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杭州有很多个“陈记”,包子铺、水饺店、家常菜馆。

有一家时尚服饰专业修改店也叫“陈记”。

它深藏在繁华的武林路背街小巷里,不足8平方米,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熨烫衣服只能摆在店外。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1)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2)

尽管这样,这里从来不缺生意。

衣服不合身,裤子长短不合适,连帽子帽檐太宽,都能做改。

店开了27年,老板的名字没人知道,大家都喊她“陈师母”。

陈师母71岁了,穿着黑色羽绒服,戴着碎花袖套,架上老花镜,她这一身跟“时尚”完全不搭边,但经她手的都是潮流的服饰,下到100多元的运动裤,上到几万元的皮草,其中不乏各大奢侈品牌,比如香奈儿、Gucci、LV、Prada等。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3)

“只要是服装,就会有修改的空间。衣服有问题,别急着扔,送来给我看看,说不定修补一下,还能穿一季。”陈师母笑着说,言语里透着低调的骄傲和底气。

这家店,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用户推荐给我们的。他说,从去年看到今年,一直在关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小时小店的故事,而“陈记”改衣店也很“小时小店”:“这样的社区小店,平时看着可能不起眼,可是你需要它的时候,就能知道它有多实在和多珍贵。”

1】小店不修边幅的外表下

藏着几位手艺精湛的大姐

2月24日,杭州阳光灿烂,有一种突如其来春天要来的感觉。

只有把所有灯打开,才能照亮整个“陈记”改衣店。

小店墙壁斑驳,拥挤、杂乱,和岁月一样不修边幅。

同样不修边幅的还有店里四台缝纫机。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4)

陈师母占据着靠窗的位置,工作台上有一部座机。店里两名大姐,背对着大门。大姐们也都年纪不小了,都是外地人。陈师母说,两个人手艺很好,在店里工作20多年了。

陈师母正在改一条黑色运动裤,她用缝纫小剪刀一点点拆着线,动作娴熟。“这裤子,之前来改过,嫌大,改小一点,现在又要改大一点。”她一边说着,一边粘着拆下来的小线头,“客人肯定很喜欢这条裤子。”

有人掀开门帘。

这是一位长相富态的老邻居,他举着一件白衬衫问陈师母:“这件衬衫才穿过几回,领子磨坏了,能不能补一下?”

陈师母瞧了瞧,“鳄鱼牌的。可以补的,把另外一面拆下来翻到外面来。”

邻居放心地笑了:“衣服不贵,几百块,就是穿着舒服。开春了就能穿上了。”

不多时,一个时髦的小姐姐,踩着一双Gucci的鞋子,抱着一件鹅黄色的小香风外套进了店,熟门熟路地换上外套,让大姐给她改改:“肩膀宽了,袖子长了。”她说,改好了直接帮她快递,省得再跑一趟。

“我在这边改衣服好多年了,大姐们的手艺都很好。”小姐姐说。

店里很多都是熟客,地上一个大袋子里装了10件衣服,是一个客人送来改的。“我们这里是老客带新客,有些在自家小区的店里改了,没改好还要送到我这里,很多都是开着车子来的。”陈师母说。

2】半路出家跟着公公学裁缝

这些年走过来,生意一直不错

每一件衣服改完后,陈师母都要拿到店门口烫一下。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5)

阳光下,她的头顶显出丝丝白发。

“我都71岁了。”陈师母叹到。

她是黑龙江人,老伴杭州人,在黑龙江当知青时两人相识。当年,28岁的陈师母跟着丈夫来到杭州,没有任何技术的她在杭州找不到工作。

公婆一家全是做衣服的,公公是杭州有名的裁缝,在武林路上开了店,婆婆在友谊服装厂工作。

“你跟着我学做衣服吧。”公公提议,老人家说,到什么年代人都要穿衣服,“做个裁缝,吃口饭没问题的”。

就这样,陈师母半路出家,跟公公学裁缝,从最简单的裁布学起,一点点积累。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衣服都是做的,客人买好料子到裁缝店,量好尺寸,等几天就能有一身新衣裳。做一身西装,只有十多块,呢大衣二三十块。那时候的工资每个月才三四十元。

差不多学了两三年,陈师母就能自己做衣服了。可那时候,客人们不相信新手。

一开始,客人会嘱咐公公,“这个衣服不要叫你儿媳妇做”。再过了几年,相同的嘱咐变成对陈师母说了,“不要叫你家老公公做”。

问什么呢?

一方面是公公年纪大,眼睛不好了,打的线不直了。

另一方面,陈师母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后来武林路拆迁,等1995年回迁,陈师母就在家楼下开了这么一家店。店铺是自家小叔子的,所以成本不高。她嫌做衣服麻烦,而且现成的衣服越来越多,便专门做起了改衣:“武林路服装一条街,很多人买了衣服,不合适就来找我改,所以生意一直挺好。”

店里生意好的时候,最多请了五六个工人,退休了的老伴儿也来帮忙。

3】大小长短都能改,羽绒服坏了也能补

奢侈品等大牌衣服送来补,也没出过差错

有做衣服的基础,做修补对于陈师母来说,手到擒来。

衣服的大小、长短都能改,拉链坏了可以换,羽绒服破了洞可以补,对陈师母来说,真的“没有改不了的衣服”。

一般来说,衣服改小容易,改大难。

“放个半寸一寸不难,我有个客人,挺胖的,买不到合适的衣服,总到我这里来改。”她说,客人会在店里买两件同款衣服,一件打底,另一件做补充的零料。

衬衫、T恤、西装、毛呢大衣、皮衣皮裤、羽绒服等,店里接收任何材质的衣服。

店里的收费也相对公道。补个洞,五块十块就够,改裤脚15块,双面呢西装之类的贵一些,两三百元。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6)

“客人能把衣服送过来修补的,说明是真的喜欢。”陈师母说,她修补过一条牛仔裤,每破一个洞,就拿来补一次,现在都补了三四回了。

来修补衣裳的,以年轻人居多,送来的大部分都是好衣服,其中不乏奢侈品,包括了香奈儿、Gucci、LV、Prada等。改过最贵的是几万块的一件衣服。

“很多人都是从国外买回来的衣服,不合身,再来改。”陈师母坦言,面对贵的衣服,她也是有压力的,毕竟价格高。幸好,这么多年下来,她也没出过差错:“贵的衣服有贵的道理,针线等各种细节确实处理得比较好的。”

武林路上一家小有名气的韩装店经常送衣服来补。“有些衣服批发的时候有些瑕疵,到货才发现,送到我这里补一下。”

陈师母感叹,现在的衣服款式实在太多,设计师们也是容易。“有一件衣服,挂在那里我都不知道怎么穿,小姑娘穿在身上,我才能看清,才能下手怎么改。”

她说,她从来不逛街,但从客人送来的衣服,就能了解当下流行什么。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7)

旧衣全新改造(没有我改不了的衣)(8)

4】“我们吃手艺饭的,一天都不能停的”

杭州哪里还有这样的织补小店,欢迎来报料

每天早上9点小店开门,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半。

陈师母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武林路280号4单元的这家小店。

“我家老头子潇洒得很,西湖边走走,打打太极拳。我每天都要守着店。”陈师母说,自己闲不下来,不做事就难受。

在店里,每天都能接到活儿。

一年下来,小店也就过年休息几天。“以前初一初二都有生意的,今年大年初一我还改了好几件衣服。”

如果陈师母不在,另外的改衣大姐也会在。

这些年,陈师母最长的一样旅程,就是回黑龙江老家半个月。“回来就发现,休息的时间一长,手就有点生了。我们吃手艺饭的,确实是不能停下来的。”

陈师母有一儿一女,没一个愿意接她班。

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也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吃力,“眼睛和手都没年纪轻的时候灵光了。”

现在店里还有一个空位,还在招人。

陈师母说,自己还能做几年,“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店,太少了。能坚持长一点时间就再坚持坚持。”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织补小店吗?欢迎和小时新闻一起完成杭州织补小店地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