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胡孟杰 杨婉苏

12月15日,浙江工业大学召开2022年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推动新的一年学校数字化改革和“智慧工大”建设向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进军,加快形成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副校长陈积明,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於建明,合作企业代表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文生,中国移动西湖分公司总经理余侃,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坚,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友进,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祝捷,上海科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区域经理钟涛出席。

会上,举行了浙江工业大学“E通工大”发布仪式、“智慧工大”建设合作伙伴联盟成立仪式。李小年与五家企业代表共同启动联盟成立,并为首批“智慧工大”建设合作伙伴联盟成员授牌。相关职能部门作智慧工大“8 X”场景及特色应用场景建设情况汇报交流。

会后,在各分会场举办了学校数改发展论坛、党建数改论坛、数字教育新技术宣介会。

>>>新闻 :

便捷、智能、高效,让师生享有智慧校园的幸福感

“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需要线下办理的在职证明、收入证明等纸质证明材料现在统统搬到线上了,流程上也省掉了很多环节,也不用校区之间来回跑了,真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是浙江工业大学一位老师最近发在社交软件上的文字。

自2021年以来,浙江工业大学每月上新一款多跨协同业务场景,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原则,“一月一上新,一事一到底”,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校园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常态化疫情下网上网下同步,全速推进教育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因为疫情反复,我本来还担心给学生上课会不会受到影响,没想到学校及时启动了线上教学模式,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都没有受到影响。”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的一线教师周凯说。

面对量大面广的重点课程考试需求,学校推出了“一人一卷、随机发放”的线上考试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数千名学生同时在线考试的规范性问题,确保了突发疫情情况下正常的教学秩序。

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1)

图1 在线听课平台

学校教务处处长计伟荣说:“我们用数字化改革赋能课堂革命,学校构建了泛在化、贯通式数字化教学管理体系,软硬一体、虚实结合的智慧化教育环境以及立体化、开放式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从智慧管理、硬件支撑、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数字化改革,全力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小切口、大场景”,打通线上线下流程,大幅压缩师生办事时间。

2021年9月,浙江工业大学上线教师个人主页,一是全面展示教师风采,为学生选择导师提供重要窗口,二是为推动跨学科学术交流、跨学院科研合作提供有力平台。系统自上线以来受到了全校的广泛关注,上线一年访问量超100万人次,全部3000余名专任教师都不约而同的发布了个人主页。

学校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李祖光感慨道:“过去想搞跨学科研究搞不清楚要找谁合作,教师个人主页上线后,可以快速匹配出我想要的人选,尽早启动项目。”

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2)

图2 教师个人主页

为实现“无纸化办公”“掌上办公”的目标,浙江工业大学迭代升级OA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可信电子凭证等一系列办事办公服务平台,整合部门职能,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多跨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实现PC端和手机端的同步接入,确保用户随时办理、“一掌通办”,实现“办文、办会、办事”的高效协同,提升管理效能。

学校办公室主任陈耀说:“我们宁可在多跨协同上多想一点,在高度集成上多管一点,在便捷服务上多做一点,也要让师生在办事上少跑一点,在流程上简便一点,在智慧校园上多享受一点。”

校园生活智能化不再遥远,数字化畅通学习生活,实现“一网通办、一键通达”。

为了提升学校治理服务能级,浙江工业大学持续深化智慧校园资源集成、服务集成、数据集成和运营集成的一体建设,最终实现“一网通办、一键通达”。

在全面实现便捷生活“一卡通”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升级移动端“E码通”和智能“刷脸”服务,现已实现疫控通行、无卡支付等多场景应用。后续将持续通过硬件升级和多码合一,解锁更多校园便捷应用场景。

“真是太方便了!现在都不需要带校园卡,到哪都刷校园码,很多地方还能“刷脸”,科技感满满。”该校的2022级新生张嘉懿同学感慨道,“进出校门还可以刷脸,再也不用担心忘带校园卡了。”

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3)

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4)

浙工大校长争取自二进入双一流 E通工大发布(5)

图3 一部手机畅行校园

浙江工业大学大力建设PC端综合服务网和手机端“工大钉”等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目前已接入63个系统应用“一平台通”,大大增强了师生服务的集成度、办事的便捷度;同时,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打通校内各业务系统,实现一个账“号”在校园网内“畅行无阻”。

据悉,浙江工业大学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像这样的改革服务场景正在推进的还有几十项。学校打造的“智慧工大”,不断夯实着数字化校园多场景应用,创新着管理机制,牵引撬动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智慧化,进一步构建师生更加满意、办事更加高效便捷的校园智治体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