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古诗诗经采薇 爱上古诗文王绩野望

诗歌原文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人简介

爱上古诗诗经采薇 爱上古诗文王绩野望(1)

初唐诗人王绩,字无功,这里简单说一下古人的“名”和“字”,两者的关系之一是相反的含义,例如“绩”即是“功绩”,而字“无功”便是取相反义。

王绩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

他不乐在朝,辞官而去,后复授扬州六合丞。

再后来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即李渊在位时,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皇帝下诏任用以前的朝官,在门下省等待任命)。

贞观初,以疾罢归,躬耕于东皋。

王绩性格高傲,嗜酒,诗歌以田园题材为主,内容主要反映的是自身的苦闷,对现实的不满,也显现出些许避世隐居的消极思想。

这首五言律诗应该是写在他辞官回乡之后。

说到律诗,这里扩展一下相关知识。

关于律诗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主要有七律和五律,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中第二、第三两联,即颔联、颈联上下句须是对偶句。

此外,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说完了律诗,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首诗。

诗歌赏析

爱上古诗诗经采薇 爱上古诗文王绩野望(2)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交代了诗人野望的时间即夕阳西下日暮时分,也说明了是在东皋即诗人家园附近这个地方进行野望的活动。后半句有一个词“徙倚”,即彷徨徘徊之意,而“欲何依”不禁让人想起曹孟德之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愁闷。

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写了野望所见之景。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诗人眺望远处所见的自然景色,是远景,也是静态之景。

爱上古诗诗经采薇 爱上古诗文王绩野望(3)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诗人目见的动态景色,是近景,与前面的萧瑟秋景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牧歌式的田园气氛让整首诗仿佛从了无生气的哀婉中活了起来,显得生气勃勃了许多。

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无法能拥有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在尾联中直叹“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爱上古诗诗经采薇 爱上古诗文王绩野望(4)

在尾联中,诗人用了典故。话说伯夷和叔齐,他们听说周王发兵灭了商朝之后,便怒而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一直到饿死。后来人们便用“采薇”来代指“隐居”,或指思念家乡,或表达自身苦闷的心情。诗人用典,想必意在表明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茕茕孑立,只好追忆以前的隐士,聊以慰藉罢了。

总的来说,诗人野望所见的是很恬淡自然的田园景色,但因为自己的心境,所以反而这样的景色更蒙上了一层凄凉。的确,人本身就有主观能动性,你看有的人不还觉得“我言秋日胜春朝”吗?在这种孤苦彷徨的心境下,这样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又怎么能打动得了诗人呢?

——图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