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

简单类比没意思,因为唐朝官制和现在没什么差别很大。

唐朝最有名的司马,应该是那些诗人们,尤其是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担任司马时,和一个嫁给商人的高级妓女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白居易当时是江州司马,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是刺史,除了刺史,还有别驾、长史,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所以这个江州司马大概相当于九江市副市长。不过,通常来说,别驾、长史、司马这些官职往往是看起来豪华却没有什么实权的职位,常常成为中央官吏被贬的首选职位。从这个角度来说,白居易的江州司马,也可以类比市一级的政协主席之类的闲差。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1)

有人提出疑问,唐朝实行州县制,所以白居易是不是应该算是副省长?

从唐玄宗开始,州上面开始有了“道”这一级的监察机构,首长为采访使,和汉朝的州刺史一样逐渐成为了高一级的行政层级。唐朝灭亡时,天下有40多个道和藩镇,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了。

从数量上看,唐朝有360多个州,我们现在有293个地级市(不含台湾省),所以从土地面积和设置数量来看,州这个行政层级,和我们的地级市是最相似的。

从官员的品级来看,唐朝的州司马大概主要是正六品到正七品之间,江州在唐朝并不发达但也不算是穷乡僻壤,如果算是中等州的话,白居易的中州司马大概算是正六品下,而下州司马就是从六品上了。唐朝的官员品级,一般人最高做到正三品,因为一品二品通常不给活人。正三品官员大约相当于内阁成员和重要的省部级高官,以此类推,州司马的正六品品级,算到厅局级还是比较恰当的。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2)

江州司马白居易为什么不高兴?

白居易,年轻时到长安去,别人看到他的名字,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可是看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离离原上草那一篇,立刻惊为天人。白居易从长安被贬到江州,担任的还是闲职,心中苦闷可不就和嫁给土豪的明星一样嘛!

不过,唐诗中豪迈的诗句有很多,无病呻吟的诗句也不少。我觉得白居易被送到江州司马养老去,山明水秀,无官一身轻,简直是太棒了,实在没必要不高兴。还有嫁给土豪的那位琵琶女,从一线明星到豪门少奶奶,成功上岸,有什么不好的?所以,这些人就是矫情!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白居易的不甘心,让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不断进步。白居易被贬江州,那时是818年,当时他才46岁,按照常理,还有30年的好活。仅仅两年后,白居易就脱掉青衣穿上红衣,成了五品的主客郎中、知制诰、朝散大夫。直到后来他在苏州杭州当刺史,完全没有了那种被贬的感受。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3)

白居易53岁时,担任秘书监,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官至三品,穿上了紫衣,成为大唐朝最有权势的人之一。白居易70岁时,他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附近居住。尤其是两个小妾两人艳羡,一个是小蛮,腰特别好,另一个是樊素,嘴特别好。小蛮腰、樊素口,中国古代的最有名的美女,老白一个人就占了两个。白居易死后埋在龙门石窟附近,他的墓园“白园”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重要景点,旁边还有蒋介石曾住过的小别墅。

白居易的人生,大概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完美的人生了。相比李白的颠沛流离、杜甫的寄人篱下,白居易在风雨飘摇的中晚唐能有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奇迹。

白居易为什么被贬为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4)

白居易之前的“二王八司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公元805年,白居易(806年及第)还没有出仕的时候,唐朝中央发生了一场名为永贞革新的变法运动。和清朝的戊戌变法相似,仅仅折腾了100多天就流产了,永贞革新的十个主要干将全部被贬,分别是王叔文、王伾,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王叔文和王伾是被称为二王,改革失败后被贬为开州司马和渝州司户,不久后死去。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则是都在各地当了司马。

柳宗元被贬官的地方是永州,在今天的湖南南部山区,条件比起白居易的江州来说差的太多了。可是柳宗元没有哭,反而借机在永州各地游山玩水,并且做了很多实事,留下的《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尤其是《永州八记》,成为唐朝散文的代表作,也奠定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不可动摇的地位。

白居易在江州两年哭了好几回,柳宗元在永州十多年,笑对人生,境界高出了很多。

另一个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贬在了朗州,就是今天的湖南西北部的常德,在唐朝也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老刘这次被贬,开启了长达23年的贬谪生涯。柳宗元在永州,成了文言散文的大家,刘禹锡在常德,则成了哲学家,期间创作了《天论》三篇,很有辩证唯物主义特点。

本来刘禹锡是和柳宗元一起回到长安的,可惜他他高兴了写了一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说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言获罪,就又被发配到了广东连州当刺史,直到826年才回到首都长安。

这么来看,对于历史上那些知名的诗人、文人来说,州司马只是一个看起来光鲜的名号,内里却是被排挤被冷落的典型代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