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

Hello moto,摩托罗拉,这家成立于93年前的公司,为二战出过力,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搞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还大胆地提出了铱星计划(虽然失败了)。

在功能机时代,它与诺基亚双雄争霸,V3成就一代经典,与苹果乔布斯合作,甚至险些收购华为。智能机时代,初期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本以为能够王者归来,随后却在两次被收购中沉沦。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

时至今日2022年,摩托罗拉仍然在做手机,率先发布moto edge X30,抢了小米12新骁龙8的首发。Hello 大家好,欢迎收看PhoneTalk,本期视频和大家聊聊摩托罗拉的历史故事,以及我个人印象深刻的moto手机产品。

故事要从1928年说起,那时摩托罗拉还不叫Motorola,而是加尔文制造公司,由约瑟夫·加尔文和保罗·加尔文兄弟俩创立。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2)

那一年胡佛当选总统,美国的市场经济繁荣达到顶点。然而在之后的1929年到1933年,大萧条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摩托罗拉的前身加尔文制造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起家。

当然,加尔文公司一开始并不是造手机的,那时也还没有手机。早期的主营业务是车载收音机,这也是Motorola名字的由来。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3)

Motor表示汽车,ola的意思是声音,合起来就是汽车之声。ola是当时很多品牌喜欢的后缀,比如可口可乐Coca-Cola也是如此。

到1936年,加尔文公司累计销售了150万台车载收音机,这使得他们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仍然保持增长,直到二战爆发美国参战,加尔文兄弟遇到了重大业务危机。

有一天弟弟保罗火急火燎跑进哥哥约瑟夫办公室,“哥!你听说了吗?美国政府要下令停止民用汽车生产!”

哥哥一听就懵了,“啥玩意儿?车都不让造了,那我们的车载收音机卖给谁?”

哥俩以为公司主营业务要黄了,郁闷了一段时间,不过战争很快为他们带来了另一个机遇——无线步话机。

1940年,加尔文公司牵头研发出SCR-536无线步话机,并于次年7月量产,有效通讯距离较短只有1英里左右。值得一提的是,SCR-536是世界上第一款手持对讲设备,这应该也算是大哥大的原型了。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4)

二战期间,有近20万部SCR步话机投入使用,出现在太平洋战场、诺曼底登陆等一系列美军战役中,为二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加尔文公司积累了技术和资金。

战后加尔文公司将军用双向通讯转化为民用,随着产品迅速普及,摩托罗拉家喻户晓,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的代名词。1947年,保罗·加尔文干脆把公司名字改成了Motorola。

1956年,保罗的儿子罗伯特·加尔文接班,摩托罗拉进入罗伯特时代,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蒸蒸日上。

1969年,摩托罗拉迎来了它的历史高光时刻,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阿姆斯特朗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经,就是通过摩托罗拉无线电设备传回地球的。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5)

看上去,摩托罗拉堪称那个时代的“美国华为”了。带着阿波罗的荣誉光环,不久之后,摩托罗拉又干了件大事——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手机。

1973年4月3日,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里,研究员们欢呼雀跃,围绕在团队leader马丁·库帕身边,他手里举着最新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部手机。

然后他拿着这部没有线的电话,走出实验室,来到曼哈顿的大街上,打了一个电话,“嗨尤尔,我在用一部移动电话和你通话,一部真正的手机!”

电话对面的尤尔不是别人,正式库帕的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尤尔·恩格尔。70年代,民用无线通信进入爆发期,摩托罗拉和归属AT&T的贝尔实验室暗中较劲,看谁能先造出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

显然,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库帕赢得了这场胜利,后来他也被称为手机之父。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6)

不过直到10年后的1983年,摩托罗拉才推出首款面向市场的手机——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真的只有半小时,售价四千美元。

摩托罗拉在早期手机时代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也犯过代价高昂的错误,就是八十年代启动的铱星计划。与如今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异曲同工,都是通过部署近地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网络。

铱星计划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的天马行空,摩托罗拉想要通过77颗近地卫星实现全球通信,所以用元素周期表上序数77的铱iridium来命名这套系统。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7)

罗伯特·加尔文认为以摩托罗拉的技术和财力,足以完成这项名垂青史的伟大壮举。但他显然低估了铱星计划的难度,在前前后后投入了63亿美元后,1998年11月1日铱星计划才正式商用提供通信服务。

但每分钟3-8美元的高昂通话费,消费者们只能表示下次一定,用户寥寥无几的铱星计划迅速衰落。商用不到一年,在拖欠15亿美元贷款后,铱星公司提出破产保护。

在模拟走向数字、通信进入2G GSM时代的过程中,摩托罗拉又断断续续犯过不少错误,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直接来看摩托罗拉的功能机时代。

来到功能机时代,相信Hello moto一定是很多中年人的经典记忆铃声。

我记得九几年的时候,我爹第一部手机就是摩托罗拉,在那个家里都不一定有安座机的年代,手机还是奢侈品的存在。

对于苹果来说,iPhone 4是设计之巅、iPhone 6是销量之巅,而这两座巅峰在moto身上可以合二为一,那就是来自RAZR系列的经典V3刀锋手机。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8)

发布于2004年的V3,定价8000块,在四年里共卖出1.4亿部,它的机身厚度仅13.9mm,注意这可是折叠形态哦,今天的三星Flip3折叠厚度15.9-17.1mm,华为P50 Pocket厚度15.2mm。在我看来V3纯粹是一部靠设计取胜的手机,在“傻大黑粗”的功能机中鹤立鸡群。

V3的成功,对于当时的摩托罗拉是一根救命稻草,但也让其丧失了创新的动力,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套娃机型,直到2007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说到苹果,在功能机时代,moto与Apple还有一段产品姻缘(或者说孽缘)。

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砍掉了几乎80%的产品线,只留下了iPod和Mac,同时也开始意识到手机将成为消费电子的明日之星,同为口袋便携设备,手机一定会对iPod造成冲击,于是乔布斯想将iTunes音乐服务也装进手机里。

又是2004年,对,moto V3发布的年份,摩托罗拉新上任的CEO艾德·桑德尔(Ed Zander)接到了好友乔布斯的祝贺电话,两人聊着聊着就谈到了手机与iTunes结合的事儿。

彼时苹果内部的代号为“Purple 1”的手机原型机刚被否决,乔布斯知道自己缺乏手机硬件经验,跟摩托罗拉合作正好可以偷师学艺一把,没想到后来iPhone直接把moto连带诺基亚家都偷了。

桑德尔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当时对乔布斯说:“When you’re leaving your house,you make sure you have three things. Your keys,your wallet and your cell phone. Your iPod isn’t on that list.”(当你出门时,你会确定带齐了三样东西。你的钥匙、钱包与手机。但iPod不在这张清单中。)

这句话敲定了苹果与摩托罗拉的合作,乔布斯一开始看上了RAZR刀锋系列,但被moto拒绝了,而是为iTunes单独创建了一个音乐手机产品线ROKR。

不过moto对于这款产品的规划可以说是,肚脐眼儿放屁--不知道怎么响(想)的?最后给出的方案居然是,“做出一个iTunes播放软件,然后再決定要放在哪个地方。”

苹果看到moto这快递掉进下水道的坑货态度,已经不想搭理他了,也不怎么关心ROKR是否能成功。

双方就这么拧巴着推进合作,2005年9月7日,由苹果举办的Special Event中,乔布斯正式发布了Rokr E1,他将Rokr描述为“一个在手机中的iPod Shuffle。”,在这部手机上只能保留一百首歌曲。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9)

然而,苹果转头就来了一发背刺,就在Rokr发布20分钟之后,乔布斯紧接着带来了大受欢迎的iPod nano,可以存储1000首歌,重量仅42克,外形也远比Rokr E1精巧时尚。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0)

至于苹果真正的手机产品,后来大家在2007年都知道了。

以上是moto与苹果的一段荒诞往事,还有另一件秘史大家可能鲜有耳闻,作为功能机时代的巨头之一,moto曾经几乎险些收购华为。

2003年海南岛沙滩上的一个清晨,两名看上去就是大佬的男人边走边谈,其中身着深色运动装的正是摩托罗拉的首席运营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而身穿蓝色沙滩衬衫的是华为创始人,59岁的任正非。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1)

双方基本达成了收购协议,摩托罗拉签署了一份75亿美元收购华为的意向书,华为也认为收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彼时的华为电信业务危机四伏,重金押注CDMA错失小灵通,接班人李一男出走另立山头,还陷入思科侵权诉讼中。

然而,2004年1月5日摩托罗拉闭着眼睛看王八-无视龟腚,董事会大换血任命新CEO,导致收购华为失败。Moto后来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被另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收购。

“我们不清楚华为原本会拯救摩托罗拉,还是摩托罗拉最终会摧毁华为。”很难想象,如果当时华为被摩托罗拉收购,后来的中国手机市场会是一番怎样的格局。

在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替华为,感谢当时的摩托罗拉董事会。

虽然与中国公司失之交臂,但moto还是非常看重中国市场的,这一点从明系列产品上就能看出来。

面向中国商务大佬的明系列,我一直觉得moto应该找陈道明代言这手机,太符合目标人群的形象了。

第一款明系列是A1200,当时的定位是「触屏PDA」手机,并且完全由中国团队独立开发设计。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2)

不同于当时大部分功能机,明系列透明翻盖 手写笔的设计,给人一种领先时代的科技感,并且深刻洞察了商务大佬只会手写打字的用户需求。

在后来的安卓智能手机时代,明系列也有产品延续,比如搭载移动OPhone OS的MT810以及XT806,但显然被iPhone重新定义的触屏,并不需要透明翻盖。

这又是另一个moto故事了,我们在下一章节智能机时代继续讲。

Moto在智能手机初期的产品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ME600后空翻,我们这里也是在2022年的今天淘了一部,机身非常的小巧舒适,采用了当前流行的折叠结构,翻出来是一面实体全键盘,按上去相当解压。屏幕背后还有一小块触控板,堪称掌上小电脑了。

还有一款手机,我愿称之为moto安卓时代的V3,那就是ME525 defy,相信戴妃应该是很多同学的第一部安卓手机。戴妃可以做到IP67防水,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也可以正常运行。性能甚至高于同期的三星i9000和HTC G7,并且性价比十足。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3)

另外,Milestone里程碑、Droid刀锋,都是moto当时的经典系列,相比同时代安卓手机,风格特点鲜明,甚至还有相当超前的产品构想,比如ME860也就是Atrix 4G。这款手机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插入一台Laptop底座,变身成笔记本模式,可以说是后来罗永浩TNT的鼻祖了。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4)

可以看到,在智能手机群雄并起的初期,moto并没有像诺基亚那般固执,反而有点老树逢春的意思。那么,同期的友商们都在做什么呢?

苹果发布了划时代的iPhone 4,谷歌开始推出亲儿子Nexus,三星布局Galaxy S、Note双旗舰,HTC仍处于自己最后的高光时刻,诺基亚则迷失在微软的Lumia泥潭里。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5)

国产品牌这边还是中华酷联的时代,但智能手机新势力已经崭露头角,魅族M8虽然搭载WinCE系统,但ROM已经有了属于智能手机的灵魂,小米刚刚成立,雷军马不停蹄地带来小米1,用1999元的价格掀起新一轮智能手机浪潮。

然而,身为芝加哥老正星条旗的摩托罗拉,并没有意识到来自东方神秘力量的崛起,并且还在之后的日子里陷入了被收购的流浪窘境。

2011年1月4日,拆分出摩托罗拉移动公司,随后8月15日,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然而谷歌醉翁之意不在酒,压根儿没看上智能手机业务,而是垂涎老摩托的专利积累,以防御对Android系统日益增多的诉讼。

被谷歌收购的moto急转直下,2012年8月13日,宣布全球裁员20%,关闭三分之一办事处。同年12月13日,将其最大的天津工厂出售给伟创力,不再从事手机生产制造。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全面接管摩托罗拉移动的产品规划。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6)

但联想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弱弱结合了属于是,后联想时代的摩托罗拉,推出了moto X 极系列产品,标志着摩托罗拉正式重返中国市场。我记得当年这手机的宣传卖点,是屏幕防摔……不知道市场部门是怎么想的。

当然联想在产品上也不是毫无建树,后来的moto Z 模块化系列就很有想象力,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更换不同背部模块,甚至有支持连续变焦的哈苏镜头。

motorola5g拆解(曾险些收购华为)(17)

但可惜的是,在PC领域如日中天的联想,从来没玩明白过手机业务,自家的ZUK、乐檬、Vibeshot都没做起来,更不要说是外来户moto了。

本来,以moto的历史沉淀,是非常好的可高端化品牌,但现如今,不得不以2999元的价格,勇夺最具性价比的新骁龙8旗舰手机。

曾经手机的发明者,在2022年竟然成为“后起之秀”,不免令人有些唏嘘,但好歹Motorola这个名字是延续了下来。

现如今在这部moto edge X30手机中,你依然可以听到那首熟悉的铃声:hello mot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