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

自从旅行者1号拍下太空飞行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最令人难忘的照片以来,30年已经过去了。这张回肠荡气的,被称为“暗淡蓝点”的照片显示,从太阳系外围看,在浩瀚的太空中,地球是一个单一的亮蓝色像素。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1)

现在,美国宇航局和喷气推进实验室使用最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和技术来重新处理这幅30年前的图像,提供了一个新的和改进后的版本。JPL软件工程师和图像处理师Kevin Gill领导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Universe Today》上发布他的图像。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2)

吉尔说:“我对它的问世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分享,我感到骄傲。”“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到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创作中来。”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3)

1990年2月旅行者1号拍摄的地球原始的“暗淡蓝点”(NASA/JPL)

它的原始图像拍摄于1990年2月14日。分布在摄像机光学系统中的太阳光线横跨整个场景,其中一条光线与地球戏剧性地相交,使其看起来像天文学家卡尔· 萨根(Carl Sagan)所说的“尘埃”。萨根当时是“旅行者”号成像小组的一员,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飞船指向转回地球,最后一次向家园看看。旅行者1号的相机拍摄了一系列60张照片,这些照片被用来制作我们太阳系的第一张“家庭肖像”。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4)

旅行者1号于1990年2月14日拍摄的太阳系全拼图。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

更让人心酸的是,这张照片是在旅行者1号的相机被关闭电源以节省电力前几分钟拍摄的。美国航天局还知道,旅行者1号和2号在其剩余的生命期内不会近距离飞越任何其他物体。关闭两个旅行者号航天器上的仪器和其他系统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这有助于延长它们的寿命。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5)

对于新处理的图像,吉尔说,他咨询了行星科学家坎迪·汉森和工程师威廉·科斯曼,他们都帮助处理了原始图像。吉尔原始数据中处理图像,而不是从已经发布的数据来开始处理。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6)

“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理原始图像的,”吉尔告诉《Universe Today》杂志。“但我使用了一个管道,其中包括定制软件、USGS ISIS3、Photoshop和Lightroom。我对颜色的处理也和原来不同。任务计划人员用绿色、蓝色和紫罗兰色拍摄了这张照片,所以这是假的颜色,而我在主要的那束阳光上应用了白平衡,并保留了大量的环境光,使平滑变得更容易。”

他补充说,防止颗粒化和允许大尺寸放大是重新处理的目标。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7)

在拍摄原始照片时,“旅行者1号”正加速驶出太阳系——飞出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7亿英里(60亿公里)。

“就在这里,那是家,那就是我们。”萨根在他的书《暗淡蓝点》中写道,“在这上面,你爱的每个人,你认识的每个人,你听过的每个人,曾经的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也许没有比我们这个渺小世界的遥远景象更能证明人类自负的愚蠢。”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8)

旅行者1号自1977年9月发射以来已经飞行了42年,现在距离地球的距离是1990年的近4倍,当时它拍摄了“暗淡蓝点”图像。

相关知识

《暗淡蓝点》、《苍蓝小点》或是译为《淡蓝小点》(英语:Pale Blue Dot),是一张由旅行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显示了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的背景中。亦由这张照片使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因而得到灵感,写成了《Pale Blue Dot》。

旅行者1号拍下的暗淡蓝点(重新处理的暗淡蓝点)(9)

在1990年2月14日,正当时旅行者1号太空船刚完成其首要任务之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出指令指示太空船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终从这个动作中编译出60帧照片,辑成了一幅太阳系全家福。当中一张照片刚好把地球摄于镜内。地球在这张从40亿英里外(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状照片里的一个渺小“暗淡蓝点”来。照片使用了一台窄角度的相机于黄道之上32 °拍摄,并使用了蓝色、绿色和紫色的滤光镜。因为相对于阔角度相机来说,窄角度相机可用来拍摄在值得研究的地点上的一些微细特征。当中地球的大小只占整张照片的0.12像素。照片中的色彩条纹是阳光在镜头里产生的光斑所致。

FY:零度星系

作者:Nancy Atkinson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