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位于哪(终于知道了锦屏山)

海州古城南有座大山叫锦屏山,可我们海州城里人都叫它“南大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海州城正南方,而且在城南诸多独立山体中数它最高最大据《连云港群山概览》记载,此山最高峰(在马耳峰东侧)为海拔 427.7米,在整个锦屏山系诸多山体中“挺拔高耸,如鹤立鸡群”,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锦屏山位于哪?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锦屏山位于哪(终于知道了锦屏山)

锦屏山位于哪

海州古城南有座大山叫锦屏山,可我们海州城里人都叫它“南大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海州城正南方,而且在城南诸多独立山体中数它最高最大。据《连云港群山概览》记载,此山最高峰(在马耳峰东侧)为海拔 427.7米,在整个锦屏山系诸多山体中“挺拔高耸,如鹤立鸡群”。

锦屏山原本也不叫此名。古时称朐山。《史记》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朐山侧立朐县。这说明在秦之前此山己有“朐山”之名。

在早,此山为什么叫朐山?我市史学家、考古专家、原市博物馆馆长、刘洪石先生生前曾作过考证。他说:“朐山应该读勾山。古代句和勾同音相假。朐山一名和一段部落的迁徙和融合有关。古史传说中的太昊时期,他有一个佐臣,名叫勾芒(句芒),是少昊的叔叔。太昊是创造中国最早太阳历的部落。勾芒被分派到东方主持观测木星,东方属木,因而勾芒又称木官。勾芒氏族来到东方和世居此地的常羲族通婚,而结成血缘部落—一朐部落。…朐山是勾芒和常羲部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锦屏山将军崖岩画中就有一个方面的人像:这就是勾芒。和《山海经》等文献记载十分吻合:“方面人身”。以‘朐’名山,这是朐部落对自己祖先勾芒的纪念。”(刘洪石著《东海名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25页)。

不过,在很长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朐山”之名只是个区域性的地名,知名度有限。直至秦始皇东巡至此,发生了秦始皇“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之大事,经司马迁《史记》这么一记,“朐山”之名才名闻于天下。

历代达官名人都有给名山大川起名之雅兴,其同僚和属下也有附和助兴之趣。到了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海州知州翁承选见此山北麓有条大涧——青龙涧,从山北流下向西流经白虎山而后入蔷薇河,雅兴顿起,遂将此山改名为“青龙山”。

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海州知州孙明忠观此山,觉得它“花草秀发似锦屏然”立于古城之南,便将用了近50年的“青龙山”名改为“锦屏山”。锦屏山的“锦屏”二字,既寓意山美如锦绣,又寓意为古城天然屏障,保一方平安。很快为海州官民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我市石刻文化爱好者封其灿老师在马耳峰旁发现,一耸岩上刻有“福星山”3个字,落款是清康熙××年(年头难以辨认)。很可能是当时有人想将此山改名为“福星山”,以祝愿海州古城福星高照,万民得福,寓意不错。但从我们记事起,从未听人这么叫过它。不过,此题刻却留下了一段历史。

山河改名是常有的事,多为一地主官意愿所好或文人雅兴所致。都是取其吉祥美好之寓意,企求一方平安兴旺,人寿年丰。然而,老百姓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以其方位、形象一类通俗好记、便于识别的名字叫它。海州城人对古城南这座大山更是这样。大家祖祖辈辈,吃着用着从这山上淌下的水,烧着这山上长的柴草。不管谁家,在院内向南一望,眼前就是这座如锦似绣的大山(过去海州城里城外无高楼大厦)。

俗话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海州城东临东海(今称黄海),南有南山。“东海”“南山”都占着,福寿双全,是何等宝地!因此,不管上边怎么给它改名,说得如何如何,城里老百姓还都依其方位,叫它“南大山”。而且,把这种叫法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海州地名考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