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东汉末年,董卓作乱,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镇诸侯歃血为盟,共讨国贼,一时间英雄叠起,掀起汉末诸侯割据的序幕。然而历史上的讨董联盟又是如何?十八镇诸侯的虚实又是如何呢?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1)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三国演义》

十八镇诸侯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2)

袁公路为袁绍之弟,但确为演义说所,袁术为袁逢嫡次子,袁绍实为庶出。先为东汉朝廷虎贲中郎将。董卓入京后拜为后将军,但袁术知董卓非善类,避祸出逃至南阳。讨董以后,与自家兄弟袁绍反目,战败于袁绍、曹操后,逃奔九江,占据扬州。建安二年于寿春称帝,后被吕布所败、又被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呕血而死。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绍遣使诣邈,耳语议事,馥时在坐,以为他们图谋害己,遂自杀。——《三国志.袁绍传》

韩 文节先为东汉朝廷御史中丞,董卓专权时任命为冀州牧。韩馥与袁绍曾推刘虞为帝,刘虞不肯受任。冀州民丰粮足,袁绍眼红,便设计夺取冀州,韩馥无奈投奔张邈;后袁绍派使者面见张邈时,韩馥以为袁绍派人擒杀自己,于是在厕所自杀,一方诸侯窝囊到这种地步也堪称三国第一怂包。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清谈高论,嘘枯吹生”——《英雄记》

孔公绪于189年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但于190年底去世,史料未记载由何而亡,一说被李傕杀死,又说病死家中,无从考证。190年孙坚成为豫州刺史。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刘公山为东汉朝廷兖州刺史,正宗的皇室后裔,讨伐兖州黄巾时阵亡。

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

王公节为东汉朝廷河内太守,被董卓击败后败逃乡里,欲投奔张邈,因先前杀害胡母班,与其结仇,胡母班亲属引曹操将其截杀。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张孟卓是有名的富二代,早年间曹操、袁绍都巴结于他。灵帝时,先为骑都尉,后任陈留太守。讨董联盟成立的第二年,在汴水败于董卓。后将全部兵力交于曹操指挥。 兴平元年,听从其弟张超与陈宫的建议,叛迎吕布攻打兖州,由此与曹操反目。吕布被曹操击败后,张邈欲投刘备。令张超护送家眷去往雍丘,被曹操围杀。张邈向袁术借兵求援的途中被部下杀害。

第七镇、东郡太守桥瑁

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三国志·武帝纪》

桥元伟是灵帝时期的兖州刺史,后迁东郡太守。董卓作乱京师,袁绍逃往冀州,桥瑁借其三公名义,呼吁兴兵讨董,讨董联盟就此兴起。后被刘岱所杀。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曹操《典论》

袁伯业为袁绍从兄,东汉朝廷山阳太守。根据《英雄记》所说,扬州刺史陈温病故,袁绍任袁遗接任,192年败于袁术,并被部下杀害。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鲍允诚任济北相时,受何进之托募兵于外,回京师时正是董卓进京之时,鲍信认为董卓为祸害,先后劝袁绍、王允除贼辅国,却均未成功。讨董联盟之时,鲍信起兵响应。联盟瓦解后,刘岱战死于兖州,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讨伐黄巾时,为救曹操而阵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3)

孔文举年少便已成名,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入仕为官。中平初,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入司空府为僚,拜中军候,官至虎贲中郎将。初平元年,因忤逆董卓,贬为议郎,流任北海相,得名 “孔北海”。兴平二年,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攻打青州,孔融出逃。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先后授孔融为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后因政治分歧,多次忤逆曹操,建安十三年被曹操杀害。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张孟高为张邈之弟,东汉朝廷广陵太守。参与讨董联军。兴平元年,与陈宫叛曹引吕。吕布战败后,张超迁徙张邈家眷时被曹操围歼。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4)

陶恭祖初举茂才入仕,先后任舒县县令、幽州剌史、议郎。后随皇甫嵩对抗少数民族将领北宫伯玉,担任扬武校尉,又随张温征韩遂有功。于188年担任徐州刺史,专剿徐州黄巾军,歼灭黄巾后着力治理徐州。后听从王朗建议遣使入长安朝贡,被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后因牵扯曹操父亲之死,被曹操大军征伐落败,徐州也惨遭屠城,陶谦悲愤不已,不久病逝。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5)

马寿成为东汉开国元勋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东汉末年参军,因功升至军司马。韩遂杀死凉州刺史耿鄙之后,时任耿鄙账下军司马的马腾便投靠韩遂并结为金兰。董卓进军洛阳前,任命马腾与韩遂留守长安,马腾又被任命征西将军,屯兵郿城。董卓兵败以后,马腾部下与韩遂部下发生矛盾,两家至此反目,刀兵相见,马腾之妻也死于韩遂之手。后因钟繇调解,两家修好。官渡之战前,曹操征调马腾援助,马超领兵击败郭援、高干。马腾被拜前将军、封为槐里侯。后曹操南征荆州之时,为稳西线,招马腾入京,封卫尉,并迁马腾全家二百余口至邺城为质,马腾留马超统领旧部。后马超与韩遂联合杨秋、李堪、成宜等关中联军,于潼关阻挡曹操大军进军关中,导致马腾全家二百余口被曹操诛杀。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6)

公孙伯珪出身贵族,但非嫡出,地位不高,因相貌出众,才智过人,受涿郡太守赏识,收做女婿。后官至中郎将,抗击乌丸、鲜卑等外族势力勇猛无敌,威震边疆。公孙瓒因处理胡人问题上与刘虞意见不和,于初平四年杀害刘虞,开始总督北方四州军政,成为当时北方最强大的诸侯。后与袁绍之间大小战事不断,高开低走,于龙凑战败后,便开始避战自保,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张稚生起初应何进要求前往并州募兵,得军千余人,留于上党征剿山贼。董卓进京后,张杨于壶关攻打上党太守,势力发展壮大至几千人。董卓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后献帝因李傕、郭汜叛乱流落至河东,张杨前来护驾,被封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献帝返回洛阳时,张杨多次派人沿途送以粮草供给,并恪守君臣之道,尊外郡太守不得留于京师的旧制,回到野王听任,被封大司马。后曹操于下邳围攻吕布时,张杨出兵相救,被部将杨丑所杀。

第十六镇、长沙太守孙坚

“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孙文台为东汉末年名将,传言为孙武后裔。在讨伐黄巾和讨伐董卓中表现非凡,斩董卓大将华雄,追击并大败吕布,是“三英战吕布”故事的人物原型。后征战刘表时被黄祖所部射杀。因官拜破虏将军,史称“孙破虏”。孙权称帝后,被追谥为武烈皇帝。

第十七镇、渤海太守袁绍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7)

袁本初为名门之后,自曾祖父一辈,家族四世有五人位列三公,因此有袁氏一门“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初平元年,兴兵讨董,被推举为盟军之首。讨董联盟瓦解以后,占据冀州,又夺青、并二州,于建安四年“易京之战”中大胜幽州公孙瓒,从而坐拥整个河北之地。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以少胜多,元气大损,并于建安七年病逝。

第十八镇、西园校尉曹操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8)

曹孟德是东汉末年一代奸雄。奉天子以令不臣,先后吞并二袁、击败张绣、吕布、刘表、韩遂等势力,征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统一北方。实施一系列军政经济改革措施,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维稳政局,为曹丕建立魏国打下基础。曹操生前,官至丞相,后进为魏王,曹丕建国后追谥曹操为魏武帝。

正史解析

(一)、讨董联盟发起人

“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英雄记》

《三国演义》中所言曹操以天子矫昭号令各方诸侯举义讨董,实与史实不符,正史当中桥瑁才是假传圣意,呼吁诸侯联军的始作俑者。曹操反董于189年起兵,要早于讨董联盟的成立,关东联军直到190年才正式成立,也许曹操本就没有寄希望于这些诸侯。更谈不上以矫昭聚集十八镇诸侯。

(二)、“十八路”诸侯之疑

“初平元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武帝纪》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9)

由《三国志》记载,诸侯联军算上曹操应为十一阵。而《后汉书·袁绍传》所载多出广陵太守张超一方。另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中明确记载了孙坚参与讨董并立下诸多战功的经历。根据《后汉书·献帝纪》“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和“袁术遣将孙坚攻刘表于襄阳”的记载来看,之所以未提及孙坚为一阵诸侯,是因为孙坚当时是依附于名气更大的袁术。因此,有史可查的讨董联盟最多只能算作十三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10)

演义中的另外五阵诸侯确实也不可能参与讨董联军。首先,《后汉书·孔融传》中明确记载,时任北海相的孔融,忙于镇压黄巾军,根本不可能抽身前往会盟讨董;其次,《三国志·陶谦传》有载,陶谦时任徐州刺史,以“遣使间行致贡献”,得到“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的赏赐,此时皇帝在董卓控制之中,要得赏赐,必然是讨好董卓才行,因此不会参与讨董联盟;再次,马腾本就不与朝廷修好,灵帝末年时就在凉州作乱,初平三年才接受招安,讨董联盟形成时任然受董卓之托,驻守雍凉地区,敌我形势明郎,不可能反董;然后,由《三国志·公孙瓒传》可知,奋武将军公孙瓒此时屯兵右北平郡,忙于抵抗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侵扰,也无法抽身讨董;最后,根据《三国志·张杨传》记载,张杨此时募兵千余人,如此弱小怎能称的上一镇诸侯,再者河内太守一职是董卓任命,站队比较明朗,亦不可能参与联军。

“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英雄记》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11)

刘备参与讨董联盟虽有记载,但就此时刘备实力而言,恐尚不及张杨,所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之说属于虚构,元代《三国志平话》可见“十八路诸侯”,元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又将刘关张之名传扬,均属文学创作,无正史可考。

(三)、盟主之谜

十八路诸侯盟主为何是袁绍(讨董联盟的十八路诸侯)(12)

讨董联盟形成之时,各路诸侯本就分驻各地,袁绍、王匡在河内,孔伷在颍川,韩馥在邺县,袁术在南阳,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在酸枣,不可能如演义所说会盟于洛阳远郊。根据《后汉书·袁绍传》所载,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五方势力会盟于酸枣,但关于担任盟主之职,五方相互推诿,无人敢担任,最后共举广陵功曹臧洪为盟主,登坛受礼,歃血宣词。礼毕以后才由众人遥推四世三公,德高望重的袁绍为盟主,袁绍属于尚不知情的情形下被众人推向了盟主之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