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

欧阳锋跃下千丈雪山,柯镇恶听风辨位接暗器......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怎样的科学玄机?就让我们一起用物理知识来解读武侠。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1)

【壹】欧阳锋跃雪山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七回,欧阳锋上了黄蓉的当,黄蓉前脚把欧阳锋骗上高高的雪山,后脚就把登山的梯子撤掉了,成功把欧阳锋困在山顶。

四天之后,下起了鹅毛大雪,黄蓉和郭靖都以为欧阳锋要在山顶上冻死饿死了,却突然看到欧阳锋从山顶跳了下来!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2)

【原文】:只见欧阳锋并非笔直下坠,身子在空中飘飘荡荡,就似风筝一般,郭靖、黄蓉惊诧万分。片刻之间,欧阳锋又落下一程,二人这才看清,只见欧阳锋身上不见了外衣,头顶缚着两个大圆球一般之物。

原来,欧阳锋是用自己的外衣制作了一个“降落伞”。不过,帮他活下来的不只是降落伞,这里面还蕴藏着一个物理定律。

我们都知道,在高空跳伞时,从五六千米的高空刚跳下来,并不需要立马打开降落伞。因为空气阻力在不断抵消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拽着人体下降,空气阻力向上托着人体,大约经过二十秒左右的时间,加速度归零,人体才会匀速下落。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3)

如果不是特别紧张,还能体验到空气浮力自下而上托着的感觉,类似“脚踩祥云”。

欧阳锋自制降落伞的行为这也属于高空跳伞。根据流体力学的空气阻力计算公式,欧阳锋受到的浮力与四个物理量有关,分别是空气密度、风阻系数、迎风面积和下落速度

如果没有降落伞,欧阳锋受到的浮力约为880牛顿,基本抵消了地球引力对他的影响,他将以每秒80米的速度匀速下落,最后肯定会被摔死。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4)

但欧阳锋做了一个降落伞,大大增加了风阻系数和迎风面积,浮力进一步提升。估算一下,他将以每秒16米的速度下降。16米每秒依然是要命的速度,相当于被一列高速火车迎头撞击。

那欧阳锋为什么逃过一劫了呢?我们继续在原文里找答案。

【原文】:只见他在半空腰间一挺,扑向城头的一面大旗。欧阳锋左手前探,已抓住了旗角,就这么稍一借力,那大旗已从中间裂开,一分为二。欧阳锋一个筋斗,双脚勾住旗杆,直滑下来,消失在城墙之后。

原来,欧阳锋扯住了一面大旗,来了个缓冲,才没被直接摔死。从千丈高峰上跳下来,貌似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儿,也是符合基本的科学规律的。

【贰】柯镇恶听声辨位

听声辨位,在武林中也叫做听风辨器。几乎所有的武林人士都会这门功夫:只用耳朵听,就能迅速判断出暗器的方位和速度,再选择合适的招数来应对。听声辨位的佼佼者有《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雪山飞狐》里的袁紫衣、《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但排第一的,应该是江南七怪之首——郭靖的授业恩师柯镇恶。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5)

柯镇恶早年和黑风双煞打架,弄瞎了双眼,于是苦练听风辨器的本领,晚年大有所成。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六回,说到柯镇恶和欧阳锋交手。欧阳锋是当世绝顶高手,武力值比柯镇恶高,他只用一招就震掉了柯镇恶的长枪,再用一招,轻轻松松把柯镇恶提了起来。

柯镇恶危急之中发射了两枚暗器,直奔欧阳锋的眼睛。欧阳锋为了避开暗器,只好把柯镇恶甩了出去。欧阳锋这一甩,方位选得特别妙,柯镇恶发的暗器,倒奔着柯镇恶自己身上来了。

眼看暗器要打在身上,柯镇恶身子稍微一侧,伸右手把两枚暗器轻轻巧巧就接了过来。

【原文】:他这听风辨器之术已经练至化境,竟似比有目之人还更看得清楚。欧阳锋喝了声彩,叫道:“真有你的,柯瞎子,饶你去吧。”

柯镇恶在江湖上的名号是“飞天蝙蝠”。蝙蝠的眼睛不好使,但听力发达,它能主动发射超声波,然后接受回波进行分析,由此判断周边环境的状况。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6)

但柯镇恶是人,不是蝙蝠,他不会发射超声波,那他是怎样实现听风辨器的呢?答案是多普勒效应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7)

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交警检查车辆的行驶速度,医生观察血流的方向和速度,都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举个最易懂的例子:在站台上等火车,火车远远地拉响了汽笛,这时候你觉得汽笛声还挺悠扬的,可随着火车越来越近,声音马上变大而且刺耳了,等火车开过去,才渐渐不那么刺耳。

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当人处在声源靠前的位置,声波被压缩,波长变短,频率较高;当人处在声源靠后的位置,声波延伸,波长变长,频率较低。

柯镇恶徒手接暗器确实夸张了一点,但也基本遵循物理定律。

【叁】靠“充电”的虚竹

杨过用“水力发电”,裘千仞用“火力发电”,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正路。武侠世界中还有一些人,自己不“发电”,靠别人给他“充电”。《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就是靠“充电”才拥有逍遥派内功的。

【原文】:那人哈哈一笑,突然身形拔起,在半空中一个筋斗,头上所戴方巾飞入屋角,左足在屋梁上一撑,头下脚上地倒落下来,脑袋顶在虚竹的头顶,两人天灵盖和天灵盖相接。

虚竹惊道:“你……你干什么?”用力摇头,想要将那人摇落。但这人的头顶便如用钉子钉住了虚竹的脑门一般,不论如何摇晃,始终摇他不脱。虚竹脑袋摇向东,那人身体飘向东,虚竹摇向西,那人跟着飘向西,两人连体,摇晃不已。

虚竹更是惶恐,伸出双手,左手急推,右手狠拉,要将他推拉下来。但一推之下,便觉自己手臂上软绵绵的没半点力道,心中大急:“中了他的邪法之后,别说武功全失,看来连穿衣吃饭也没半分力气了,从此成了个全身瘫痪的废人,那便如何是好?”惊怖失措,纵声大呼,突觉顶门上“百会穴”中有细细一缕热气冲入脑来,嘴里再也叫不出声,心道:“不好,我命休矣!”只觉脑海中越来越热,霎时间头昏脑涨,脑壳如要炸将开来一般,这热气一路向下流去,过不片时,再也忍耐不住,昏晕了过去。

无崖子内力深厚,相当于一台以生物能或者化学能方式储存大量电能的蓄电池。他将内力渡入虚竹体内,相当于给虚竹“充电”。充电是需要接口的,无崖子头上脚下,头顶抵住虚竹的头顶,相当于接上充电插头。

“充电”是做功的过程,蓄电池通过做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过程中,电路板上的元件会产生热量,如果缺乏有效的散热设备,电路板会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升温,所以虚竹“只觉脑海越来越热”。

蓄电池分为许多种类。按工作性质和贮存方式划分,电池分为“原电池”和“可充电池”。原电池又叫“一次性电池”,电量耗完就不能再用了。可充电池又叫“二次电池”,放完电还能再充。段誉、杨过、郭靖、令狐冲,以及江湖上其他人物,内力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练一练还能补回来,基本上都属于可充电池。

按贮能材料划分,常见电池包括老式的铅酸电池、新式的锂电池,以及最常见的一次性干电池锌锰电池。铅酸电池可以储存较多的电能,成本低廉,但是充电过程中更容易发热,一旦放电过度,还可能出现电解液泄露的现象。

无崖子年纪很大,很像老式的铅酸电池,而他将毕生功力输入到虚竹体内,更像是过度放电。所以到了最后,他“满身满脸大汗淋漓”,“面颊、头颈、发根各处,仍是有汗水源源渗出”,说明电解液开始泄露了。

铅酸电池过度放电的后果比较严重,电池内部极板形成较大的硫酸铅颗粒,充电时很难置换,会造成充电困难,影响电池容量恢复。通俗来说,这组电池差不多是报废了。

无崖子给虚竹充完电,油尽灯枯。如果他那个武功高强的师妹天山童姥在场,马上运用高深内力对他进行深充电与深放电,或许可以修复电池容量,救他一命。可惜天山童姥远在万里,虚竹又年轻识浅,不懂得如何施救,一代怪杰无崖子老爷子很快撒手人寰。

【肆】轻功水上漂

《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有这样一场描述:

【原文】:杨过折下一根树枝掷入潭中。树枝初时横在积雪之上,过不多时便渐渐陷落,下沉之势虽甚缓慢,却绝不停留,眼见两旁积雪掩上,树枝终于没得全无踪迹。郭襄不禁骇然:“树枝分量甚轻,尚自如此,这淤泥上怎能立足?”

杨过折了两根树干,每根长约七尺,拉去小枝,缚在脚底,道:“我且试试,不知成与不成?”身子向前一挺,飞也似的在积雪上滑了开去。但见他东滑西闪,左转右折,实无瞬息之间停留,在潭泥上转了好几个圈子,回到原地。

这里用到了物理学中的压强原理。人体的质量所带来的重力显然比树枝要大,但是脚上缚了两根七尺长的树干后,却没有沉下去。根据压强公式P=F/S,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因此可以在树枝漂不起的泥沼中行走。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8)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9)

素材来源:环球物理、《武侠物理》、科学酷闻、Pexels(图片)、网络素材

投稿邮箱:gzthfb@163.com

武侠深度解析(神奇的武侠世界暗藏着怎样的科学玄机)(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