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

如今的电商已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尤其是伴随着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电商业务的精细管理已成为电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手段。

要想鹤立鸡群,自然需要一套专业的解决方案。这其中,提升电商团队管理首当其冲。

本期,我会分享提升电商团队人效的10件小事,让电商人回归商业本质,完成从技术派到管理派的转换。

1、给每一个岗位设定两个级别

做过管理的人,都遇到过:

员工离职的时候,经常会讲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在这家公司看不到希望,我感觉自己到头了!”

所以,一个员工跳槽可能并不是因为工资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员工跳槽,其实是他想从运营助理变成一个高级运营、运营主管或运营总监。

但是这一点,他在这家公司看不到希望。

虽然说他的工资也在增长,他还是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讲,人除了有物质上的追求,他还有精神上的追求

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1)

除了工资,员工也希望自己的头衔变得更高,他还在乎的是一个身份的问题。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给员工设计一个清晰的上升通道,切实地解决员工的晋升问题。

当管理者把公司的晋升通道设计得明明白白,让员工一看就知道:

只要他努力,他明年就能做到什么级别,后年就能做到什么级别......

这样,他就会很有安全感和目标感。

另外,晋升通道还能给员工带来荣誉感。比如说员工过年回去,可以跟亲戚吹牛说我“今年我晋升了,当上主管了!”

千万不要认为“晋升通道”是大公司才做的事情,是人多了才做的事情。

只要你有员工,哪怕只有三两个,也必须应该去做。

晋升,就需要有岗级体系。

管理者给每一个岗位设定两个级别,背后的逻辑就是薪资体系。

薪资体系又可以分为定岗定级定职定责定薪定升成6个方面。

我们讲薪资体系,就是要让员工看得到希望,看得到晋升通道。

这个级别也不是白给的,每一个级别定的岗,定的级别,就要定职定责。

当然,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级别给他们不同的工资。

2、每月发工资之前进行绩效面谈

管理者要分清楚,绩效底薪是两样东西。

员工的工资=底薪 绩效。

比如说我的底薪是5000,绩效是7000,那么我的工资就是1.2万。

因为,底薪和绩效的本质逻辑是不同的

底薪是对能力的认可,是对员工成长的尊重;

绩效是对结果的认可,优质优酬,多劳多得;

所谓绩效面谈,就是每个月在发工资之前,作为管理者要跟员工做一对一的沟通,说明情况:

“这个月你的绩效是7.2分,为什么是这个分数,因为1234点。所以你的工资是这么多。”

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2)

为什么要进行绩效面谈?

因为管理者每个月会给员工发放不同的绩效,绩效中难免会有一些主观打分的部分。

如果这个月某个员工绩效特别多,你跟他进行绩效面谈时,可能会说:

“这个月,你表现得特别棒,所以你这个月的工资是这么多,比上个月多了2000多了,继续加油!”

这个员工会感觉到什么?他会感觉到,自己有被老板认可,有被尊重

如果这个月某个员工的绩效特别少,你跟他进行绩效面谈时,可能会说:

“我发现你这个月的绩效比上个月好像要少了很多,最近看你经常心不在焉,是遇到困难了吗?这个月虽然工资少了一些,下个月你争取把绩效分提上来。我相信你!”

这个员工会感觉到什么?他会感觉到,自己被老板关注,又被关心

那么,发工资时最忌讳的是什么?

管理者什么都不说,直接给他发工资,等员工收到一条发工资的短信,才知道自己这个月的绩效是多少。

这就会导致一种很糟糕的情况,明明员工觉得自己表现得比上个月还好,可他到手的工资比上个月居然还少。

员工不知道薪资的真实依据是什么

这个时候,员工的内心其实是很委屈的,但是又不知道该跟谁去说。肚子里憋着闷气。

所以与其等着员工,终于忍不住跑来问你原因,还不如管理者每个月定期地去跟他们沟通。

等沟通完了,工资再发给员工。

优秀的员工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表现不太好的员工同样给予他们一些关心,鼓励他下个月做得更好。

绩效面谈,是不会牵扯到员工为自己争取奖励的。

绩效面谈只是通知他,他的绩效是多少分,并对他为什么拿到这个绩效进行的一个沟通。

绩效面谈是针对结果进行沟通,而不是沟通出结果。

3、每月设定团队目标和完成奖励方案

每月设定团队目标和完成奖励方案,就是解决目标完成了怎么奖励的问题。

这里面包含两件事情:

第一,设定目标管理;

第二,设计奖励方案。

有一个老板跑来问我“云鹤老师,我家是个夫妻店,怎么做才能让我的店看起来像正规公司?”

我会回答他:定目标。

家庭是不需要目标的,但是一个公司必须得有经营的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一步步进行拆解,然后再进行目标管理。

等有了目标以后,员工自然而然会觉得这家店很正规。

有很多老板以为躺平只是个人的选择,其实作为企业的老板,你是没有资格躺平的。

因为一旦你开始佛系,公司就会马上陷入到“死海效应”中去。

你知道公司最害怕的是什么吗?

答案是:死海效应。

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3)

老板选择佛系后,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因为他在这里觉得没有成长。

于是那些不太优秀的员工慢慢得就混成了公司的中高层,并且还占据着各自重要的岗位。

而这些人他们再往下招人时,大概率会选择招平庸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地位才稳固,才是安全的。

慢慢地,整个公司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越来越平庸,这就形成了“死海效应”。

作为管理者,应该怎样让自己躺平?

第一步“定目标”,带领团队一起去完成“目标完成方案”。

除了每个月都有目标,还要有“完成奖励方案”,并且要认认真真地兑现。

4、给新员工至少进行三天的入职培训

为什么要给新员工,进行至少三天的入职培训?

当今这个时代变化如此之快,如果一个组织一个月不学习,他就会有点跟不上节奏;一年不学习,整个组织都要完全脱节。

以任何一家电商公司,都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4)

何为学习型组织?

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长期要在学习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给新员工三天的入职培训,教他公司的知识,教他产品的知识,教他岗位的知识,然后同时最重要的点,是给予他这种学习的感觉,学习的氛围。

大部分老板经常自己花钱出去学习,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对待过员工的学习诉求。

所以最基本的一个动作,设计三天的新员工培训,让员工觉得这个公司挺靠谱,这个公司愿意培养新人

5、员工离职时真诚请他吃顿饭

一家公司的好口碑,靠谁来打造?

一家公司的口碑好不好,并不是现有员工说了算的,还有你的离职员工也算。

很多老板对离职员工的态度,往往是冷漠与不爽的。

这不仅暴露了老板的气度与格局,同时还会把这些不好的东西跟这家公司画上等号。

假设你今天好不容易招到一个能力很不错的员工,在他决定入职之前,他肯定会去调查一下这家公司口碑如何?

于是他通过网络、圈子,找到了一个曾经在你公司干过的员工。

当时,这个员工跟你提离职后,你马上表现出很不爽。

你心里想:

“我培养你这么久,在我最需要用人的时候,你居然跟我说你要走,你对得起我的信任和培养吗?”

对这个员工来说,他也会很不爽。他会认为:

老板对他的培养,早就通过努力还给你了,你这是在道德绑架我。

于是明明平时你俩关系挺好,但自从他提出离职后,你态度上明显表现出了对他的冷漠。

甚至在他走的那天,你还故意在办公室里忙其他事情,没有起身送他。

就这样,本来是一个跟了你两三年,很尊重你的一个员工。

结果在最后一个月,他觉得很寒心,并且带着负面的情绪走了。

有老板可能会说,走了就走了,还怕招不到人吗?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其实员工也是有记忆的。

一个月以后,他恰巧被那位正在调查公司的准新员工找到。然后,他“报仇”的机会来了!

所以每一个离职员工,你不能保证他出去说你的好话,但是请不要把他给得罪了,让他出去说你的坏话。

面对员工离职,管理者该如何做?

比如像惠普公司在员工离职时,都会举办一个离职欢送会。

公司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是:不指责、不强留、痛快放人,握手话别。

所以,面对去意已决的员工,作为管理者应当在充分了解其价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对离职员工进行良好的关系管理。

比如说请员工吃顿饭,感谢他的付出,然后礼貌客气的送走,甚至还要再留句话,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找我等等。

请你谈谈对员工离职管理的理解(在离职员工的口中)(5)

辞退员工也是一样,不要骂骂咧咧的辞退员工,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6、每天当面夸奖一个员工

每天当面夸奖一个员工的背后,其实是叫打造公司的荣誉体系

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不被尊重,不被认可。

员工的需求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所以打造公司荣誉体系是留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打造公司的荣誉体系,最重要、最落地又非常基础的一条就是:遇人赞美,遇事肯定。

什么叫遇人赞美?

你见到你的员工,你跟他/她说:

“你今天气质不错,你看你今天妆化的很好看,这个小伙子今天很精神...”

这些叫赞美。

什么叫遇事肯定?

当一个员工把一个事情完成交给你,比你预计的要快一点,你可以说:

“靠谱,办事怎么这么利索,说这个事交给你我放心...”

这些叫肯定。

管理者把这种词常挂在嘴边,让员工觉得:

“我随便做一点事情,老板都能看得到,这个老板是真得能关注到我的存在。”

遇人赞美可能跟性格有关,但遇事绝对跟性格无关,在于你愿不愿意这么干。

很多的老板之所以不去肯定员工,我发现了两个很奇怪的逻辑:

第一个,因为他从小没有被人肯定过,所以他才会不肯定别人;

第二个,老板要是经常肯定员工,员工会不会觉得老板不够严肃,老板的架子就端不住了。

如果现在,老板还想靠让员工“害怕”自己来提升团队执行力,就错了。

员工怕你,难道是因为你面凶吗?

员工怕你,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你要求严格。

你总是对他施以更高的目标,然后督促他去达到他,达不成他才怕你。

7、建立公司的荣誉墙

公司的荣誉墙,是用来做什么的?

如果你要想很好的去肯定员工,公司就应该开辟出一个地方来,用来专门贴照片、挂奖项......

这个地方叫“荣誉墙”,这个动作叫“把荣誉持久化”。

荣誉持久化,就是你的这个奖、这个荣誉从上墙的那一刻开始,一直持续到下一次被其他人代替为止。

相对于物质激励来讲,荣誉激励会更持久,更有效。

这背后的逻辑是,成年人也会在乎荣誉

当员工非常得意得说出:

“我上个月得了最佳什么奖,你来晚了没有看到挂在墙上,现在已经换成别人了。真可惜!”

这就意味着这件事跟钱无关。

把这些东西放在那里,是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的。

还有一些公司年底的时候,会邀请员工家属来公司参观。当你父母看到你的照片在公司的大墙上挂着:三月最佳员工,四月最佳贡献......

你想,员工是不是觉得很有面子,父母是不是也会很有面子?

认真的打造一个荣誉墙,真得特别有效,可以激励员工,提升管理和人效。

8、每次出门学习,回来第一时间和团队分享

为什么讲“每次出门学习回来和团队分享”,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教是最好的学。

作为管理者,会经常外出学习。如果你觉得你学明白了,你想验证一下,怎么办?

讲一遍。

只要你能够讲得明白,就证明你真得理解了所学的东西。

第二个原因:和团队同频。

作为管理者,你要把你出去学的东西,讲给你的团队听,这样你才可以和团队有很好的同频。

很多的时候,老板出去学习一趟,回来又不跟员工同步,就憋在心里。

然后老板觉得自己很牛逼,再看员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又或者是他觉得不值得花时间在跟员工花统一思想这个事上,员工只需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干。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沟通不流畅,工作效率低下

所以老板出门学习回来,第一时间要和团队分享,这样才能够与团队同频。

不然鸡同鸭讲,你觉得自己啥都明白了,员工一脸懵逼,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9、员工发言之后复述一遍他的重点或者关键词

管理者在员工发言之后复述其重点或者关键词,这是一种表示“我收到”的动作。

这里面既有尊重的意思,也是在鼓励员工发言。

很多老板开会时,自己一顿强输出,噼里啪啦讲一个小时。

讲完之后,然后问员工有什么问题。员工一脸懵逼,根本缓不过神来,更别谈发什么言。

那如何让员工发言?用动作,鼓励他。

鼓励的动作很简单,比如员工说:

“老板,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是这样子,我们应该这样......”

然后作为管理者,你就复述他的话:

“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是吗?”

“复述”这个动作,表示我听到了,表示我接收到了。

一旦你这么做,员工就会被你的动作所鼓励。

但往往很多老板是这么做的。

当员工鼓起勇气说“老板,我觉得我们应该在......”

老板马上怼回去“不对,别扯淡了!”

然后员工就再也不说话了。

久而久之,当老板再问大家有没有问题时,大家便不会再说话。

然后老板又说员工不行。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别看“员工发言之后复述其重点”这个动作小,其实是让员工敢于发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

10、重要会议有流程有纪要

重要会议一定要有一个流程,要控场。

比如说复盘双11,讨论公司战略,讨论选品打法等重要会议,是一定要有流程,要控场,还要有会议纪要的。

好的会议流程能让组织运作得更加高效,没效率的会议流程会浪费时间和人力。

缺乏科学的流程,会议会很容易跑偏了,变成了大家争吵辩论,然后出现情绪对抗,最后拍桌子不欢而散。

结果是,一场会下来,什么也没讨论出个结论。

一份好的会议纪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执行力。

会议纪要可以将会议中重要的情况,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决策意见简明扼要地陈述出来,达成决议并确认的结论,可以马上进入执行阶段。

凡是会议,必有流程。

永远不开没有流程的会议,会议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

会议没有结果就是对公司的犯罪,没有流程的会议就等于一场集体谋杀。

最后,我想说不要觉得管理是一门多么高深的事情,管理真的是全是这些小事情。

先把以上这10件小事情做好了,可能你的整个公司运转效率就能提高不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