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你真的适合考研(考研在即这门靠)

图片来源:摄图网刘甜正坐在半封闭式的“格子间”内,读着一本用来备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简称)的参考书这已经是她第二遍读这本书了,书里的每一页都有她用荧光笔标注出的重点和记下的笔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确定你真的适合考研?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确定你真的适合考研(考研在即这门靠)

如何确定你真的适合考研

图片来源:摄图网

刘甜正坐在半封闭式的“格子间”内,读着一本用来备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简称)的参考书。这已经是她第二遍读这本书了,书里的每一页都有她用荧光笔标注出的重点和记下的笔记。

刘甜是哈尔滨一家自习室的年费用户,今年是她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二年,作为“二战党”的她从学校搬出来后便在校门口的小区里租了间房,办了张自习室年卡,准备投入到新一年的学习中去。

这家自习室中一个个“格子间”内,有和刘甜一样的“二战考研党”,有备考各种职业资格证想在职场上提高个人竞争力的“工作党”,也有选择辞职“脱产”考研提升学历的人……

平均每天花费十多块钱,他们可以在城市的大楼里租到一张学习桌。

国内最早的付费自习室,2014年成立于广州。2019年,全国各地新增了近千家付费自习室,这一年也被媒体戏称为“中国付费自习室元年”。

艾媒咨询预测,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在2022年将达到755万人。与付费自习室的火爆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年轻人考试需求的提升和学习压力的增大。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377万,据预测,这个数字在2022年有望突破400万大关。同样地,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创下了10年历史新高,突破202万人。

1

花钱买氛围值得吗

“在家学不进去,因为家里有床。”张朝这样描述他来到自习室学习的原因。

2020年,张朝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毕业,本来打算出国留学的他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打乱了计划,现在的他回到了老家哈尔滨市准备2022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他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在张朝看来,每天花十多块钱来自习室学习可以算是“物有所值”的,他在这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做到专心致志。

张朝提到的“沉浸感”是今年在社交网络上火爆一时的热词,年轻人所追求的“沉浸式体验感”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上。

对于今年选择从公司辞职备战研究生考试的董煦来说,相比于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付费自习室内的一些设计可以让她觉得更有氛围感,让她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利用更便利的学习设施和简约时尚的装潢风格打造出更好的氛围感,是目前市面上的自习室能够区别于图书馆、咖啡馆这类公共场所更具有竞争力的一点,也是一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来到付费自习室的原因。

除了必备的书桌、插座和储物柜外,通常情况下,付费自习室都会为前来学习的消费者准备好打印机、文具、饮用水、小零食等学习生活必需品。

“在这只要专注在学习这一件事上就可以了,其他的事都不用操心。”张朝说。

但对于刘甜来说,付费自习室带给她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上的支撑。刘甜坦言,毕业后回到老家学习,父母和亲朋的关心可能会无形中带给她一些压力,在自习室一个人学习,这样的顾虑会减轻许多。

可以看出,消费者无论是追求学习的沉浸感,还是想拥有一个隔绝外界影响的空间,付费自习室都可以满足相对应的需求。在付费自习室学习,如果付出的金钱在预算之内,这桩“花钱买氛围”的生意还是很划算的。

2

为人生按下暂停键

早上9点前到达自习室座位,晚上10点后回家,平均每天学习八九个小时,这是张朝在自习室的日常作息安排。与张朝一样,这家自习室的许多人都是长期且“全职”学习的。

“在我这里学习的人80%都是考研,其中‘二战党’最多,还有一些是辞职考研的。”自习室老板葛志如此介绍道。

可以说为了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自习室里的年轻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

“我觉得研究生学历对我们会计专业而言还是很重要的,我想为自己争取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刘甜说。

一开始来自习室的时候,刘甜的心态挺不好的,一直在纠结到底是继续考研还是去找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刘甜心里很笃定,“想做什么就一心一意去做。的确有人可以把工作和学习兼顾起来,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可能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做到”。

如果不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张朝现在可能已经在读博士了。本科毕业后张朝本来打算去英国读硕士然后直接申请读博,但现在他只能在自习室里继续学习,把目标转向在国内深造。

对于这样的决定张朝并不后悔。他说:“曾经我的职业规划是博士毕业后做一名大学老师,但现在我发现我对农业的发展十分感兴趣,考研的专业也换成了农业方向,在未来我有信心在农业管理方面有所作为。”

在看似被迫暂停的日子里,张朝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而对于辞职考研的董煦来说,暂停人生前进的步伐并全身心投入到一段长期的学习中,她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大学毕业后,董煦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了五年,在第六个年头她选择辞职,开始“脱产”备战考研。

停下来备考的这一年,董煦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有了更充沛的信心和知识储备。

“为什么近两年付费自习室可以火起来?”对于这个问题,张朝、刘甜和董煦不约而同地作出了相同的回答:“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都比较大,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各种资格证的考试,都有很多人去备考,大家都想抓紧时间提升自己。”

在还年轻的日子里,没有工作的压力,也没有外界的喧嚣,能沉浸在全心全意只为提升自己而奋斗的时光中,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况且,这短暂的止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3

出乎意料的“社交属性”

在自习室中,遇到可以一起分享学习信息、分担情绪压力的朋友,是这些年轻人在自习室中的一份意外收获。

刘甜在自习室中认识了好几个“靠谱”的朋友。她说:“当我在自习室遇到烦心事的时候,自习室的朋友们会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尽快调整回自己的学习状态中去。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感到压力大的时候也会互相加油打气。”

刘甜觉得,即便以后不在自习室学习了,这些朋友也会成为她一生的财富。

在董煦看来,她在与自习室中交到的朋友沟通时,会获取一些学习相关的信息,帮助她提高学习效率。

而张朝认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与朋友沟通交流,如果自己在家学一年,没有可以说说话、聊天的朋友,那种孤独和寂寞是很难承受的。

“自习室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环境,让我能在学习的同时与同样在努力奋斗的人沟通,这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减轻了许多负担和压力。”张朝打趣自己甚至成了自习室中的“社交大拿”。

4

享受学习的仪式感

付费自习室作为一种商业化的学习场所,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经营者在设计上通常会赋予自己的巧思在里面。

“在装修的时候,我首先比较注重的是自习室环境看起来是否敞亮,所以我这家自习室整体的色调就是以白色为主,这样让人看着又干净心情又好。”自习室老板葛志介绍道。

除了自习室内的主色调,自习室内的其他元素也是被精心策划过的,比如自习室的门帘上印有的“上岸”两个大字,让人一进门就能体会到满满的学习仪式感。

目前,除了实体付费自习室,一些线上自习室也流行开来。比如“番茄todo”App,它可以记录使用者的学习任务和完成情况,每天自动生成学习时间饼状图。

除此之外,在“二战”的时光里,刘甜还做起了“学习博主”,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打卡”自己的学习笔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已经积累了2000多个粉丝,有时候分享的博文可以获赞几百个。

其实最开始做这个就是想记录下自己的‘二战’学习过程,后来发现每次分享后,能帮助到一些人,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这让我的‘二战’过程没那么难熬了。”刘甜说。

在考研、考公压力日渐增长的今天,主动选择一种让自己更能乐在其中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方式,是当代年轻人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即使需要花费一些金钱,他们也乐于去体验和尝试。

也希望这些“格子间”里的年轻人在不断向上攀爬的过程中,能永远带着这份仪式感,能够苦中作乐,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最美的拼搏姿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1月下期杂志)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