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末代君王都会被扣上昏庸无道、暴戾不堪、沉迷美色的帽子,在历史的眼中,他们就是当朝的罪人,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几代君王的基业。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脱离时代背景看问题的人,都是无理取闹,带着主观喜好判断历史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生活骄奢淫逸,劳民伤财,后期更是引发诸多农民起义,但是无论他在位期间如何残暴,都不能抹杀他的三大功绩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1)

开凿大运河,疏通水道

大名鼎鼎的隋唐大运河,相信每一个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有所了解,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的建成,对于沟通南北交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是隋炀帝最大的功绩之一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2)

古代没有我们如此发达的交通工具,出行全靠马车和两条腿,然而如果全靠陆路来进行交通,显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和劳动力,因此,开凿运河和疏通水道成为古代各君王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隋炀帝即位后,为更好的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开始着手疏通水道,开凿运河。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的六年时间内,隋炀帝征发了河北数百万的民工来疏浚前朝堵塞的运河水道,以洛阳为中心,南北蜿蜒五千多公里,将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和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极大的便利了交通运输工作,使南北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3)

但是大运河的修建也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使得底层人民叫苦连天。隋炀帝为了自己的伟大功绩而迫使人们日夜劳动,失去民心,所以最后被起兵谋反也是情理之中了。


修建西苑,创古典园林先河

隋炀帝的另外一大功绩就是修建了隋西苑

众所周知,园林是我国一大宝贵的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而隋西苑在我国古典园林史中就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又一重要体现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4)

隋西苑开创了我国园林史上“园中之园”的先河,由一条水道蜿蜒围绕16座宫殿,每座宫殿自成一个小园林,同时又是大园林西苑的一个组成部分。西苑中有一个大的水池,池中有人工堆筑的土山,象征着仙山琼阁,而这一寓意也为后世园林中“一池三山”模式奠定了基础。

西苑面积广大,园中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建筑形式,水系蜿蜒曲折但是又都汇于一池,也表示了四海归一,天下一统的寓意,这种做法在后世的园林建造中也有非常多的体现。同时,西苑还是当时最大最豪华的一座宫苑。可以说西苑的建成在中国园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到来,对于后世园林的建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迁都洛阳,奠定都城格局

隋炀帝的第三大功绩便是迁都洛阳,建东都,为后世的三重城垣体系奠定了基础。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5)

三国时期曹操曾定都邺城,到曹丕建魏之后将都城迁至洛阳,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混战直到隋统一天下,都城数次变迁。隋炀帝登基后,汉魏洛阳的都城已经无法满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要求,于是隋炀帝重新迁都,营建了东都洛阳。

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洛阳沿袭了之前的中轴线:宫城——皇城——御街的体系,同时新设了两重城垣体制,在第二重城垣外修建短垣,更加保卫了都城安全,到唐朝时在隋的基础上将短垣修建为第三重城垣,是为“外城”,由此确定了我国古代的都城模式

东都洛阳,北据邙山,南邻洛水,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后世的都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是为一大功绩。


总结:

在隋炀帝在位的这十四年内,他改革了官制、修凿了大运河、制定了律法、营造了新都、征服了整个中原、开创了科举制的雏形、营造了气势恢宏的西苑并且保存了许多古典书籍等等。

可以看到,隋炀帝并不是一个“昏君”,相反的,他是一个极具“事业心”的君王,在位期间始终致力于国家建设,做出了许多的成绩。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6)

像这样的一代君王,按理说总该受到后世的赞扬,但是如今的隋炀帝却饱受诟病,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得民心,这也是数代君王含恨退下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隋炀帝建功立业之心过于强烈,即位便动用数百万人民修建运河,并且持续六年时间,在位期间发动数次战争平定中原,虽奠定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战争频发的日子里,百姓注定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因此后来的数次农民起义也便是顺理成章了。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隋炀帝如此暴戾成性,劳民伤财,最后被起兵谋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千秋功罪隋炀帝(7)

至于沉迷女色,或许有一部分原因,但是女人从来都不会是一个朝代更替的主要原因,只能说是前朝衰弱,所以皇帝才开始沉迷享乐,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最终的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隋炀帝为后世所做下的贡献也一样不可否认,尤其是像隋唐大运河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西苑这样庞大而具有代表性的园林,虽然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是它对于后世的影响还是极大的。

至于隋炀帝这个人应如何评判,究竟是过大于功还是功大于过,应交由专业的史学家来做定论,只是对于历史,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保持一些敬畏的、客观的态度,而不是跟风学舌,人云亦云。


文/枕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