制作而成的,都是需要人工才能完成播种。不像现如今,农机的出现基本把这些播种机淘汰。这种播种机我真的没有见过,毕竟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而且很多新鲜东西的出现已经把老式的给替换。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29)

镐头

说起镐头,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镐头是用来刨花生、红薯,因为当时很多人家家户户都种花生和红薯。镐头就是专门来干这个的,如今这个镐头非常的罕见,但是很多地方应该还有。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0)

铁耙子

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1)

钉耙:手工打造的用来松土的三齿农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2)

锄头:“锄禾日当午”李白用来除草的那把农具,哈哈。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3)

水车

利用带刮板的链带(条)或系汲筒的水轮,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一种提水工具。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或电力带动旋转。有龙骨水车、风力水车、管链水车等。此图是龙骨水车的车槽、刮板部分。龙骨水车一种由车槽、刮板、木链、木齿轮等组成的水车。公元168-189年逐渐应用,流传至今。用人力、畜力或风力带动,能连续提水,提水高度一般为1~2米。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4)

纺车

手摇或脚踏的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工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5)

镰刀

是割小麦等粮食的工具。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6)

扁担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7)

铁锹

一种农具,用于耕地,铲土的农具。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8)

风匣(风箱)

从外形上看,风匣就象是一个长方形木头盒子,盒子在雁北人眼里嘴里那就是个匣子,所以把风箱称之谓风匣,一点错也没有。风匣就是做饭时用的“鼓风机”,一拉一推把风送到灶里,吹得灶里的火呼呼作响,火头旺饭才能做熟,菜才能熬好。因此,风匣是那时候家家户户必备之物。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39)

压水井

个人觉得目前农村已经弃用的压水井也应该算进来,这个压水井在我们那叫压水井眼,纯手工出水,不仅提供农民的饮水,很多田里的压水井眼被用来提供喷施农药和化肥的用水来源。它的原理很简单,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号的针管,往下压的时候吸水,往上提的时候靠单向截止阀导通不起作用,使水顺利一次次上吸排出。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0)

笤橱

农村家里的“高粱扫把”,扫地的好帮手,每次调皮蛋蛋之后总会挨几下“笤橱蛋蛋”呢。和这个配套的就是鸡毛掸子了,哈哈。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1)

摇锅

爆米花曾是60、70后脑海中一抹难以舍去的记忆,那一声“嘭”的响亮和白烟蒸腾中的浓香,总不时让人回到那无忧的童年时光。爱吃的“爆米花”,每到冬天都会喯一半袋子,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饭盆盆里挖上些,那直接是一种享受。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2)

戽桶

这个动作叫戽水!木制而成,桶形,上下两端用铁条箍牢,上方敞口,两遍有卡口,便于绑绳(索),两人同时用力,把水戽到上游,起到了现在的抽水机的用途。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3)

鱼罩:捕鱼的工具,也可以关养家禽。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4)

小板凳:还别说,现在还真是难得一见(不过俺老家灶台旁边还真有个这个专门用来烧锅时坐的)。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5)

独轮车

俗称“手推车”。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6)

捕鼠器

一种用于灭鼠的板式老鼠夹。翻板两侧的销子穿进铆板的孔中悬于座板与踏板之间,三者共同构成一体的底座,用以模糊老鼠的视觉,易于诱它步入危险区。踏板的金属槛,用以窒息被打倒后的老鼠的呼吸,并使它难以挣脱。此款捕鼠器使用时安全省工,易诱老鼠上夹被打圈旋簧压毙。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7)

绳扣:捆东西用的,是不是很可爱,你现在还会不会用了?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8)

木水桶:挑水的工具。过去吃水,全靠它帮忙。

被时代淘汰的旧农具(悄悄消失的农具)(49)

现在,收割机代替了石磙、木锨,旋耕犁代替了牛拉的铁犁,拖拉机代替了人拉的板车,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取代了原来老式的农具……这些农具也逐渐躲进人们的记忆深处,我们心中也少了那份忆苦思甜的情怀。可在艰苦岁月中的磨难也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这种财富,人生的旅途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呢?那些淹没在灰尘里的农具的光芒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房。我们记起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怀旧更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网络,全部转载,内容未经核实,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