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1)

上海崇明东滩,千鹬万鹤自在舞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2)

民国初年上海老城厢风景田园景象。“风动海门闻鹤唳”(陆深诗句)

我国古代的鹤很多,我们不妨就从上海的鹤说起。

古诗云:“云间有数鹤,高翔众鸟稀。”历史上的上海地区是仙鹤的主要栖息地,今上海地区旧称“华亭”,于是,鹤也被叫做“华亭鹤”,还流传许多华亭鹤的故事。今天,上海市区西北嘉定区的南翔就是以仙鹤的故事而得名的。青浦区现在还有一个乡叫“白鹤乡”。

上海这片滩涂之地,古代曾经是鹤的栖息之地。据地方志记载,大约六千年以前,今日上海地区的西半部已经成陆,随着海岸线的渐渐东移,这里变成了辽阔的海涂。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使滩涂上长满水生植物。因而为野鹤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条件,留下了不少有关鹤的佳话。清代嘉庆户部员外郎,闵行人李林松,隐居上海,写了一首咏鹤诗以表明心迹:“仙骨珊珊万里翔,一声长唳入青苍。生平自叹云中雾,不向鸡群索稻粱。”又相传西晋时,这里有位叫荀隐的文人喜欢养鹤,他邀请好友华亭(今松江)人陆机来此饮酒赋诗。陆机携带一只丹顶鹤乘着酒兴,在荀隐宅边的一座木桥上放飞,那鹤一出樊笼,长唳三声,直冲云霄。陆机养鹤多年,从未听到如此美妙动听的鹤鸣声。他一高兴,就出资将这座木桥改建成五马骈行的环龙石桥,题名“鹤鸣桥”。后来,陆机卷入“八王之乱”,临刑时,他还念念不忘地问胞弟:“华亭鹤唳,尚可闻乎?”后人为了纪念陆机,把鹤鸣桥改名为“放鹤桥”。可惜此桥在1952年疏浚河道时被毁。近年,闵行人重建“放鹤楼”,让人仿佛听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鹤唳声!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3)

上海许多建筑物上都刻有松鹤蝙蝠组成的福寿图纹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4)

白鹤 选自《白描百鹤谱》

鹤是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它常出现在我国古代的诗、画中,多代表长寿的意思,作画者将鹤布局在松树之上,或者停立在松林旁,天空中挂起初升的太阳。于是白色的仙鹤、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红色的太阳,构成一幅十分鲜艳醒目的图画,画上写有“松鹤延年”的题字,更有“祝君长寿”之意。早年民间传说,仙人以鹤为伴,也含有长寿的说法。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古诗有“鹤寿千年也未神”的诗句。所以,古今都把它作为美好、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现北京故宫内“金銮殿”皇帝宝座前,就存留一对青铜丹顶鹤。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5)

宋《瑞鹤图》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6)

杭州放鹤亭,本图为民国时期老照片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7)

1978年6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厂青铜组的工人正在复制春秋时期的青铜立鹤方壶,新华社图

鹤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鹤仅次于凤凰。鹤为羽族之长,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父母常常给孩子起名为“鹤年”、“鹤龄”,说明他们希望孩子长大成人,长命百岁。鹤常与象征坚定长寿的松联在一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与龟一样,鹤被视为长寿仙禽,长寿之王。据说,鹤寿无量,人们往往将鹤视为长寿的象征。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中国还有“鹤寿龟龄”、“龟鹤同龄”的成语,图案皆为一龟一鹤。《韵会》记载:“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松鹤延年”的图案为鹤和松树。其根据是《字说》记载:“松百木之长”;《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鹤鹿同春”的图案为鹤鹿与松树,因为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8)

百鹤图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9)

1980年代黑龙江养鹤男子与白鹤,[日本]久保田博二摄

文人鹤意象(国风人文图典鹤的仙风道骨)(10)

中国人传统的松鹤延年图

2018年12月15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