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

疏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西北部,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噶尔绿洲中部,西面是帕米尔高原。疏勒县总面积为2193.2平方公里。疏勒县辖3个镇、12个乡,疏勒镇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民族。

  • 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1)

县人民政府驻疏勒镇。2008年,疏勒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亿元。疏勒县有张骞公园、张骞纪念馆、疏勒历史博物馆、科技文化中心、努尔兰风情园、百果生态园景区、牙甫泉沙漠胡杨林等旅游景点。

  • 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2)

县名得自古国名。疏勒地名的含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认为疏勒是突厥语"有水"之意,因此地域水草丰茂,故得此名;二是认为是属印欧语系中古东伊兰语族的粟特语,疏勒即粟特族名soghd的译音,系古代伊朗语"圣地"之意;三是认为疏勒是古匈奴语"黄色"之意,因喀什周围土壤呈黄色而得名。维吾尔语称疏勒为"英纳协海尔",意为"新城"。

  • 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3)

疏勒县是古疏勒国的一部分。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恢武城,即道光七年(1827年)所筑喀什新汉城为治所,设疏勒直隶州时,使用汉唐疏勒古地名作为直隶州名而沿用。直隶州属喀什噶尔道。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疏勒直隶州升为疏勒府,府治即今疏勒县城。疏勒府本府范围包括今疏勒、岳普湖二县和阿克陶县的一部分。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疏勒县,仍属喀什噶尔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喀什行政区,1943年属喀什督察专区。1949年以来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喀什地区。

  • 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4)

关于疏勒的名称,《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云(大正51·942c)︰'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慧苑音义》卷中注疏勒国︰'正云佉路数怛勒,古来此方存略呼为疏勒,人又讹数音为疏。然此名乃是彼国一山之号,因立其称。又或翻为恶性国,以其国人性多犷戾故也。'

耿恭出自名将世家。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耿恭随军出塞,因战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作为一支威慑力量,率所部屯戍在车师后部的金蒲城。当时的西域,东汉有三个支撑点,一个是塔里木北缘的西域都护陈睦驻地西域都护府,一个是戊己校尉关宠据守的柳中城,另一个就是戊己校尉耿恭屯戍的金蒲城。柳中城,是鄯善的鲁克沁,金蒲城(又叫"金满城")在吉木萨尔境内。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三月,匈奴北单于以2万骑兵,出击处在汉与匈奴之间的西域部族车师,车师王被杀。匈奴乘胜将锋芒指向金蒲城。与匈奴搏杀中,实力单薄的耿恭依靠一种神秘武器--弩机,取得了战术优势。这种弩机射程远,杀伤力强(据说箭头浸有毒药),使"匈奴震怖",有效地滞缓了匈奴的突击力。五月,耿恭放弃了孤立无援的金蒲城,向东北转移到另一个屯戍地疏勒城。

  • 喀什疏勒市简介(西部明珠之一疏勒县)(5)

此中,关于'室利讫栗多底'一名,有谓其梵音为s/r^kr^tati,然迄今尚无定论。《大孔雀咒王经》卷中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曾载有'疏勒'之名。而与此相当之梵本《圣大孔雀明王经》所载'疏勒'一词,则作kha^sa,故我国史书又称疏勒为佉沙、伽沙、迦舍、竭叉等。此外,《慧琳音义》作迦师佶黎,《元史》则称之为可失哈耳或可失哈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