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行三昧是什么意思?(持名念佛一行三昧)

佛教一行三昧是什么意思?(持名念佛一行三昧)(1)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上一集讲到说,于这个一行三昧的时候,能够透过一行三昧,能够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那过去佛已经成佛,现在佛在十方世界说法,能够见这个过去还有现在诸佛的应身、或是化身、或是报身的佛像,这个是能够理解的;乃至于能够见到这个雕塑的或是纸画的这个佛像,这个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何能够见到这个未来诸佛呢?我们说 佛在成佛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什么叫做如来智慧德相呢?如来智慧德相就是真如相,这个真如相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这个真如相祂是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盘性,这个就是般若之母,是般若的理体,也就是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个理体,这个才是般若之母,出生般若智慧的根源。所以般若之母,正是让众生成佛之母,所以又叫做佛母,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母。佛母的意思,就是能够出生众生所有的智慧,能够透过这样的智慧、透过修行,能够成就佛道。所以般若的理体、真如理体、真如本性如来藏,才是出生般若之母,才是众生修学佛法乃至于究竟佛地的最主要根源,所以称为佛母。但是有些人已经误会了佛母这样的意思,他们用了印度坦特拉佛教的修行方法——印度坦特拉佛教就是用了男女双身修法,说女上师叫作佛母,男上师叫作勇父,叫作勇父明妃——这样子修双身法就是佛母,那这个是完全误解了般若之母、这个佛母的真正的意涵。而且不但误解这样的意涵以后,更造就了无量无边的恶业,因为修学佛法本是要清净的,怎么可能透过男女淫欲的修行,来达成修学佛法的目的呢?所以见一切众生的智慧德相,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的如来相,这个如来相就是智慧德相,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就是见到了未来佛。也就是说,当你明心见性的人,看见一切众生的真如佛性,这个佛性能够出生众生的一切万法,让众生受用,能够现前观察得到众生的这个佛性,那这个叫作见现在诸佛,见未来诸佛。「明心见性者,能现前观察到众生的真如佛性,即是见现在诸佛,见未来诸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未来即将成就佛道的众生,所以未来的佛是这个真如体性,过去的佛也是这个真如体性,现在十方正在说法度众生的佛也是这个真如体性。当念佛的功德,一行三昧进到这样一个境界以后,念佛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样子的念佛功德无量无边,与无量诸佛的功德没有任何的差别;与无量诸佛念佛的功德,这个不思议的佛法,没有任何的差别。那这个没有差别,都是乘着这一个真如,乘着这样同一个真如。所以《大宝积经》里面就说:【念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大宝积经》卷116 )所以透过这样子念佛的功德,能够见到这个佛法的平等没有差别,都是乘着这个真如相来成最正觉、来成成佛的佛道。那因为这个样子,所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那这个无量无边的功德有解脱的自受用功德,也有因为明心见性而度众的他受用功德,那也具足了无量辩才,具足了无量辩才就能够于真如理体、于「空有」而没有疑惑。有人说「性空相有」,那我们就说「相空性有」,为什么呢?「性空相有」是指着如来藏的本体祂本身是空性的,但是祂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但是如来藏祂又是不会去执着三界六尘万法,所以说祂是空性。那如果能够具足了无量的辩才,这样子才能够入到一行三昧,完全的知道恒河沙所有的,如恒河沙诸佛的法界没有任何的差别法相,那这个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真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指:四圣六凡都是同依于同样这个真如。不管是地狱的众生也好,不管是鬼道的众生也好,不管是畜生道的众生也好,乃至于天人,乃至于我们人道众生,或是说声闻法界,乃至于菩萨法界,乃至于佛法界,都是同依于这个真如。所以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这个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这样子念佛的功德,所以能够入到一行三昧的功德,所以持名念佛是有深有浅,所以持名念佛它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所以念佛的人,我们不要轻视持名念佛法门,不要妄自菲薄,念佛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认为念佛只是一个持名念佛,乃至于只是停留在随缘的持名念佛,乃至于只是停留在嘴巴的念佛,不知道有所转折,不知道提升念佛层次,或甚至于诽谤了体究念佛,那这样子的话,那就贻失了念佛的大利益。那参禅的人也不要轻视持名念佛,有的人直下参禅,不是透过念佛法门直接参禅的人,那这些人也不要轻视持名念佛,因为持名念佛虽然是钝根也可以修,下根也可以修,但是它是上根人也可以修,利根人也可以修。所以透过持名念佛的随缘念佛,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可以进到一行三昧,可以透过有相的这个念佛三昧,进到实相的念佛三昧,或是无相的念佛三昧,那进到一行三昧里面。所以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这个最主要的就是在指持名念佛它的殊胜的地方。那我们今天已经把持名念佛完全都已经讲完了,接着要跟各位分享的就是观像念佛,也就是说我们第二个阶段,要来说明什么叫作观像念佛。

《念佛法门》第三十六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 (三) / 观像念佛 (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