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每一段的情感变化(再读秋天的怀念)

镇内赛教,手气很不好,抽到了我最不喜欢讲的课文——《秋天的怀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秋天的怀念每一段的情感变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天的怀念每一段的情感变化(再读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每一段的情感变化

镇内赛教,手气很不好,抽到了我最不喜欢讲的课文——《秋天的怀念》。

平心而论,我一直很喜欢读这篇文章,因为文章里面那位伟大的母亲那份伟大的爱,更因为文章末尾那一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虽然没有经历过双亲离世的痛苦,但是失去之后的后悔,大部分人都应该经历过。

喜欢这篇文章是一回事,不喜欢教这篇文章又是另是一回事。

因为这篇课文在七年级上册,对于十二三岁的小孩来说,对于生死、失去、感恩这样深沉的字眼,虽然他们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对于这些词语真正的内涵,他们却是没办法理解的。

想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至于其二,则是因为关于这一课的优秀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我们怎么挖空心思,都没办法跳出前人的框子。

(图转网,如侵删)

坦言之,看到课题签的那一刹那,我是懵的。

如果这是一节新课到还好,我还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字词,概括内容,很轻松地就把几十分钟给打发了。

偏偏所有赛教的课,都是旧课新上,如果我只是把原先老师讲过的东西再讲一遍,炒一遍剩饭,评委是否喜欢且不说,我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要命的是,授课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根本不可能让学生对文本有多深的感悟。

一个半小时的备课时间,我需要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写好教学设计,做好演示文稿,还要对说课答辩进行思考。

对于教书多年的老兵来说,虽然并不是多难的事情,但是想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这一切,也绝对不是多轻松的任务。

人到中年,精力大不如前,连带着思维也退化了,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课文,都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图转网,如侵删)

眼看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我的备课纸却依旧空空如也,就算我一直自诩是一个镇定的人,也忍不住慌了神。

按照师父教我的,越是在这种时刻,就越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于是,我把赛教的事情暂时放下,用心来读文章。

许是因为少了功利心的缘故,再读这篇文章,我果然有了一些新的感触,那就是心疼——心疼史铁生的妈妈,也心疼史铁生和他的妹妹。

以前教这课的时候,我很为史铁生的妈妈感动。

我为她悄悄走出门观察儿子的隐忍感动,为她挡住窗外飘落的黄叶时的细心而感动,为她听说儿子愿意出去走走时的手足无措而感动,更为那句“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而泪流满面……

许是年龄大的缘故,当我把自己放在史妈妈的位置上时,我才发现,我以前的理解终究是太浅了一些。

因为那时候的感动,终究是站在了旁观者的视角,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文章中的人,终究隔了一颗心的距离。

(图转网,如侵删)

史妈妈的心里到底有多苦,我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母亲,看到本该健康快乐的儿子,瘫坐在轮椅上,整日里自暴自弃,她的内心肯定比儿子还要绝望。

我想,每次儿子摔东西的时候,她很想去劝阻儿子,可是她更知道,这样的劝阻,不仅收不到效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作为母亲,史妈妈知道,要让儿子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儿子出去走走,可是现在儿子已经困死了自己,根本不愿意走出去。

一边是自己身体上的疼痛,一边是儿子带给自己的精神上的折磨,在这样双重痛苦的叠加下,史妈妈每天都活在崩溃边缘。

只是很可惜,上天残酷,还没有等到孩子走出来,她自己先扛不住了,“大口大口吐着”的不仅是血,还有母亲的一颗心。

我心疼史妈妈,心疼她的隐忍,心疼她的细心,心疼她的痛苦与牵挂,更心疼她离开这个世界时满满的遗憾。

(图转网,如侵删)

一直以来,我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史妈妈身上,却忘了,文章中的“我”同样令人心疼。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史铁生已经三十岁了,可是双腿瘫痪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

易位而思,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却遭遇到生命的不幸,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史铁生没有因此迁怒自己的母亲,就已经很难得了。

如果母亲依旧健在,如果永远不知道母亲的病情,也许史铁生的心情还会好一点。

我想,母亲离世之后,充盈史铁生内心的,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有无处不在的愧疚——

愧疚于自己对母亲恶劣的态度,愧疚自己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愧疚于没有完成母亲的心愿,愧疚于没有好好陪母亲走过最后一段日子……

不难想象,后来的很多年,史铁生可能一直都活在了这份愧疚里。

这样背负愧疚的人生,本就让人心疼,而且,这种愧疚,就算终其一生,他也没办法弥补。

(图转网,如侵删)

同理,文中的妹妹也很让人心疼。

母亲离世的时候,妹妹还未成年,作为一个还需要别人照顾的孩子,却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别人的重任。

那时候的史铁生,依旧没有走出颓废,依旧自暴自弃,曾经对母亲发的那些火,肯定也会发到自己的妹妹身上。

在这个过程中,妹妹到底受了多少委屈,我们用脚趾头就能想出来。

不由得想起了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里面写的一句话:“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虽然隔着时空,但是在我的认知里,此时妹妹的心情,应该跟英子差不多吧。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样的菊花固然很美,但是这份美,却是经霜之后的绽放。

(图转网,如侵删)

想到这里,我忽然就“懂了”。

懂了史妈妈没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懂了史铁生没写出的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懂了文字背后的深意——生命对于你我,从来都只有一次,无论遭遇了怎样的不幸,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才不枉来这世间走这一遭。

懂了我们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直有人在默默地爱着我们,这份爱,就在悄悄地走出去的脚步声里,就在挡在窗前的身影里……

懂了我们最该做的事情——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缘分,别等到失去之后才开始追悔莫及。

但愿,我懂得还不算太晚。

只是希望,陪着孩子们读书的二十分钟里,他们也能懂点什么。

#读《秋天的怀念》,你哭了吗?##教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