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家拜寿打油诗(稻草插秧父抱子)

方苞,清代中期文学家,现在安徽桐城人。散文清新流畅,感染力强,重视文与道的结合,可谓是清朝文坛上的一股清流,在散文上发展了独树一帜的“桐城派”,方苞也因此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50岁左右才重入官场,竟然还成了清朝不多见的“三朝元老”。

岳父家拜寿打油诗(稻草插秧父抱子)(1)

方苞幼年时期就表现出文采上神童的天资,四五岁能熟练地作诗诵词,七岁读《史记》,十岁开始读经书古文,过目能诵,博学强识。有一天,方苞在野外玩耍,正是五月农忙的季节,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插秧,好生热闹。田头有个拔秧的农夫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稻草扎秧父抱子。”方苞正好经过,好奇地伫足田头看着这位诗人般的农夫,农夫见他是一个小孩,就笑着逗他说:“小朋友,你能对出下联吗?”小方苞低头寻思了会“稻草,父也;秧,子也。” 又抬头举目前后张望了会,恰巧见不远处的竹林里,几个妇女正把竹笋投入竹篮里,他眉毛一扬,自信地点点头,高声对道:“竹篮装笋母搂儿。”农夫听后甚为惊喜,直夸方苞真是个“神童”。

岳父家拜寿打油诗(稻草插秧父抱子)(2)

方苞十六岁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二十三岁左右进了京城,入了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愈)欧(阳修)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接着突破了江南乡试第一名,到38岁时候考取进士第四名。后因母亲重病,回家尽孝,可惜未参加殿试,从此在家伺候老母,直到五十岁左右都没有回归朝廷政治文坛。

有一次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在骆马湖镇上的茶馆里结识了一个人,叫欧阳宏,两人喝着小酒吃着小菜相谈甚欢。他们聊“东宫洗马”的故事的时候,欧阳宏立马敏锐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慈祥可亲,气质非凡的老人并非等闲之辈,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当今的国主。康熙皇帝见他神色大惊疑重,也想到“这个面目丑陋的老人天分极高,怕再顺着这个“洗马”的话题再说下去,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连忙另说他事,就将话题岔开了。“东宫洗马”也就是“太子洗马”。若不了解“东宫洗马”的笑话故事可查本空间前文“你以为“太子洗马”真的是太子洗马吗?到底和马有没有关系?”。

岳父家拜寿打油诗(稻草插秧父抱子)(3)

康熙帝通过聊天发现这个欧阳闳学识非常渊博,才思敏捷,见地不凡。不像是一般的山村野夫。暗自赞叹:“好一个鸿学大儒啊,比起高士奇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不是因为年纪大点,朕倒要马上启用他了。”后来才得知这个欧阳宏原来就是文坛上“江南第一”的方苞。在康熙五十年因戴名世的《南山集》获罪,废为平民,流落民间。康熙皇帝大喜,最终不拘一格,将他以布衣身份直接录入上书房,并以宰相身份待之。从此就未离开过朝廷,一直辅佐清代三代有名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直到八十二岁才去世。

欣赏了方苞的对联故事,我们今天这里也有一上联:树影疏斜鸦反哺。敬请五湖四海热爱诗词,对联,古人故事的朋友们开发诗意灵感,赐香留墨,挑战下联。谢谢大家!

岳父家拜寿打油诗(稻草插秧父抱子)(4)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