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

(原创:千岭之松)

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1)

大力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使用普通话,是为了各地方各民族的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更好地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融合,这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很多地方方言自有别具一格的特色,自有在当地存在了几千年的深厚的文化底色。比如属于中国北方语系的四川话。

四川人特别喜欢自己的方言。四川成年人喜欢四川方言的程度,就相当于四川人喜欢麻辣烫火锅,喜欢红烧牛肉面,喜欢酸菜鱼,喜欢鱼香肉丝,喜欢肉包子,喜欢夹肉锅盔,喜欢包谷粑粑,喜欢凉虾,喜欢冰粉,喜欢银耳羹一样。

四川方言和川菜有异曲同工之妙——辣乎乎的,麻酥酥的,入味到周身的每一个毛孔,通透到全身的血液,巴适得板(非常安逸)。

用四川方言说人说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么直击要害一针见血,要么妙趣横生意味深长,要么甜腻粘糯、酥软到心窝窝里。

四川方言中包含的语境和语感,都非常浓烈,韵味无穷。

比如,普通话把自己生的子女或者喜欢、怜惜的晚辈叫“孩子”,很正式很官方;为了显示疼爱之情,亲昵一点,则叫“宝贝”。如果孩子小,叫“宝贝”挺好的,如果对一个几十岁的子女或晚辈叫“宝贝”,则显得过于肉麻。

四川方言则称自己的孩子或者喜欢的孩子为“幺儿”。一句句“幺儿”长,“幺儿”短,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无限深爱,听起来让人格外舒服。尤其是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管你有多少岁,只要回到有母亲的故乡,一走到家门口,听到母亲那一句包含深情的“幺儿!”会让你的整个心灵都为之震颤,眼噙热泪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四川方言的妙趣之处有很多很多。下面仅举几例,略微表达本人对四川方言的喜爱之情。

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2)

四川人将有好感的年幼的女孩、年轻的女孩、晚辈的女性叫“幺妹儿”。四川人叫“幺妹儿”和听到被叫“幺妹儿”的亲切感,一下子把人心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

四川人将“加油”叫着“雄起”。那一句“雄起”,活灵活现地将两只雄鸡或者两头斗牛斗架时使出最原始的洪荒之力,雄赳赳气昂昂地非要争个输赢不可的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

普通话中的“你懂什么”,四川人说成“你懂个铲铲(四川读音为chuan chuan )”。那种轻蔑的含义,在普通话里是难以找到类似的词语的。

四川人说一个人脸皮厚,形容为“城墙转拐再加个炮台”,非常形象生动。

四川人说一个人不顾廉耻且胆大妄为,称之为“脱了裤子撵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恕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在普通话中能否找到如此形象贴切的类似的比喻。

四川人在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挫折时安慰自己,将“不要紧”、“没关系”“不重要”说成“但求疼”或者“当个屁不疼”,其语境和语感,包含了对遇到的不顺和逆境极大的藐视和放下心理负担的决绝勇气。

四川方言中有很多俏皮幽默的说法。比如:

说一个人不踏实、不可靠,或者物件不牢固,称之为“吊甩甩的”、“活甩甩的”。

说一个人衣着打扮妖艳,或者行为举止出格,称之为“妖艳儿活甩的”。

说一个人言行举止不合常理,不可思议,叫着“肚妈眼儿打屁——格外妖艳儿”。

凡此种种,四川方言中的浓浓的川味,包含的丰富的语义,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外省人不觉得怎样,只有四川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滋味。

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3)

由于四川方言包含了极为深厚的地方文化渊源,四川人掌握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相较于其他省份的汉族人而言,应该算是差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看数据)。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四川地方干部接受电视台采访,要么说一口蹩脚的川普(椒盐普通话),要么干脆说四川话,听起来很土。而其他省份的很多乡村农民接受采访,都说普通话,而且说得比较标准。

因此,一些人认为四川人比较顽固,在语言方面固守自己的城堡,不肯做出大的改变。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四川人。

因为四川人说普通话,在发音上除了平舌音和翘舌音分不清楚、边音和鼻音分不清楚、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分不清楚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四川人用普通话口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总觉得思维受到限制,不过瘾,在普通话中难以找到与四川方言类似的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绝不是徒有虚名。四川不仅历史悠久,风景旖旎、物产丰饶,而且自古以来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我们知道很多四川籍的革命先辈年少离开家乡走南闯北出生入死数十年,但至死不改乡音,一口四川话说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为什么很多四川人即使是走遍天下满头银发也不改乡音?当然源于他们对故乡融入血液的深厚情感,源于他们对四川话的热爱,源于他们觉得说四川话最能恰当地阐述自己的心声,最具语言上的说服力,最风趣幽默。

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4)

就拿我本人来说,虽然从小就学习普通话,作为一个教文科的老师,自然也知道学习普通话、使用规范语言的重要性,自己普通话也说得不算差。但是,每次需要用普通话表达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不考虑到用四川话与其他省份的人交流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当然更愿意说四川话。

所以,有很多四川老师,在上课时用普通话,下课后用四川话;上班的某些时候用普通话,下班后全部用四川话交流。

在一些公开场合,有很多四川人在讲话时,本来说着普通话,但突然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卡壳了,于是四川方言冲口而出,普通话和四川话交替使用,把一些外省人听得一脸懵逼。

很多四川人说普通话,总觉得说不出自己要表达的那个程度和味道。

所以,不太流畅、不太标准、带有麻辣川味的川普具有很大的市场,在西南地区的云、贵、川、渝成为社交场合的流行语言。而且,四川人属于胆子大的那一种人,带着一口椒盐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豪气。

当然,还是有很多四川人说普通话说得很好的,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基本上都讲普通话,只是在所有四川人中,占比还是比较少的。

作为四川人,当然希望每一个四川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这是语言沟通的一种必要技能。但同时,依然对四川方言保留了一种植入骨髓的情感。

2022年7月26日

四川方言abb词(入木三分的四川方言)(5)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