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总台连出现象级精品的文艺密码)

“倪大红演活了,撒贝宁看哭了!” “我宣布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节目”……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第一集《尚书》一经播出就刷屏了。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穿越千年、同台对谈。

乱世之中《书》未能保全,伏生自责呜咽,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也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大家不仅感动于倪大红的精湛演技,更被伏生全家“舍命保书”故事所震撼。

构筑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总台连出现象级精品的文艺密码)(1)

构筑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总台连出现象级精品的文艺密码)(2)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我们被节目带去到《尚书》里的中国,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工具虽简却壮志不移,岁月流转而不掩光芒,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无数中华儿女因先辈气壮山河之举而热血沸腾,受民族生生不息之召而备受鼓舞。

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所有人怀着开荒拓土的信念,奉献出这样一部作品,给牛年春节增添了更为浓厚的文化年味。

与此同时,央视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于大年初二开播,经典篇章贯穿其中,新老面孔齐聚一台,家国情怀更加浓郁,为大家奉上了一场“诗词盛宴”,在全社会再掀诗词热潮;紧随其后,《经典咏流传》在大年初三与观众见面,“音乐诗人”李健唱响母校清华校训广受好评,金志文老歌新唱《我的祖国》,唱响烽火岁月……节目沿着诗词长河,传唱经典,致敬英雄,让英雄精神砥砺前进道路。

构筑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总台连出现象级精品的文艺密码)(3)

总台这几档文艺力作台前幕后看点十足,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在春节期间呈现轮番刷屏之势,通过打造文化经典形成了节日热点。

这不是偶然的,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节目以 “戏剧 影视 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生动鲜活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质感,创新设计出270度的立体舞台,营造出多空间、层级式的“故事讲述场”,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技术是表,文化为核。

这些节目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得到观众喜爱,深深植根在人们心中的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总台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从《经典咏流传》到《典籍里的中国》,始终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沧桑历史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时代现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尽可能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

构筑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总台连出现象级精品的文艺密码)(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还要有时代生活的底蕴。因此,文艺创作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复古,而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做到寻根聚心铸魂。

唯有立足于此,文艺作品才能获得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口碑。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经得起咂摸、值得人回味。这也是总台近年来多档文艺精品连续刷屏、广受好评的奥秘所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其弦歌不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其中许多优秀传统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创造出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住人民评判的经典力作。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时评”

来源: 央视一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