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八路童装批发复工(亿元村东升突围)

广州中山八路童装批发复工(亿元村东升突围)(1)

在东升村,佛山童服城里聚集了诸多童装企业,是佛山最具代表性的童装集聚地之一。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平二路车流不息,底下的佛山涌静水流深。宛如桥梁的道路上立着一块蓝色标牌,指示明显:往西走是禅城,往东走是南海。

不到1平方公里的东升村地处祖庙街道与桂城街道的交界,是隐藏在禅城闹市中典型的城中村。这个村诞生了享誉全国的“格沙童装”品牌,聚集了超过450家服装企业和个体,是佛山乡村工业化的典型。

依靠童服产业,早在21世纪初,东升村村组两级总收入便已破亿。近几年,伴随城市更新,这里的载体与产业也不断变化。“工业厂区改造的改造、升级的升级,村里的童服产业也在寻求新路。”东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东强说。

一场变革正在东升悄悄发生。在这里,“上楼”之后的童服产业,正在大面积试水跨境电商,并以“出海”为目标,想方设法强化对各类人才的集聚。

东升的探索,将给以佛山农村发展更多启示。

●南方日报记者 王蓓蓓

一只脚“上楼”

一提到东升村,人们会立刻想到童服行业,可以说,东升村的发展与佛山童装行业的脉搏跳动几乎同频。

本世纪初,“佛山童装”品牌大规模走向全国。当时,佛山的童服企业主要以集群式、园区式分布,其中东升村以格沙、田边、鲤鱼沙等工业区为代表,童服生产集聚度最高,是佛山最有代表性的童装集聚地。

诞生于村级工业园、壮大于村级工业园的佛山童装产业,成为东升村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佛山产业转移和城市升级的推进,东升村的工业区由于经济模式落后等多种因素,发展逐渐滞后。

中心城区禅城土地面积有限,如何拓展发展空间不仅是整个城区的课题,东升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黄东强说,很早以前东升村已经推进“工业上楼”,如今几乎所有的童装企业、大小厂房已全部实现了“上楼”。

仅在东升二街,临街商铺和楼上的制衣厂加起来,就囊括了40多家童装上下游企业。

与此同时,东升村也在积极探索推动童装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东升村启动格沙工业区改造项目,打造佛山童服城,成为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青蛙王子、卡尔菲特等诸多著名童装品牌,在这里创业、发展,蓬勃生长。

如今的佛山童服城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现园区内童装展厅、童装生产基地和童装零售全部商户高达400家,其中品牌童服企业数量接近200家,吸引了全国乃至国外客商前来采购,成为全市最大的集展示、销售、生产于一体的童装产业集散地。经历多年变迁,童装产业集群仍旧活跃。

一只脚“跨境”

“招工:剪线、钑车各一名,平车多名。”走进东升村,招工栏里一直贴满红色粉色黄色的招工告示。在这里,往往旧告示还没来得及撕掉,新告示就已贴上。

随意走入东升村的某条街,从纸样工作室、烫图、橡筋、服饰专机、拉链等辅料生产店和制衣厂,再到大型物流企业大型童装企业,完整的童装产业链条滋养起一方水土。

2000多名本地村民依靠集体物业出租获得收益,而这些物业几乎80%租给了童服企业。近2万名的外来居民大多从事童装制衣行业。

童装是佛山的传统支柱产业,但以批发为导向的生产制造模式却渐渐赶不上消费者的需求之变。

变或不变,东升村的童服产业亟待转型。4年前开始,跨境电商带来一股新气象。

如今,这条拥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小村里,几乎找不到实体销售童装的店铺,每天数万件款式各异的童装却自这里发出,被远在北美、东南亚的儿童穿在身上。

仅村里的佛山市猫爸爸服饰有限公司(下称“猫爸爸”),平均每天要运出四五万件。

“公司专做跨境电商,目前有40多家制衣厂为我们代工,其中大多聚集在东升村。最大的厂房有20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300平方米。”猫爸爸创始人邹欢喜说。

但一件童装拿到“漂洋过海”的“船票”并不容易,至少要经历10道工序。

邹欢喜说,从设计师接到客户的需求开始,两三天内做出流水化的设计,再利用此前积累好的元素和款型进行搭配,画出设计图纸进行筛选、打版、摄影、客户审核价格、尺码等,之后客户将同步上架货品,由平台进行编辑,大货出来后即可售往全国,整个过程只需20—25天左右。

得益于齐全的童装产业链,东升村越来越多商户转型经营跨境电商,在国外市场开辟出一方童装的国货天地。

到东岸挖人去

每到月底,东升村的童装企业就会迎来集体“出粮的日子”。这几天,村子里和周边的几个银行柜员机前,常常会排起长队。

在东升村童服企业工作10多年的阿华,取到薪水后会带上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步行10分钟,走到佛山城区人气颇旺的东方广场,逛一逛、玩一玩、吃上一顿饭。

东升村里,童装小作坊林立,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就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创富能力与吸纳就业的能力,阿华就是被吸纳进入村里的一员。

不过,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一线产业工人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们现在不愁市场销路,愁的是人才。”佛山市童年色彩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信清说,猫爸爸作为童装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拥有大部分童企无法达到的生产力。和他一样,如今佛山童装企业不缺订单,而是比以往渴求人才。

东升村党委副书记朱伟明介绍,目前,童装企业主要缺三类人才。分别是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的原创设计人才以及从事跨境电商销售的专业人才。

“不少企业已经去东莞、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挖人了。”朱伟明说,跨境电商的平台搭建、国外市场的需求分析及选品、销售等,都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

东升村童装企业面临的问题几乎是佛山童企的缩影。早在几年前,东升村佛山童装产业集群已经开始重视人才。在留住人才、引入人才之间,东升村选择了两条腿走路。

留住人气,对于东升村来说,也意味着要直面大量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混居、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的协同治理问题。“没有可以腾挪的空间,寸土寸金的城中村其实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提升改造。在乡村振兴中更多的是进行‘微改造’。”黄东强直言,人居环境好了,外来居民才更愿意住下来。

道路提升、水道治理……如火如荼的改造赢得了村民的认可。“村里的内街巷明显干净了。”这是阿华和老乡们对村里的评价。来到佛山打工10多年,阿华的孩子也入读了村里的小学,早已把东升村当成了“第二故乡”。

就在去年底,东升村一举跳出禅城区“美丽共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中“黑榜”的尴尬,排名进步27名,成为名副其实的“进步村”。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营商环境,为了留住人才,东升村一方面紧抓乡村“微改造”,另一方面,村里的企业也在为员工谋求更好的福利待遇。

以猫爸爸为首的一批童装企业,也在加大引才力度,为员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邹欢喜认为,未来,引进更多的原创设计师,让知识产权引领原创设计,将成为童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读

2019年,东升村村组两级总收入超过2.3亿元(据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数据)。

占地约0.68平方公里。目前共有户籍户数862户、户籍人口2844人,股东1655人,常住户数4375户、常住人口17501人。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集体物业出租收入为主。东升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36名。

观察眼

“工业上楼”后转型才开始

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止境,东升村一直都在转型路上,主动向前、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从当年向浙江、香港等地招商引资,租地让老板们建厂,到后来村民自发建厂、直接租给商户,再到此后的“工业上楼”,东升村的产业与载体发生了一次次进化。

东升村的土地寸土寸金,这是倒逼村内产业升级的机会。如今,佛山还有很多农村没有真正开始“工业上楼”,但东升村在多年前就因为土地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厂房上楼。这种上楼,为此后东升村童装产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积极谋变的东升村童装企业正处在在面向全国、全球寻找机遇、网络向外快速延伸的过程中。在这一阶段,“触网”开拓网上销售渠道,是佛山童装企业集中尝试的突破口。以猫爸爸为龙头的一大批佛山企业,在跨境电商中回应消费者对高值低价的追求,找到了一条适宜市场环境的发展道路。

未来,究竟是加入新一轮竞争赛道,还是引领新的竞争潮流,东升村的童装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他们的行动告诉其他正在推动园区改造、探索“工业上楼”的农村:“工业上楼”后,转型才刚开始,还有很多可以作为的空间需要村集体和企业主动探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