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台诗全文(杜甫诗细读继续)

在头条号曾写过对杜甫诗的细读的文章,写了十几篇,之后停止了,现在继续写。

是据杜甫全集的顺序把杜甫的诗一首一首地全部细读下来,不漏一首,每字每句都进行详细品读。对于杜甫和他的诗,人们已有不少选注,这不是全部,难免使人不能了解杜甫诗的整体情况。也有人写了杜甫的评传一类的书,也不能对杜甫的诗进行完整的讲读。还有人整理了杜甫的全部的诗,但只有注释,没有每句含意的探讨,还是不够完善。而我的细读,则是对杜甫的全部的诗每一首都进行细读,每一字每一句都加以探讨,以弄清楚这些诗到底是在说什么,这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所以值得我坚持下去。

杜甫的诗有不同的编集本,对杜诗的分类与编排顺序都不一样,我是根据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来解说的,顺序也就按照这个版本来定。现代学者有两种杜甫诗的全集整理校注,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萧滌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一共十二本,是目前最详而全的校注本,还有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思纬校注的杜甫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七册,萧主编的全集,是集体的成果,谢思纬的是个人整理的成果,都花费了专注的精力,值得人们重视。但都限于校注,没有深入解读杜诗的意味,我的细读,算是一种补充。

第15首 假山

此诗前有一段小序,说明作诗的由来。序中说,在天宝初年,杜甫到陈留郡(今河南开封)探望太夫人(奶奶,这是杜甫爷爷杜审言的继室),此时,杜甫的舅舅(后来任吏部南曹小司寇官职)在家中的堂下,用土堆成一座小山,宽有数尺,用来代替已经朽坏的树木,在小土山脚下放了用来焚香的瓷碗,瓷碗放在那里,很稳当。旁边又栽了几根竹子。小土山堆成几座起伏的山峰,加上旁边的竹子,杜甫认为山势嵚岑(音亲陈,形容山的高峻,小土山不会太高,说它嵚岑,也是夸张的说法),竹子婵娟(形容竹子姿态的秀美),山与竹合起来形成的景致,使人感到有尘外(尘世之外)之意味,于是趁着兴致,作了此诗。诗句如下,随句细解。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匮是盛土的竹筐一类的东西,一匮是说用一只这样的盛土筐运来土,堆起来。功,指堆土的成果。盈尺,堆成的土山不大,尺把宽而已。可知这是很小的土山。但下一句就转有深意,是说这样堆成的小土山,有三座山峰,其山势造型精巧,出人意外。意出群,是说出乎众人意外。此二句一句是说土山很小,一句是说堆成的山峰却很奇巧,出人意外。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这座小土山虽然堆在院中的堂下,但望过去似乎是在野外,这是说不像人为堆成的小土山。小土山的幽处,仿佛要生出云来。幽处是指山的幽暗之处,如山凹曲折之处。欲生云,是说小土山的幽处似乎有着某种灵气,所以让人感觉似乎要生出云来。这都是形容小土山的奇特与妙处。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慈竹是竹子的一种,又名子母竹,义竹,孝竹,兄弟竹等,古人对这种竹子,有许多记载与描述,如《竹谱详录》中说:唐玄宗的后花苑中有一丛茂密的竹子,其竹荀不长到外面来,玄宗对他的兄弟们说:父子兄弟相亲,当如这种竹子。所以称为义竹,又名兄弟竹。杜甫这里用这个竹名,是形容家族和谐亲密。春阴覆,是说这些竹子到春天就会形成竹荫,覆盖竹丛附近。香炉,是形容序里所说的焚香的瓷碗,这里把它比喻为焚香的炉子。晓,指早上焚香。势分,指焚香之后香烟飘散。分就是散。是说焚香生成的烟不是一柱直上,而是四外分散,如随着山势而飘散。这两句是描写竹与焚香的情景。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

南指南山,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南山,这里把小土山比作南山。南山在古人的观念中,是与长寿有关的,所以有寿比南山的说法。这在诗经同也有相关的句子,如小雅·天保中说: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是说南山长久屹立,永不崩坏,所以用来比喻人的长寿。惟南,是说惟有这样的南山,可以用来形容人的长寿。将献寿,是说把这个小土山当作南山,将要借此来为太夫人祝寿。献寿,是说献上祝寿的词语。小土山有了如此的意义,于是就觉得山也生出佳气,其气氤氲(音阴运,形容气的浓郁与祥和,所以又称为佳气)。前面说到晓,这里说到日,晓是早晨,日就是日中。前后呼应。

古人解释此诗,认为是把静物写活了,静物不静,而充满了无限的意象。这就是古人作诗的妙处所在。

此诗还有一个特点,是把小写得大。实物是庭院中的一个小土山,不过尺把宽,加上几竿竹子,却写得如同野外的高山茂竹,有烟有气,似乎有神仙驻此,又写到为太夫人的祝寿,使人感到家族的和睦。

杜甫登台诗全文(杜甫诗细读继续)(1)

杜甫登台诗全文(杜甫诗细读继续)(2)

宋本杜甫集中的王安石画像赞

杜甫登台诗全文(杜甫诗细读继续)(3)

宋本杜甫诗集的分类

杜甫登台诗全文(杜甫诗细读继续)(4)

宋本杜诗页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