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健康温馨的呵护(用心呵护用爱陪伴)

妈妈,我不敢一个人睡,我怕黑,我怕有怪物,你能不能陪着我。

妈妈,如果我长大了,你老了,死了怎么办?

妈妈,我不要上台,我说错了老师怪我怎么办?我害羞,我不想上台。

这是我女儿最常见的关于害怕和恐惧的问题。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总觉得6岁的孩子还天天晚上要大人陪睡,实在是太粘人了。我简单粗暴地认为是我陪孩子太少,缺乏安全感,她才粘人的,多陪陪她就好了。

女儿对死亡的恐惧我一直认为是源于太姥姥的去世。我告诉她:一个人去世就是永远见不到了,所以她怕永远见不到我而害怕我死去。

她害怕上台我也找到了自以为是的原因:因为幼儿园小班时候上台讲故事没讲好被我训了。

我自认为孩子的每一种恐惧我都找到了原因,并想尽办法在化解,却从未认真考虑过恐惧心理会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情绪等产生重要影响,直到我读到《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这本书。

给孩子健康温馨的呵护(用心呵护用爱陪伴)(1)

书中说:“每个儿童都会经历一些恐惧情绪,只要允许他们坦率地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恐惧情绪都会被克服,反之就会加剧,并最终成为真正的困扰”。

所以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恐惧并适当地给予“关注”、肯定和引导才是对孩子真正有所帮助的。

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通过无声的语言——涂鸦的信息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只要孩子的涂鸦和该书中讲到的模板类似,就认定孩子有某一种心理恐惧情绪。一定是某一时期较稳定的涂鸦方式才可能反映出孩子的恐惧心理。

一、恐惧的产生、分类和作用

书中说,恐惧情绪的历史和人类一样久远。我想,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吧,而且伴随着我们的终身。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恐惧,叫做生理性恐惧。这是与病理性恐惧不同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例如,孩子对刮风下雨天气感到害怕;我们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黑暗环境中会莫名地害怕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恐惧。

成年人无法理解儿童的恐惧,认为那是小题大做,或者很奇怪,但那些在儿童看来的黑暗、怪物、巫婆等都是正常现象,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

按照恐惧的严重程度,将恐惧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性恐惧情绪;正常的恐惧情绪;警惕性恐惧情绪;阻滞性恐惧情绪和病理性恐惧情绪。恐惧情绪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处理恐惧情绪的能力。

给孩子健康温馨的呵护(用心呵护用爱陪伴)(2)

例如,小明很害怕水,每次洗头发的时候由于抗拒,妈妈和爸爸都会齐上阵,一人给小明洗头发,一人负责压着他,洗头发洗的全家身上都是水,跟打仗一样。这样的做法使孩子越来越恐惧洗头发这件事。正确的做法应该以尊重建议为主,可以试着和孩子沟通说:“你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男子汉,挑战下洗头发怎么样?”

不能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恐惧情绪,因为恐惧情绪的主要作用是自我保护。

例如,孩子对没见过黑乎乎的带气味的食物一般都是抗拒的,这不是因为孩子挑食,而是源于孩子对这种食物的恐惧,这样的恐惧恰恰能保护孩子不乱吃东西,防止食物中毒。

二、认识三种常见的恐惧情绪及其行为表现

儿童的恐惧情绪会有很多种行为表现,有的喜欢打人,有的表现为不耐烦,有的害怕被抛弃等等,这些表现都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手段。这里主要说说最让家长们头疼的胆怯、暴躁易怒、冲动焦虑这三种恐惧情绪。

给孩子健康温馨的呵护(用心呵护用爱陪伴)(3)

孩子的胆怯尤其表现在上学期间,害怕课堂发言,害怕上台讲话哪怕是自我介绍,害怕老师的批评等。

这一类孩子之所以有这些担心,一方面是自信心与自尊水平不足,过于关注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家长或者老师对孩子期望压力过大,他们害怕自己不够优秀而失去父母的爱。

暴躁易怒的小孩在和朋友相处中容易出现抢玩具、抢其他孩子的东西或者出手打小朋友的情况。他们也常常表现出玩游戏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巫婆,害怕打雷的行为。

冲动焦虑的儿童常常缺乏耐心,做事常常不耐烦,无法忍受排队等待,他们表现为很害怕上学,考试或者害怕怪物等。这是一种对预期的焦虑和恐惧。

面对儿童的这些恐惧情绪,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三、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恐惧

孩子害怕怪物幽灵,很大原因在于早期家庭的教育习惯,家长可能为了孩子乖而对孩子进行恐吓,例如说:你要是再哭大灰狼来了;你要不听话叫怪兽吃了你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里造成恐惧,还有观看一些血腥话影视剧画面也会产生此类问题。

那么解决建议就是:对孩子观看的影视画面进行甄选或者陪孩子一起观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不要用语言去恐吓孩子。

解决孩子害怕上台,害怕考试的恐惧,首先要给孩子建立自信心,平时和孩子玩一些挑战较小的游戏,当孩子取得胜利后给与孩子充分激励,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其次,在孩子强烈表示自己不愿意时,不要强迫孩子。第三,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

孩子们会对死亡感到好奇,同样感到恐惧,面对孩子出现的这类问题,家长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要成为孩子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告诉孩子正确地面对家里亲人的离世,多陪陪孩子看看大自然的美好,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游戏和运动,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放轻松身心,从死亡恐惧中走出来。

四、总结

每个人都会面对到恐惧,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消除一切恐惧情绪。

给孩子健康温馨的呵护(用心呵护用爱陪伴)(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