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

晚清时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Auguste François)带着七部相机赴任昆明。在云南的五年时间里,他拍摄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影像,其中1902年的一段影片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纪录片。

片中有一段方苏雅的管家夫妇吃饭场景,二人演示了单手喝盖碗茶的技巧。就像斗地主时单手切牌、烹饪时单手打蛋一样,单手喝盖碗茶也是一个炫酷的高难手法。其要领是,端起盖碗前,先用手指按下碗盖边缘,然后从缝隙中喝茶。

喝盖碗茶的标准手法是,一手端碗,另一手按下碗盖,挡住可能浮起的茶叶。饮茶过程中,手不触及茶碗,以防烫手,然而烫手时肯定烫嘴,干嘛急着喝?所以盖碗的设计可能出于一种逆向思维,故意增加繁琐和不便,让使用者不得不小心翼翼,防止碗从托上跌落,同时产生了一种端庄优雅的仪式感。

唐代的盏托,相当于今天没有盖的盖碗,虽然不是现代盖碗的前身,但设计思路却是一脉相承。唐代《资暇录》记载了盏托的起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蜡环楪子之央,其盅遂定。” 学术界一度深信此记载,然而近年在南朝和东晋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盏托,说明那很可能是商家为带货而编的段子。虽然是故事,却也说明人们心中总把盏托与精致细腻的贵族气质联系在一起。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

盏托很容易与台盏混淆,后者是酒具,托上有一个高台,用于放酒杯。盏托的托中间有一个下凹或者中空的圆槽,用于固定茶碗,还有一些盏托是做成一体式的。比如著名的唐代法门寺琉璃盏托,由斗笠形茶碗和下凹托盘组成。此品与众多宝物一起用于供奉佛骨舍利,证明当时盏托已经是贵族用品了。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2)

除了无托的圆形碗和盏托,唐代还流行椭圆形的海棠碗。比如上海博物馆的越窑海棠碗,纵口径32,横口径23,高11厘米,比现在的饭盆还要大一圈。如果装满茶,再加上碗本身的重量,估计很难单手端起来喝茶。也许有朋友问了,可能这根本就不是茶碗,没准是唐朝的汤盆或者浴缸呢?这还真就是茶碗,有图为证。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3)

这是唐代的《宫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描绘了唐朝的贵妇聚会。不算两个站着的仆人,围案而坐的贵妇一共有10人,而桌上的茶碗只有6只,可见她们在共享茶碗。正因为轮流共饮一碗,所以才把碗做大,否则不够。

这种饮茶方式叫“行茶”或者“传茶”,陆羽《茶经》说:“夫珍鳞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行茶的要义是,碗永远比人少,大家轮班喝。唐诗也描写过这种行茶聚会,比如陆士修有“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僧皓然的“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都强调一个“传”字,轮流喝。

行茶并非陆羽的突发奇想,而是源于人类原始的需求,通过分享食物增加个体之间的感情。要知道在宋元之前,宴会都是分餐制,参加者吃自己盘里的,喝自己壶里的,甚至每人一个桌案,互不相干,所以人们才用行茶去满足分享食物的需求。而现在大家已经在一盘子里夹菜了,自然无需再用一个杯子喝茶——如今只有潮汕还保留类似的风俗,一壶配三杯,不论多少人喝茶,只用这三只杯。

“盖碗”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中, “玄宗赐金花大银盆二、金花银双丝平二、金镀银盖碗二”。1970年在西安出土何家村唐代窖藏中,就有一只金镀银盖碗,也是现存最早的盖碗。以前中国几乎就不用金银作器皿,只是偶尔用来镶嵌青铜器,许多西域萨珊金银器传入东土大唐后,权贵阶层为之痴迷,随后中国才开始自己生产金银器。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4)

有意思的是,这只盖碗内有墨书“卅两并盖”,盖内有墨书“卅两并底”,透露了几点信息:一,盖和碗配套,这的确是盖碗;二,这是国产碗,文字是工匠用来记录原料重量的;三,这碗没用过,不知道原主打算用来喝酒、吃茶还是吃饭,抑或只是用来收藏。

再看这盖碗的盖,比较矮,还有一个巨大的环钮,几乎和碗底的圈足一样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精妙的双功能设计,把盖子倒扣过来就是一个托,放上碗就成了盏托。或者这本来就是一个盏托,只是收纳时可以把托扣在碗上。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5)

乾隆时也有类似的设计,比如图中的御制诗盖碗,也是大环钮,盖子却出奇地高,而且上面的字是倒的。说明把盖子倒过来放,就成了茶杯,用碗分茶。不过这个形制不流行,因为没有盖子,就没法挡碗中的浮茶了。近年来有紫砂壶把盖做成杯,往往人还没走,茶就凉了,不成功。

我们回顾一下喝茶的方法。初唐及以前,是煮茶法,把茶和蔬菜、香料、盐一起放到锅里煮,就像做汤一样,是为煮茶法。

中唐开始流行陆羽提倡的煎茶法。先烧一锅开水,再把茶饼烤脆,然后研磨成末,投进锅中煮一下,不放香料了,只加盐调味,这叫煎茶法。

点茶始于晚唐,流行于宋代,只喝茶,盐也省了。把研磨好的茶末过萝筛细后放入碗中,兑一点水,调成茶膏,然后冲入热水,再以茶筅击拂,令碗中泛起白沫。冲水的动作叫点,故名点茶法。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6)

我们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瓷盖碗是宋朝的,比如定窑的酱色釉盖碗,它的盖钮是直的,不能翻过来用。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撵茶图》里也出现了盖碗。画两儒一僧在雅集,一个仆人正在用石磨研茶饼 ,另一个在旁边点茶。但是盖碗只有一个,数量不够饮茶用,应该是一个收纳器,就像今天的茶叶罐一样,放磨好的茶末的,加盖是防止灰尘。

宋代人热衷斗茶,比试谁茶碗中的汤花白、持续时间长,要是给茶碗加个盖,游戏还怎么继续?所以宋人不用盖碗吃茶。茶器的演化总要依托饮茶方式的演变,能衬托白色的汤花的建窑和吉州窑系的黑釉茶盏非常流行,以至于徽宗皇帝要亲自强调“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7)

另一幅南宋的《罗汉图》(局部)中,僧人用的就是黑釉茶盏,配以红色漆器托。后面的仆人正在点茶,一手持茶瓶冲水,另一手持茶筅击拂。《撵茶图》中的桌子上也有一撂红色漆器托,还有一撂茶碗。也是瓷茶碗和红漆托的组合,从其收纳方式看,茶碗也可以单独使用,并不一定要组合成盏托。

《撵茶图》中的茶碗是白色的,这种碗并不适合斗茶,很可能对应另一种游戏,分茶。陆游有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作草”就是闲来练字,他的书法很不错,有《苦寒帖》《自书诗》传世。“细乳”比喻白色汤花,“分茶”分给谁呢?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8)

这里的分茶,不是把茶分给别人,而是一种游戏,在汤花上写字画画,好似今天的咖啡拉花。当时记载可以画“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甚至有高手能在茶上写一首绝句。分茶又叫茶百戏,也是源于晚唐,流行于宋,杨万里也有诗说“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明初是茶史的一个大转折,朱元璋嫌动辄几万钱一斤的龙凤团茶太过奢靡,故下令禁团茶(类似于今天的普洱茶饼),改散茶,也就是叶茶。主流的饮茶方式也改为撮泡法,就是我们今天用的投茶冲泡法。

饮茶方式的改变,也促使茶器随之改变。宋代的茶瓶要在炉上烧水,多用金属制成,高身长流(壶嘴),为了冲注沸水时更有力量,到明代已经没有必要了。这时出现了专门泡茶用的紫砂壶,矮壮短流,壶口宽大,就是为了方便进出茶叶。有个说法,宜兴本来是做缸的,所以当地人做的壶也是水缸形,又矮又粗,反而意外地适合泡茶。景德镇本来是做瓶的,当地做的壶也是又高又瘦,要命的是小口,投干茶进去勉强可以,再想把泡涨的湿茶倒出来就难了,所以只能当酒壶用。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9)

盖碗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时的盖碗没有托,是一个便利的设计,深腹方便容纳茶叶,既泡茶又喝茶,省去了茶壶还要倒茶于杯的程序。上图是道光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典型的清代盖碗,再看乾隆的盖碗,与唐宋的银和瓷盖碗比较,有何不同?唐宋盖碗是覆盘盖,俗话叫“天包地”,盖比碗大,扣上就行,保温隔尘。清代的盖碗都是盖比碗小,可以在碗中自由活动,这么做是为了适应新的需要,碗中有茶叶,要用盖挡住。

清代盖碗常用做待客器皿,“端茶送客”指的也是盖碗。据王国维考证,元以后的北方的待客礼节是客人到了先请喝汤,类似今天果茶一类的饮料,客人走时请喝茶,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如同今天的上车饺子下车面。那么主人端起盖碗,口称“喝茶”,自然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关于盖碗的礼节还有不少,比如电视剧《红楼梦》第一集中,黛玉喝盖碗茶时,只是用盖抵住了碗口,而此前还有个迎春喝茶的镜头,她用盖撇了浮茶。这时林妹妹初进贾府,还是客人的身份,而客人是不能撇浮茶的——那是暗示主人家的茶不好。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0)

八七版《红楼梦》固然精致,却是百密一疏,在曹雪芹的时代,盖碗是没有托的。其实线索在书中四十回写了,“ 黛玉亲自用小茶盘儿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如果这个盖碗有托,就无需画蛇添足地用茶盘了。

黛玉献茶给贾母,却被王夫人粗暴地打断了:“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王夫人不假思索地拒绝喝茶,出自她对内心黛玉的排斥,其实是拒绝宝黛婚事。今天南方还有类似的仪式,刚入门的新娘要给公婆倒茶,公婆喝了,便算一家人了。可见除了礼节之外,接受敬茶也象征着深层次的接纳,所以凤姐曾调笑黛玉:“你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儿媳妇?”

第四十一回还有一则关于盖碗茶的交锋。贾母初到栊翠庵,便命妙玉拿出好茶,很可能她是替刘姥姥等人讨茶,自己并不想喝。随后妙玉拿出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用海棠花雕漆小茶盘捧着,献与贾母。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有意思了,既然茶在钟里盖着,她怎么知道是六安茶呢?妙玉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更有意思了,一个深居简出的小尼姑,又是怎么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呢?然后贾母又挑剔水,被妙玉用“旧年蠲的雨水”怼回去了,她只好勉强吃了半杯,剩下的给了刘姥姥。读到此处,让人觉得妙玉与贾家的渊源并不简单,石头记仿佛还有一部卷帙浩大的前传。

“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很可能是曹公杜撰的,因为并没有成化年间的盖碗存世,大概是为了同妙玉给其他人用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拉开差距吧。海棠花雕漆茶盘倒的确有,这个形制最后成了三才碗中的茶托。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1)

所谓三才碗,就是今天常见的有托盖碗,以盖喻天、碗喻人、托喻人,故名三才。大概出现在同治至光绪年间,最早的托是椭圆形分四瓣的,行话叫海棠口。因为海棠托看上去像船,又可以称为茶船,还有人编了故事,说三才碗起源于航运业,其实不然。要溯其本源,还得回到唐朝。

瓷器虽然起源于商周时期,但一直是市井用品或者充当明器(陪葬品),权贵阶层热衷于青铜器和漆器。到了唐代,因为要大量铸造铜钱,青铜器渐渐淡出生活,只剩下铜镜。瓷器为了上位,开始努力模仿贵族用的漆器。比如《宫乐图》里大妞端的越窑青瓷碗,就是模仿漆耳杯。耳杯为椭圆形,汉代就开始流行,王羲之写“流觞曲水”时,用的就是木胎漆耳杯,否则浮不起来。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2)

这时外来的金银器加入了竞争,而且也开始模仿漆耳杯。许多金银杯不但做成椭圆形,还分成四瓣,因为金银贵重,要做薄点节省原料,但薄了就软,于是就做成棱腹,相当于给耳杯加了四条加强筋,却是意外地漂亮。瓷器工匠不明就里,也给瓷耳杯加上四瓣,漆工也不甘寂寞,做出了椭圆四瓣的漆托盘。

这就是海棠口的起源,椭圆四瓣,虽然耳杯和海棠杯很早就淘汰了,但海棠口的托盘流传了下来,见证着金银瓷漆几种材料在古代的相爱相杀。起初海棠托盘都是大号的,比如西门大官人在李桂姐家吃茶,“只见少顷鲜红的漆丹盘拿了七钟茶来,雪绽般的茶盏”,《金瓶梅》托宋,实写明代风俗,能装七杯茶,可见那个托盘不小。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3)

后来海棠托盘开始渐渐变小,比如前文引到黛玉和妙玉用托盘都只捧一个盖碗,而且前面还都加了“小”字。小到一个托只能放一只盖碗时,三才碗就诞生了,再后来托不再做成海棠口,大概出于成本的考虑——圆形瓷器肯定比异形的便宜,也就是今天我们还在用的圆托盖碗。

三才碗在晚清成了主流的饮茶器皿,尤其在茶馆喝茶都用此物。还发展出许多规矩,盖上放一片叶子,意思是人走开了,马上回来;盖子扣在碗上,表示不喝了;搭在茶船上,是让伙计加水。四川哥老会还有一个暗语,把盖翻过来平放,意思是落难了,若有袍哥路过,就会出手相助。

根据老舍话剧改编的电影《茶馆》里,能看到晚清时北京茶馆的礼节。八旗子弟踱入茶馆,先挂上鸟笼,这时伙计送来盖碗,茶客掏出随身携带的茶叶向左右谦让“您喝这个?”,然后投茶叶,伙计再来添水。剧照中常四爷在用盖碗在喝茶,前面还有一个杯子,这个细节很重要。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4)

如果盖碗茶泡上了,又不马上喝,岂不是越来越浓?那么可以把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一会再喝。这时盖碗就有两种功用,一是喝茶的茶杯,第二是当茶壶泡茶用。今天茶会上,泡好的茶要倒入公杯里再分入茶杯,清代还没有公杯,包括闻香杯、壶承、盖置什么的,都属于新生事物。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5)

电影的第二幕是民国时期,茶馆中的盖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粗瓷大壶,以衬托时局之衰败、消费的降级。民国时还出现了一种新杯子,办公杯。当时的国会开会时动辄一二百人,每人面前一个盖碗,伙计穿梭其间,不停地添水换叶子,场面混乱。于是景德镇的江西瓷业公司就把原来外销欧洲的马克杯加了盖,供给国会。相较于盖碗,办公杯优势明显,容积大,有柄可以单手拿,而且杯身高,喝茶时不用担心喝到沉底的茶叶,所以建国后中央政府依然订购这种茶杯。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6)

然而办公杯并没有取代盖碗,它的弱点是不能控制茶的浓度,而且总有点公事公办的死板意思。今天盖碗依然流行,主要用于泡茶,泡好了再分到杯子或者公道里,挤占了茶壶的市场。盖碗相较于茶壶有两点优势,一个是可以欣赏茶叶和茶汤的颜色,二是进出水都快,还不会堵,比茶壶爽快,缺点就是出水不好控制,口太宽,用起来不像茶壶那么方便。所以专业茶人和老茶客更倾向于使用盖碗。

盖碗的正确摆法(盖碗简单的讲究)(17)

现在的盖碗,器形上和过去稍有不同。主要变化在口沿,做成了外翻的曲线,如同喇叭口,行话叫大撇口,而过去的盖碗是小撇口或者直口。用盖碗倒茶时,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口沿,欧几里德说的好,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大撇口的目的还是减少接触面积,防烫。然后食指控制盖子,依然是唐代就出现的环形盖钮,但内涵不同了,唐代是当底足用的,今天是两点和手指接触,稳当。

盖碗用于泡茶分茶时,托盘就没有用了。过去景德镇一直生产三才碗,大概是习惯使然,也就在这两年,市面上无托的盖碗渐渐多了起来。也许三才碗终将淡出,盖碗重回古代的形制,轮回一般。

——————————————————

本文首发于《中华遗产》190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