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又到了吃西瓜的好季节~炎热的天气里,怀里抱着半个冰冰凉凉的西瓜大勺挖着吃,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不过,也有不少朋友因为“热量太高”、“太甜了,等于直接吃糖”等流传甚广的说法而放弃了这种享受,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西瓜的营养

西瓜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钾元素,以下三种营养成分也值得关注:

番茄红素:

约5mg/100g,起到抗氧化,防癌的作用。

瓜氨酸:

约200mg/100g,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特点是西瓜中间部位浓度高于近皮部。

热量很高?

100 克西瓜肉的热量在27千卡左右

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1)

50克的生米

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2)

100克的西瓜肉 350克的盘子

要知道100克苹果的热量都有57千卡,是西瓜的两倍还要多了。所以吃两块西瓜没关系,不过如果是直接抱着半个大西瓜挖,主食可以考虑少吃点了。

糖份很多?

较甜的西瓜含糖约8g/100g,比这个季节同样受欢迎的葡萄和荔枝低不少。之所以尝起来甜,主要是因为果糖含量较高。

它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之比约是5∶3∶1,果糖低温时甜度会增高,因此冰镇西瓜更甜。

总体来讲,含糖量虽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多,但还是不少的,应该注意别一次吃太多太快,不然血糖可能会飙升。

吃多少合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吃新鲜水果200-350g比较合适的,也就是两三片上图大小的西瓜。不过稍微多吃一点也没事,记得主食少吃一点就行。不然可能变得和西瓜一样圆!

小心隔夜且保存不当的冰西瓜

高温、生冷食物对胃肠的影响

高温、湿热的天气会抑制消化系统功能,有可能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胃肠运动减弱、胃内食物滞留、食欲缺乏等情况。

可是你也别先急着说这是天气先动的手,自己吃了什么心里也得有点数呀!

冰水、冰棍、冰粥、凉皮、凉面、凉菜…… 这些夏季热销的食物是不是吃到嘴巴停不下来?

然而,这份清凉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享受的。

大量食用生冷食物,特别是刚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会在短时间内刺激消化道血管收缩,抑制消化液分泌,有可能加快胃蠕动或导致痉挛,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低温食物对于头面部位也有强烈刺激,还可能诱发“冰淇淋头痛”等心脑血管问题。这些环境、饮食因素都是夏季胃肠道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3)

温度对食物的影响

产生某些益处

食物温度的降低会影响其营养成分、消化吸收、血糖反应等,进而产生一些益处。

比如凉面中的淀粉会因温度下降出现“老化”、“回生”,产生的抗性淀粉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吃凉面的血糖反应、消化率会比热着吃要低一些,甚至起到一些益生元的效果有益肠道健康。

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夏天的潮热环境非常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繁殖。而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本身也是各类微生物的温床,如果食物制作、保存不当,则很容易会出现腐败变质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安全卫生的室温环境下新鲜制作的食物,最好能在2小时内食用完毕,剩余的食物要立刻密封放入冰箱再吃前务必热透。

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4)

冰箱不是保险柜

有些食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正常,实际上致病微生物早已在里面“安家置业”了,在食用之前我们仍需小心查探有无异味、异样,可以加热的食物最好充分热透后再食用。

感觉不太新鲜的食物,宁可错过,不要犯错。

比如水果,如果发现水果已经发霉、腐烂最好直接丢弃,因为破损的水果相当于城防出现了缺口,致病微生物率领的敌军不需5秒就能迅速到达战场。

即便将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看似完好的部位也并非安全区,微生物早已开始在此繁殖,毒素也早已扩散至此。

西瓜糖分和热量(西瓜热量很高糖分最多)(5)

总而言之,对于存在偏头痛、上呼吸道问题、心脑血管疾病、胃肠消化功能较弱、免疫力较低、或因其他疾病或手术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还是要小心生冷食物,至少注意一下量。

对于患有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需要控制体重、血糖、血脂水平的人群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冷饮,吃水果时要注意相应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

考虑到多数冷饮中还含有大量的添加糖,即便是水果,其含糖量也在5%-30%不等,不容小觑。

你们那现在西瓜多少钱一斤?下午在超市看到的是3.99元/斤。

编辑:金金 万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营养师顾中一,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新华号 果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