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所含的思想感情(唐诗蝉解析)

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也就是当今的浙江余姚,他在隋炀帝时就在朝廷的起居舍人,主要负责记录皇上的言行,他曾经担任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在李世民夺位李渊之后,虞世南成为了朝廷的重臣,但是虞世南并没有因此而傲慢,他踏实勤奋,这让李世民更加喜欢他,欣赏他了,于是经常邀请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

有一天李世明突然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的学士们一起谈诗论画,在这期间,虞世南听到了从一颗梧桐树高处传来的一阵阵蝉鸣,蝉因为栖身在梧桐树的高处,所以他的声音也就传的更远了,于是他以蝉的形状和清晨就破土而出爬到树的最高处的特性,和蝉鸣的声的清脆切传的远来暗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格,于是他写出了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就是《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对于这首诗你怎么看呢?

我是@爱喝奶茶的大胖子,关注我,给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蝉古诗所含的思想感情(唐诗蝉解析)(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