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

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1)

在汉初,高祖刘邦都被包围在白登,差点完蛋。汉代历任统治者卧薪尝胆,花费了长达100多年,终于将匈奴连续击溃,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不过,最终给予匈奴,或者说北匈奴致命一击的,就是今天的窦宪。

用今天的话来说,窦宪就是一个失足青年,一个道德品质恶劣的大恶霸,压根就不是个好人。

窦宪出生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窦家:曾祖父是侯爵,祖父和父亲都是驸马爷。

可惜,窦家不是读书人家,而是武将家庭,家人都是粗暴好斗的武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那种敢说敢做、不计后果的武将。祖父和父亲因此公然得罪过汉明帝,被赐死。

家庭虽大,窦宪从小没有父母。血统让他从小就好勇斗狠,没有父亲和爷爷的管教,窦宪更是肆意妄为,胆子极大,成为今天的不良少年。

到了成年以后,窦宪更是越来越坏。

仗着自己妹妹、绝色美女窦皇后的威风,窦宪担任了虎贲中郎将(今天的中央警卫团)的职务。他在朝廷里非常跋扈,强取豪夺,贪污受贿,欺压良善,什么坏事都做过。

有一次,窦宪竟然强行低价购买了沁水公主的一块土地。公主是汉章帝的妹妹,太岁头上动图,这还了得,搞得皇帝大怒。

汉章帝33岁就死了,儿子汉和帝只有10岁。于是,窦宪的妹妹窦太后开始主政,将哥哥窦宪提拔为中郎将,掌握朝廷大权。这下窦宪更是耀武扬威,甚至多次暗杀敢政敌。一次,他竟然将窦太后亲点都乡侯刘畅暗杀。刘畅是嫡传的皇族,被人随便杀了自然是天大的事情。

窦太后查明真相以后非常震惊,深感哥哥无法无天,下令将他软禁。

血浓于血,让窦太后杀死哥哥,还是下不了手的。

窦宪这个人凶恶霸道,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个聪明伶俐、非常有能力的人。

正好遇到大汉的宿敌北匈奴遭遇自然灾害的内部叛乱,南匈奴建议联合出兵。

窦宪立即向窦太后请求戴罪立功,远征北匈奴。

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2)

此时匈奴还是分为南北,南匈奴向大汉称臣,北匈奴和大汉为敌。经过长达百年的战争,此时北匈奴已经不是汉初时候的样子。北匈奴实力大减,内部混乱,人心浮动。除了汉和南匈奴以外,崛起的鲜卑也是北匈奴的大敌。

见窦宪主动请战,窦太后顺水推舟,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率领大汉铁骑,由羌胡兵配合北上。

要说,窦宪是个很会打仗的人。同汉武帝时期,动辄出动几万人在大漠四处搜索匈奴人来决战不同。窦宪采用了情报第一,作战以奇袭为主的战略。

窦宪认为,北匈奴采用松散的部落联盟制度。一旦开战不利,各部落不是一起远远的逃窜,就是分散躲避。汉军因粮食补给原因,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草原,只能速战速决。

一旦四处围歼却找不到匈奴人主力,汉军就必须撤退,劳而无功。

等到汉军撤退,匈奴人立即又会聚合起来。采用这种打发,汉军不可能彻底击溃匈奴。

所以,攻击匈奴应该以打蛇打头的方法,先消灭单于本人,让他们群龙无首。然后再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将北匈奴各部落瓦解,彻底消灭这个敌人。

公元88年,窦宪在完全掌握北匈奴动向以后,突然出动猛攻。窦宪率领近万大汉铁骑,配合南匈奴、羌胡等数万骑兵分三路,突袭稽落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匈奴人以骁勇善战著称,窦宪是抱着打硬仗的准备来的。

谁知道,两军一交手,匈奴人很快不是对手。

士气低落、各怀鬼胎的北匈奴各部落措手不及,被打的全线崩溃。

单于自己中箭,率一部主力拼死逃走。

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3)

所谓穷寇莫追,但窦宪判断形势,认为北匈奴单于连穷寇都算不上,立即追赶。

一直追击到蒙古境内乌布苏诺尔湖,北匈奴人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汉军大获全胜。

此战堪称汉和匈奴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窦宪大军斩杀北匈奴官兵1万3000多人,俘获骡马牛羊等百万头。更重要的是,北匈奴由此出现内部大分裂,先后有81个部落20多万部族投靠汉朝。

以往汉朝对匈奴大胜仗,不过俘虏几万人而已,此次堪称绝无仅有的大胜利。

窦宪随即登燕然山,立石碑,记载此次征战的丰功伟绩,振大汉之天威。

这就是今天发现的石碑!

石碑写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戳海外,复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地载兮振万世。

打垮北匈奴主力以后,单于仍然有几万残部,苟延残喘。

窦宪仍然采用计谋加武力的方法。他一方面招降北匈奴其他部族和单于本人,一方面率领大军返回今天的内蒙古,继续准备下一轮进攻。这样,没多久又招降了1万多人。

北匈奴单于见窦宪大军已经撤退,不愿意由此臣服,派出使者进行拖延,同时继续收拢部下准备顽抗。

窦宪知道单于的心思,于2年后的公元91年再次出兵攻击。

这次突袭到阿尔泰山,再次抓住了北匈奴单于主力。此时单于已经不是对手,激战一通就狼狈溃逃。窦宪斩杀北匈奴官兵5000多人,活捉了单于的母亲。单于弟弟见大势已去,率领数千残部投降。

单于本人逃到西域腹地,从此不知去向。

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4)

由此,北匈奴已经灭亡。归属大汉的北匈奴20多万后来叛变,又被汉军迎头痛击,残部拼死逃到西域。后西汉灭亡,北匈奴乘着东汉放弃西域,又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只是,匈奴已经没有什么实力,掀不起大浪。

几十年后,西域匈奴人不是被汉军歼灭,就是被鲜卑人打垮,被迫放弃西域继续西进。

有意思的事,窦宪也没想到,他的两次战役还掀起了世界历史的蝴蝶效应。

随后长达300年的时间内,由西逃的匈奴人推动,导致世界很多民族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匈奴骑兵对付不了大汉,对付当时中亚、亚洲、欧洲的其他游牧民族和小国还是绰绰有余的。在匈奴人的威胁下,众多其他民族放弃自己领土西迁,导致世界进程出现重大变化。最终,公元400年,匈奴大帝阿提拉杀到了罗马帝国面前。这个有着上帝之鞭恐怖外号的阿提拉,差点消灭了罗马帝国。

至于窦宪本人怎么样了呢?可笑的是,他却没有好下场。

大师金庸的《鹿鼎记》中曾经借韦小宝的嘴巴,说出做臣子的第一秘诀,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居功自傲。鳌拜自认为赤胆忠心为主子,就是这样挂掉了。

窦宪也是一样。

此战之后,窦宪认为功劳极大,又把之前那套肆无忌惮的嚣张作风拿了出来。他一度把持朝政,部下更是无恶不作,贪污索贿甚至强抢民女。

窦宪与北匈奴的关系(灭北匈奴的悍将窦宪)(5)

这边汉和帝岁数渐长,对于窦宪越来越厌恶,只是畏惧窦太后掌握实权。

几年以后,汉和帝有了一定实力,突然发难。他将窦太后软禁,随后将窦宪抓捕监禁。

考虑到窦宪功劳很大,汉和帝只是暗中赐死,还是保留了他的封地和爵位。

于是,窦宪就这样死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