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

鼓浪屿隶属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下辖龙头社区、内厝澳社区,辖区禁止机动车辆通行(警消等除外)至高点为日光岩,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1]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鼓浪屿福音堂

与上述名胜景点不同,这些老房子今大多为私人住宅,少部分为营业酒店,并不接受游客参观。

林氏府(八角楼):位于鹿礁路11-19号。原主人板桥林家林尔嘉。林氏府副楼已于2006年5月倒塌。

英国领事馆位于鹿礁路14号。

日本领事馆:位于鹿礁路26号。

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号,建于1916年。为哥特式建筑。

美国领事馆:位于三明路26号。现为酒店。

番婆楼:位于安海路36号,建于1927年。原主人旅菲华侨许经权。

杨家园:跨安海路4号至鼓新路27~29号。建于1913年。

八卦楼:位于鼓新路43号。建于1907年。是鼓浪屿标志建筑。原主人为林尔嘉的堂弟林鹤寿。是厦门市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6月24日,八卦楼将于7月10日启动修缮提升工作,工期约为一年。这是申遗成功后鼓浪屿最大规模的修缮提升项目,同日起暂停开放。[37]

船楼:位于鼓新路48号。原主人医生黄大辟。

汇丰银行经理公馆:位于鼓新路57号。建于1876年。

林屋:位于泉州路82号。原主人林振勋。

金瓜楼:位于泉州路99号。原主人菲律宾华侨黄赐敏。

观海别墅:位于田尾路17号。建于1918年。原为丹麦大北电报局公司经理公寓。

三一堂:位于笔山洞口。建于1934年。

怡园:位于福建路24号。原主人为诗人林鹤年。

黄荣远堂:位于福建路32号。原主人菲律宾华侨施光、黄仲训。建于1920年。现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海天堂构:位于福建路42号。建于上世纪20年代。原主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他的同乡黄念忆。

白家别墅:位于复兴路,原主人白登弼。

廖家别墅:位于漳州路44号,原主人廖翠凤。1919年8月,林语堂和该楼主人家的小姐廖翠凤在此结婚。

瞰青别墅:位于永春路71号。建于1918年。原主人黄仲训。1949年,瞰青别墅作为蒋介石的“行辕”装修一新。后因局势变化太快,蒋介石只于7月23日在此逗留一晚。1962年,郭沫若曾在此写《郑成功》剧本。此楼现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藏书资料室。

西林别墅:位于永春路73号,建于1926年。现为郑成功纪念馆。

圃庵:位于鸡山路16号,原主人钢琴家殷承宗。

容(榕)谷:位于旗山路7号,原主人李清泉。

黄家花园:位于晃岩路25号,建于1918年至1923年间,原主人华侨巨商、“印尼糖王”黄亦住。五十年代,这里为厦门政府的“国宾馆”,接待过邓小平、尼克松、李光耀等国家政要。

公审会堂:位于笔山路1-3号。

林文庆别墅:笔山路5号。原主人新加坡华侨林文庆。

观彩楼:位于笔山路6号。

亦足山庄:位于笔山路9号,原主人越南华侨许涧,建于20世纪20年代。

春草堂:位于笔山路17号,原主人厦门建筑公会会长许春草。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著名诗人王心鉴的《鼓浪行》一诗,写道:“世外有鹭屿,巉岩镇海门。碧波连碧空,白帆载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抚琴思国士,竹影拭剑痕。”即说明了鼓浪屿的厚重历史和秀美风景。随着厦 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5月8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1)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2)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3)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4)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5)

厦门鼓浪屿哪几个景点值得去(海上花园国家5A级景区)(6)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日光岩寺,俗称“一片瓦”,实际是一个天然石洞,以一巨石为顶,后依山形地势建起寺庙的,具体时间是明朝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日光岩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解放后,圆明殿改为念佛堂,大雄宝殿是1917年建的。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

古避暑洞两旁石壁支起从天而降的花岗岩巨石,给人泰山压顶之感,十分险峻。上面“古避暑洞”四个字是清末台湾文人施士洁题写的。石洞明亮干燥、通风清爽。穿过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撑起细细腰骨,把岩石当作凉台,名叫“伞亭”可供游客遮阳避雨。

龙头山寨: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这个寨门是郑成功当年屯兵鼓浪屿的“龙头山寨”的寨门,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篷开凿的,前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异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其中,“虫沙猿鹤”指从军征战者。

郑成功纪念馆:1962年01月28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创设。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户海滨。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见他忠心朝廷,赐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间叫他“郑国姓”,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王。其父郑芝龙暗中降清,郑成功出走金门,誓死抗清。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与清军厚战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骄兵致败。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郑成功纪念馆共分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其中,关防、漳州军钢等系当年原物,颇为珍贵。进馆参观,可比较系统地了解郑成功的一生。

鼓浪洞天: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走过日光岩寺山门,抬头可以仰望到一个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题刻——“鼓浪洞天”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万历元年丁一中所写的;“鹭江第一”则点出日光岩是厦门第一胜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针所书;“天风海涛”恰到好处指出日光岩的特点,是民国四年许世英所写。

英雄园:是为了纪念解放厦门、攻打鼓浪屿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纪念广场、纪念雕塑和纪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解放了闽南大陆,形成对金门、厦门国民党军三面包围的态势。10月15日,该兵团三十一军、二十九军开始对厦门发动越海作战,当日18时,三十一军二七一团、二七七团各两个营的船队率先分别由海沧等地分两路向鼓浪屿西南部进发。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军指战员在此山下抢滩登陆。二七一团团长王兴芳等数百位指战员和张水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战斗中光荣殉国。经两昼夜的浴血战斗,我军终于解放了厦、鼓全岛,取得最后的胜利。厦、鼓解放后,人民群众将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称为英雄山。公元2000年,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在山上辟建“英雄园”。

钢琴博物馆: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AB两所,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港仔后海滨浴场:港仔后宽阔沙滩上,砂质细软、坡缓浪平、海水流速小,没有鲨鱼出没,每年有5个半月海水温在20℃以上,泳季可达半年之久,每日有两次潮水,宜泳时间六个多小时,是天然海滨浴场。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并设有游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1998年在此举办过全国OP级帆船锦标赛。

百米高台为日光岩顶峰,这海拔92.7米,加上圆台,号称“百米高台”。

风琴博物馆:2005年01月28日晚,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开始向市民开放,并举行一场管风琴音乐会。风琴博物馆的第一台大型管风琴“诺蔓比尔”“初试啼声”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馆内存放着5000余台风琴。

三一堂:七十多年前,由于厦门中华基督教新街堂、竹树堂、厦港堂一百位左右信徒陆续迁居鼓浪屿,遇到台风、阴雨等天气欲渡海回厦门本岛礼拜深感不便,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联合在鼓浪屿建立教会,故取名为“三一堂”,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堂:位于鼓浪屿鹿礁路34号,该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马守仁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厦门教区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为多明我会会所的楼房与法国领事馆交换,把领事馆改为主教楼。民国6年在主教楼前面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建筑面积287平方米,该楼是一座哥特式单钟楼教堂。教堂正中祭台供奉耶稣君王像,两边各有一个小祭台,可容纳200人左右。

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8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修复后开放的“海天堂构”老别墅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

龙头路商业街:是鼓浪屿的主要商业街。因应着旅游的兴旺,龙头路的两侧开设了许多工艺品店和字画店,既有本地产的工艺品如珠绣、漆线雕、彩扎、彩塑、彩瓷等,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玉石、字画和瓷器等。同时还开设了不少南国干货店,以满足北方朋友的要求。

厦门海底世界:轮渡上岸后右转不远,可以看见一个巨型章鱼的铜雕,那就是厦门海底世界的入口。这里有一具从厦门海域捕获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鲸的标本。厦门海底世界原为鼓浪屿公园,坐落在鼓浪屿东岸黄家渡,拥有来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鱼类350多种一万多尾。海底隧道长80米,宽1.5米,进入海底隧道,站在电动代步道上,可以看到两侧的凹形大鱼池,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后鱼的世界,鱼群近在咫尺。有机会看到潜水员在水下喂鱼表演的场面。

鱼骨艺术馆:相比鼓浪屿上的其他人文博物馆,更具海洋特色。虽然开馆时间不长,但是由于是全国唯一的一家鱼骨艺术馆。馆内有一块巨大的鲨鱼骨,是镇馆之宝。另外展览的所有画作,都是由天然鱼骨一根一根拼制而成。鱼骨艺术馆是鼓浪屿的一大本土特色。鱼骨艺术馆本身是上世纪40年代的老别墅。在二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