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坠湖男孩游上岸(最新回应驾车坠湖男子)

掌上春城讯12月8日中午,一辆白色轿车撞开湖滨路旁的栅栏,坠入滇池中。驾车男子在被水浸泡的车中用手机录制一段“遗言”并发送,称“×××我恨你,元吉通我更恨你”。

事件发生后,相关报道及该男子录制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大量议论。有人爆料称:该男子是通过“以租代购”模式购买车辆跑网约车,“估计是接单不够,还不起贷款,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事,一时想不开,才开车冲进滇池。”

公交车坠湖男孩游上岸(最新回应驾车坠湖男子)(1)

公交车坠湖男孩游上岸(最新回应驾车坠湖男子)(2)

当事者:跑快车单量不够,还月供困难

9日,昆明滴滴司机朋友圈中流传一段自称来自元吉通公司的“说明”,称该男子开车驶入滇池的原因是“车辆失控”,男子并没出现还贷困难的情况。之前网上流传的种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有差别,呼吁大家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出炉。

当天,记者联系上了驾车坠湖事件的当事人沈先生。他表示,自己花3.5万元,用“以租代购”方式通过元吉通租赁车公司贷款,买了一辆日产轩逸轿车,用来跑滴滴快车。但由于单量不够,还月供存在极大困难,目前还没有买营运车保险。他打电话联系元吉通公司希望退车,得到的回答是“退车可以,只能退还8000元”。他尚未与公司争论此事。

涉事公司:呼吁大家等待警方调查结果

元吉通公司在网络流传的“说明”中表示:

“我是元吉通公司负责人张某某,今有我公司日产轩逸车型在滇池大坝发生交通事故一事做如下说明,我方在12月8日上午10点左右接到司机电话咨询结清事宜,我方回复周一到公司处理,因金融公司周末不上班,此事暂告一段落。1点左右,我们接到其他驾驶员爆料该车在滇池发生交通事故,得知具体位置后,我方司管人员、车管人员以及我本人赶到现场,发现车辆在水中,但驾驶人并未在现场。随后去到滇池水上派出所询问了解此事,并未得到明确答复,也未与驾驶员本人面谈,只了解到驾驶员身体一切健康。之后我方打听到该司机已去交警七大队进行过报案处理,报案内容为驾驶时车辆失控,发生交通事故。”

“说明”中还针对车贷问题表示:“经查询,该司机月供还款正常,并没有出现未还月供,甚至司机买车以来至目前也没有出现逾期等现象,近期也没有出现保险到期等对驾驶员有一定经济压力的开支,可暂时否定之前网络上的各种猜测。网络上的各种视频,望大家正确对待!类似于司机个人情感问题等,我们不确定,也请大家不要乱传!至于到底是意外,还是什么原因,等待警方调查结果。”

据了解,出事后,元吉通公司将沈先生请回公司安抚。沈先生还收到同事、公司、朋友发来的红包,这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新闻调查】

月入轻松过万?“以租代购”跑网约车有风险 !

无论是当事人沈先生的说法,还是元吉通公司的“说明”,都表明沈先生确实通过“以租代购”买车跑网约车。记者了解到,昆明网约车平台基本都采取“以租代购”的方式招募网约车司机,滴滴作为最大的网约车平台,目前在昆明与70余家租赁车公司合作,招募了7000多位贷款买车跑滴滴快车的司机。但是,实际运营情况并不像招募宣传的“月入轻松过万,派单对公优先”,致使很多接单不多、还贷困难的司机找车辆租赁公司要求退车。

其实,“以租代购”模式已经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昆明市出管局向滴滴公司发出的整改清单中,也专门要求加强线下实体运输企业(也就是车辆租赁公司)的管理。

“以租代购”每月还4000元 部分司机收入难支撑

今年2月15日到8月15日,这6个月的时间,是昆明网约车新政发布后的过渡期。不合规的私家车将被清理出网约车队伍,跑网约车需将车辆注册为营运车,并购买营运车保险,安装GPS,司机也需通过考试拿到从业资格证,才能接入网约车平台。这被简称为“一车一人一平台”。

自2017年起,一种网约车新运作模式在昆明出现。程序是:司机个人出2万-6万元首付,向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左右,购买车价在12万-13万元、符合昆明网约车新政的新车。新车的行驶证注册在车辆租赁公司名下,车辆则接入滴滴平台跑快车。司机每个月需付4000元左右的贷款本息,分3年还完之后,车辆可转到司机个人名下。这个模式就是“以租代购”。

模式本身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滴滴平台从过渡期的最后期限——8月15日至今,一直没能拿到昆明市的网约车许可证。7000多辆“以租代购”车辆也一直无法成为合法网约车。同时,车辆租赁公司要求司机购买1.2万-1.3万元的营运保险。很多司机认为,自己驾驶的车因为滴滴尚未取得牌照,行驶证也还没换成“营运车辆”,还不到买营运保险的时间。但保险公司对此回应:“以租代购”的这批车目前都在营运,如果不买营运车保险,发生交通事故的话,保险公司不会理赔。

身背10余万元贷款,司机每月要还4000元,压力本已不小;再加上营运保险费,导致部分司机出现断供的窘境。而同时,跑网约车挣钱也不容易。

记者得知,刚刚加入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新手保护期”,即派单倾斜;之后就与长期跑滴滴的司机一样,按照服务分和等级来派单。没有了派单倾斜,部分新加入的司机接单数量下降,收入难以支撑每月还贷;再加上要买车辆营运保险,导致入不敷出。于是,部分司机结伴找车辆租赁公司,要求退车。

跑网约车“月入轻松过万”?其实很难实现

退车并不是那么容易。司机本人签字向金融机构贷款买车、行驶证注册为车辆租赁公司,司机与租赁企业签订了相互约束的协议。如果还不满3年的还款期就退车,司机将面临损失首付款等问题。这让一些司机陷入两难境地。

上周,有几位“以租代购”买了车的网约车司机受访时表示:车辆租赁公司宣传的“月入轻松过万”很难实现。

一位跑滴滴快车已有2年的司机算了一笔账:平均下来,快车载客跑1公里的收入约为2元,按照一天载客跑300公里计算,毛收入600元。除去汽油费200元、吃饭50元、车损保养20元、保险35元,一天收入在300元。按全月无休计算,再减去空驶的油耗等开支,一个月净收入在7500元左右。每月需还车贷4000元,留给司机的只剩3500元。

只是,快车一天载客跑300公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意味着司机每天需工作16小时以上,才有这600元的毛收入。这是长期跑滴滴,或是服务分极高,或是跑车时间超长的滴滴司机才有可能实现的收入水平。

深圳网约车政策明文禁止“以租代购”

司机以个人名义贷款、车辆却注册在租赁公司名下。如果车辆租赁公司拿该车去抵押贷款,又出现还不了款的情况,司机们就可能面临车辆被扣押的风险。

据悉,这种情况目前尚未出现“爆雷”,只有几年前北京出现过风险。但是,昆明市出管局已经察觉到隐患的存在,在11月19日发给滴滴的整改清单中指出:滴滴内部管理依然未理顺,对车辆、驾驶员、线下实体运输企业(与滴滴有合作关系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较为混乱,滴滴与驾驶员劳动关系内容、个人所有车辆注册及人员管理方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的相关规定和内容较为混乱。

清单提出:滴滴应配合昆明市出管局查看人员名册及运营台账,配合抽查部分驾驶员、与合作企业进行座谈;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或组织等所有车辆注册的,必须纳入平台企业、线下实体运输企业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台账及协议等,车辆和驾驶员不得处于管理真空中,应配合抽查车辆、人员名册及运营等台账。

交通运输部曾指出:滴滴推广“以租代购”业务,派单和分配机制等运营规则不透明,朝令夕改,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深圳在2016年出台的地方网约车政策中,有一条规定:“严禁通过车辆以租代购等方式向驾驶员转嫁或者变相转嫁经营风险。”

【早先报道】

疑因感情问题!昆明一男子开车冲进滇池还录遗言发朋友圈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黄朝红

责编:刘丽慧 一审:周晓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