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

文|南破青丝蛊

编辑|南破青丝蛊

前言

河东具有丰富的盐矿,这一有利条件为秦汉时期的著述著述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河东之地,以盐、铁之富庶”;《河东郡安邑县》一文中,有一句话:“南有巫咸,有盐池。”

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安邑县“有盐池,有铁器,有盐,有水。”

本文从河东盐的开采和利用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进程,值得指出的是,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在秦代的发展中,不仅具有先秦的发展,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2)

一、先秦河东地区的盐场发展

《管子·海王》说:“十户人家,十人用盐,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汉书·食货志》:“百口之家,百人食盐。”《后汉书·朱晖传》:“以盐为食,以民为食。”

因此,一些学者相信,食用食盐是文明得以实现的前提。就像任乃强先生说的那样:

“河东解池地 区,大河绕于前 ,群山阻于后 , 山谷盘错 ,沮洳漓 卤,甚不利于农业文化的发展 , 而乃偏偏最先成为孕育中华文化 的核心地 区。尧 都平阳,舜都蒲阪 ,禹都安邑,都是围绕解池立 国。由解池这个核心向四方推进 ,又才有河南的 伊洛文化 ,河内的殷墟文化 ,胃水平原的周秦文 化 ,和汾水盆地 的晋文化发展起来 。”

从考古发掘来看,山西西南地区很有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发展的地区。

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根据考古学家的评价,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座城市”,“无论是年代、地理位置、内涵、规模、等级和文化水平,还是与尧的文化高度吻合。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处遗迹能与尧都的史书中的任何一处相比。”

因此,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等尧都城,在历史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信”的倾向。

但是,把一个民族的起源,很有可能是在晋西南诞生的,其根源就是于解池的盐,这个逻辑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3)

有人质疑任先生的说法:“运城流域,从夏以前开始,就是一片水乡之地”,“唐、尧时代,河东盐池的面积要大很多,而盐度又太少,很难开采,而且唐尧时代,锄耕还处于起步阶段,想要把盐晒干,那就太难了!”

这番话虽然与任先生的观点背道而驰,但所依据的地理、水文条件,却因南北朝与史前之别,所涉之年代相差甚远,因此,这一论断,就有进一步的反思之处。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4)

对河东早期的盐进行推断,主要是由于缺乏史料记载,而在此区域,也很难找到盐的考古史。

因为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很多盐业的学者都很看重一篇关于“舜抚五弦琴的《南风》的诗句,他的诗句是:“南风吹,能消我的忧愁”;

柴继光说:“舜为何要唱《南风》?这是由于当时的南风与璐盐的开采密切相关。中条山有一处盐风穴,名为“夏应候之风,故名为“海风”,盐花在这里,一夜之间,就会变成盐。”

“太阳和风能是璐盐结晶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赞美它。”

“盐南风”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的:“解州以南的盐泽,秋天和夏天的大风很大,称为盐南风,它的势头很猛,几乎要把大地都吹倒,但南北都只有中间的一条,西边只有席张店,北方只有一条路,宽达十余公里。若无这风,则无盐可解,若有咸之味,则无所不知。”

然而,《南风》的“盐”一词,却把“南风”和“盐场”连在了一块,看来是后人的“捏造”。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5)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汉代郑玄和唐人张守节都相信这首诗是在宣扬“孝”。而“南风”则是以其在四方、四时宇宙系统中的独特地位而表现出来的。

根据古代人们的经验,夏天是大部分动物最活跃的时候,而根据古人的说法,夏天的时候,南风是植物生长最快的时候。很明显,这种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通常来自于对生物的观测,而非盐分的生成。

然而,否认《南风》的历史渊源,并没有否认河东的历史发展。《左传》记载:“晋人欲移旧阳,众将曰:“郇瑕氏之地,沃饶之地。国利君乐,莫要错过。”

韩献子却是不以为然:“国之宝,夫山泽林盛。“国富者民骄佚,近宝公家穷,不能说是幸福。”

最后,晋人还是选择了新的土地。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了“监”字,是指杜预日:“太监,是盐业。猗氏县的盐池,就是其中之一。”杜预的说法,从晋国的地理环境来判断,毋庸置疑。

值得指出的是,此次迁都之战,盟被视为“国之宝”,而那些不愿迁都的人甚至认为,若百姓接近了这件宝物,就会造成“公室乃贫”。

言下之意,百姓们可以通过河东盐池获得大量的财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6)

从地理名称上可以看出,河东盐场在战争时期的重要性。《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十一年(前295),“齐韩,魏,赵,宋,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进攻秦,直到盐氏。”《集解》中有徐广曰:「盐,一字为「监」。」《正义》张守节。

《括地志》中云:“蒲州安邑县,有一座故城,叫做盐城。”“盐池的官员,以姓为姓。”盐氏以盐为名,其历史渊源应该与河东盐业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有关。

二、西汉时期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的发展

至于汉初时的盐务管理,张家山汉书中说:「以咸为咸,以烹济、汉、以私盐之井烹制,以县官取一,以五为限。」

司马迁说:“世间之事,皆有之,山东之盐,山西之盐,南之盐,沙北固之盐,皆为之。”《正义》曰:“西之咸之地。又硬又咸,就是石盐和池塘的盐分。”因此,张家山汉简所称的“卤盐”,因其含有“卤”一词,即是专用于山西的盐类,故不能将其列入其中。

从张家山的汉简中可以看出,河东地区的盐商很有可能是以私营方式进行,而政府则对其征税。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7)

随着盐业的开放,百姓们将不再是普通的盐商,而是拥有了进入盐业的权力,河东的盐业,将会给社会和民生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对此,多尔顿的传说可能是一条线索。司马迁曰:“猗顿以盛。”《集解》中有《孔丛子》:“鲁之贫民也。耕地会经常挨饿,而桑树会越来越冷。”

所以西河一带,有大畜牛,有羊群,十年来,声望极高,颇有几分君临天下的味道。因于裕族兴盛,所以日猗顿。”这两件事情,都是关于一个人发家致富的,一个是靠盐,一个是靠养殖,这两者谁更可信?作者认为,《孔丛子》中的文字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原始。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8)

按理说,司马迁身为历史学家,应该更相信猗顿的故事,但事实却未必是真的。《史记》中的许多资料都是以“放失旧闻”为基础的,从记录的方式上来看,都是一种类似小说的色彩,就像陶朱公这样的发财楷模。

司马迁洽闻,他应该听说过,在春秋时期,猗顿以养猪为生。然而,像他这种喜欢听古书的历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强烈的怀疑,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本文作者相信,太史公舍弃养猪兴旺论,并将其视为猗顿发家之道,其原因很有可能与下列两大原因有关。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9)

首先,在汉武帝时期,盐务公开,河东盐成了百姓获取利益的来源,这一历史促使史学家们认为,私盐可以通过经商发财;

其次,在汉武帝推行盐政制度以后,盐池在军事和军事上的巨大支持功能更加突出。司马迁在描写盐铁以前的情况时,提到了商人们“铸造、烹制、运钱,却不能助国,黎民重危”,也就是说,在盐业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许多商人都是靠着盐业发家致富的。

因此,他在叙述猗顿的故事时,深刻地感到,即使盐行业是允许私营企业的,猗顿去了河东,盐池近在咫尺,但没有靠盐发家,这就很奇怪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之,从春秋到西汉初期,魏登的经历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出河东地区的盐工业发展情况。在西汉初期,河东盐产业在国家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0)

王莽时代,盐政仍在进行。史书上说,东汉建功立业的大将军贾复,是南洋人,王莽末,他为县令,在河东遇到强盗,十多个人被流放,还县,被县里称为“他的信任”。

从这一点来看,在河东一带,盐商依然存在,所用之盐,都要经过当地官员到河东去接,然后再由上级主管机关免费发放,又或者要缴纳盐税,这就很难说了。

三、东汉前期河东盐业地位的急剧提高

河东地区在汉王朝成立以后,又重新开放了盐的管理。

《后汉书·第五伦传》:“京兆人吴伦,因久宦不达,将家人迁至河东,变名姓,改为王伯,在太原和上党之间运送食盐,因粪便而死,故名‘道人’,故无一人识其人。”

他隐瞒自己的名字,在河东做盐生意,这意味着他没有官方盐商的资格,而他的盐商生意,应该是私盐生意。

但是到了章宗,这一方针就改变了。载和帝登基后,《后汉书·和帝纪》颁布了一道圣旨: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1)

昔孝武皇帝致诛胡、越 ,故权收盐铁之利 , 以奉师旅之 费。 自中兴以来,匈奴 未宾,永平末 年 ,复修征伐。先帝即位 ,务休力役 ,然犹 深思 远虑 ,安不忘危 ,探观 旧典,复收盐铁 ,欲 以防 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不良,动失其便 ,以 违上意。先帝恨之 ,故遗戒郡 国罢盐铁之禁 ,纵 民煮铸 ,入税县官如故事。

从圣旨中可以看出,汉明皇帝在后期重新发动对匈奴的进攻,造成了国家资源的短缺,章帝被迫重新建立了盐场。

但是,改变的方针遭到了反对,以至于拖延了好几年。联想到去年在盐、铁两方面的纷争,章帝此次河东之旅,极有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立场,想要重新推行盐铁官营的政治策略。

若是如此,河东的盐矿,其价值可想而知。虽然章帝有心重建盐铁军营,但是郑众还活着的时候,这种设想并没有得到落实。郑众死后,建始八年,朝中还在商议盐、铁的问题。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2)

有些人以为“盟”就是河东盐业,其原因在于特定的上下文。例如,杜预对“监”字的认识,就是从河东猗氏县的盐池来看,《左传》中所说的郇瑕氏,是晋国的一位名士所提倡的“富庶之地”,杜氏的目的就是要给《左传》作注释,这里的“盟”,自然就是河东的盐池了。

但事实上,杜预并没有把“盛”这个词当成河东的“盐”来看待,“盟,盐也”,这说明他很明白,“盟”就是一种盐类。

目前,唐人孔颖达和司马贞所说的“河东盐名”应该是“盟”的意思缩小的社会事实。许慎时期以来,这种缩写过程一直在进行,其历史发展的背景应该是河东地区食盐资源在东汉章帝时期的重要战略位置。

之所以作出如此论断,是由于汉代的文人对于“盛”的认识还较为广泛。由此可知,杜子春是在东汉时期出生的,明帝初期还健在。

他对“盟”的理解要比许慎晚得多,而且许慎的解读恰好是章帝复辟盐铁官营,巡游河东两次,政治上的变化和话语上的变化,是不是就是因为历史上的偶然呢?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3)

四、东汉后期河东地区的盐赋税与盐池维修

《后汉书》和皇帝的圣旨记载,汉章帝“废止盐、铁器,任百姓烹制,人税县官员,皆为传说。”如前所说,在元和时期,经过皇帝与大臣们的多次辩论,才决定设立盐铁军营。从章帝死后,不到四年,这一制度就被废除。

和帝的圣旨上写着:“官员多而无德,权力大乱”,说明了国家治理的力量不够。不过,据史料记载,马援族孙马棱在章帝死后一年,便“迁广陵知府”。时谷贵民饥,请免盐官,以惠民。”可见,当地官吏对此的反应,也是章帝废盐公营的原因之一。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4)

在盐铁官署废除之后,河东的盐可以归私营经营。不仅是各大大族从中渔翁得利,就连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也参与了进来。

按照法律,私营盐企业必须“入税县官”,而一些官员则会想尽办法逃税,以谋取更大的利益。比如陈留人史弼在桓帝时。

“迁 河东太守 ,被一切诏书当举孝廉 。弼知多权贵请托 ,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 请之 ,并求加盐税 ,积 日不得通。生乃说 以它事 谒弼 ,而 因达览书”。

他并不畏惧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最后把宦官送到了安邑,“立即处死,以示对他们的惩罚。”这里的“求假盐税”,明显不能被解读成是要从当地的盐税,因为宦官侯览想要的是钱,而不是为了贪图私利。

从这种意义上讲,“求假盐税”应该是向食盐征收的要求降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的东汉太监在争夺盐产业的利润。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5)

《水经注》中记载了河东盐池的优点和缺点,它的优点是:“东七十公里,南十七公里,湖深,水是从石中提炼出来的,是天然的,日积月累,不会减少。”缺点是,“只有风吹草动,雨水滂沱,奔浃,盐池之用。”

鉴于这一点,“公与私共筑水道,以防止其淫乱,称为咸水,也称枯水。”由此可以看出,从南北朝起,河东的盐工业就被有心人视为一大祸害。

而预防措施,则是筑堤开塘,挖沟渠,将外界的水从盐湖中排出,然后再从盐池中排出。

盐矿的地理环境(河东地区的盐矿资源利用研究)(16)

五、结语

结合上述文章分析,河东地区的食盐生产最晚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商品化,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西汉时期,河东一带的盐务管理被认为是发财的主要途径,而随着“盐铁”的实行,河东盐得到了官府的高度关注。

东晋章帝曾两度巡视河东,在制订盐和铁的方针下,盐池成为史无前例的重点。东汉时期,为保证食盐的正常发展,又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并对盐池进行了维护。

但是,在政局动荡、国家混乱之际,来自官阶上的维系却少之又少,不但如此,盐的征税也逐渐中止。

河东的卫觊,在建安时,以监察御史官的身份前往益州,“到了长安,因交通不便,遂留镇关内。卫觊对此事十分担心,便向曹操的幕僚郑或写了一封书信:“关中之物,乃国家之瑰宝,不可轻忽,不如安插使节,以耕牛为其直益市。凡有归国之人,皆可供养。

曹操接受了他的提议,下令让他的侍郎司兼司盐司。“乱来散放”,应该是因为食盐管理混乱,不能再象以前一样,再也没有正式的权力来征收盐了。

我们要是知道魏固是从河东的盐业之乡来的,说不定就会觉得,他提议再收盐,倒不是什么巧合。

参考文献:

沈括.梦溪笔谈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四 ·史弼传

王子今.两汉盐产与盐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