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必读的十大误区(如何做好投保时的健康告知)

在消费者购买一些保险产品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步骤,一定不能忽略,那就是——填写健康告知。这是影响到后期出险能否顺利理赔的关键因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健康告知?又该如何正确进行健康告知呢?

什么是健康告知?

简单来说健康告知是指保险公司在接受我们投保申请时,要求我们填写健康告知书,用来了解我们健康状况的东西。

投保必读的十大误区(如何做好投保时的健康告知)(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健康告知就像一张考卷,会问到我们的病史、健康、家族史等等,要知道每款产品的告知都不同。健康告知问的内容看起来很多,其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过往投保与理赔情况,比如累计的寿险保额等

☞ 既往病史、治疗情况、住院情况、目前的健康状况等

☞ 家族史,父母或者直系亲属家族遗传疾病

☞ 职业、收入、爱好等

以上这些问询,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去回答就好。这里记住哦:对于以前从未检查出的疾病,我们也不需要专门通过体检来证明自己是健康的!

如何正确健康告知?

  • 问什么答什么

保险公司有严格的核保系统,有专业的核保人员,制定的健康问题已经把会影响投保、核保和理赔的情况包含进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时我们千万不要慌张,对于提到的问题我们如实回答就可以,注意不能刻意编造或隐瞒,一旦被发现不如实告知,可能会影响我们最后的承保。

小提示:医保卡使用记录会被保险公司默认为持卡人本人的医疗行为,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医保卡外借他人使用,免得需要理赔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 体检不能代替告知

体检主要了解目前的健康情况,而告知事项涉及既往病史、目前症状、投保记录等情况,两者范围不同、作用不同,故体检不能代替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投保人的义务。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指定医疗机构对被保险人体检,当事人主张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免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体检无法代替健康告知。

而且重点要记住:书面告知,避免口头告知!

  • 及时补充告知

如果我们核保通过后,又发现了在投保时由于疏忽等原因,没有告知的健康问题。那我们一定一定要及时告诉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重新核保,这样才会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总的来说,伙伴们不要将“健康告知”视为洪水猛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告知,如确因时间久远等记不清某些健康情况,要及时查询就诊记录、诊断报告等相关诊疗资料(保险公司也会妥善保管客户资料,保护我们隐私的)。

投保必读的十大误区(如何做好投保时的健康告知)(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健康告知的常见误区

  • “一旦被拒保,就完蛋了”

健康告知里,通常都会包含这么一句话:您是否在投保时被拒保、延期、或除外的经历。因为这句话,很多人听到拒保二字就害怕。似乎这辈子和保险说再见了。

其实,保险公司的本意,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你拦截在外。而是预先发出警示,如果你有新的情况需要沟通、申诉,也欢迎来聊。而且,几年前的拒保记录,也是根据当时的健康状况而做的判断。如果病情好转、甚至痊愈,是有机会再次申请投保的。

  • “保险一买完,我就去体检”

买完保险,似乎万事大吉。这时候我总归可以去体检了吧?别急,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关注。举例来说:有的保险产品会写:等待期内,已经发生的疾病、症状或病理改变且延续到等待期以后,并患上一种或多种本合同约定的重疾、中症、轻症,那么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且合同直接终止,但你可以拿回保费。

我们可以理解成:等待期查出甲状腺结节,并在等待期后发展为甲状腺癌。那么保险公司不赔付。

通过“健康告知”,我们可以筛选真正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保险产品。

填写“健康告知”时,如遇到不明白或者不确定的问题,要及时与保险公司确认清楚后再填写,最大程度保证我们利益,避免后期理赔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