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1)

↑利用流转土地抵贷款,周厚冰在当地发展民宿旅游,使火焰村成为当地的网红村。受访者供图

红星新闻记者|王震华 发自湖北武汉

编辑|官莉 实习编辑|朱洁英

“那笔贷款让我在最难的时候挺了过来。”

回想起7年前,用流转土地做抵押拿到第一笔500万贷款,周厚冰不无感慨。就在上个月25日下午,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火焰村,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周厚冰的办公室,合作社社员签完字后,“面签”很快完成。第二天,双方到武汉农交所交易窗口办理完土地流转交易签证后,周厚冰就完成1300多万资金的续贷,“2015年到现在,今年是第7年了。”

在周厚冰的身后,武汉农交所副总经理桂玲见证了“周总”的创业发展历程,“看着企业一步步转型,从最开始简单的种植,到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而在桂玲的背后,则是承载着中央“三权分置”探索的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改革突破。

截至2021年底,武汉农交所产权交易金额超过220亿,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超过61亿。

7年,从500万到1330万

周厚冰是武汉市春惠江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法人。2013年,做了两年莲藕加工生意后,周厚冰到武汉蔡甸区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从当地村民手中流转了1000亩土地,做蔬菜种植。

政府每亩补贴10000元,自己投入6500元,又配套了自动灌溉设施,周厚冰建成了蔡甸区第一个高标准蔬菜钢架大棚,前后投资了2000多万。“刚开始其实没赚到钱。”连续三年,冰雹、龙卷风、水灾、雪灾,尽管买了保险,周厚冰的合作社还是亏了钱。

处在困境中的周厚冰想到用流转土地抵押贷款。

针对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资金不足、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在借鉴已经成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流程的基础上,自成立起,武汉农交所就把交易标的物锁定在以农村土地经营权为主的10项农村综合产权上。通过价值评估,农交所为流转土地颁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有了鉴证书,企业就可以作为一份权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2009年成立当年,武汉农交所就联合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放出了全国第一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总金额1400万元。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2)

↑周厚冰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是武汉农交所联动当地银行发放的土地流转抵押贷款帮了他。王震华摄

2015年,用1000亩流转土地中的750亩做抵押,周厚冰去武汉农交所做了土地流转“签证”后,向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了第一笔贷款500万。“贷款很快就批了下来,把之前的工程款付了。”但合作社要经营发展,第二年又贷了750万,“陆陆续续给我贷了1500万。”

有了钱,2015年开始,周厚冰进入农产品配送领域,“原来的种植没有丢,后来把配送和供应链做起来了。”新冠疫情爆发后,农产品电商迎来增长窗口,目前周厚冰的农产品配送一年可以营收1.5个亿。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8月28日续签给周厚冰的贷款,一共1330万,分别以周厚冰担任法人的两家公司作为贷款主体,以其流转的1583亩土地做为抵押。“土地经营权签证有非凡意义。”周厚冰感慨,“到现在我还在用这笔钱,那是我创业最难的时候,幸亏有这个政策。”

10年过去,从最初的1000亩,到现在的3690亩,随着企业的发展,周厚冰在当地流转的土地面积还在增加。

“我把这个网红村彻底盘活了”

离武汉市区车程不过1小时的火焰村,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村。虽然依山傍水,但原来的火焰村在周厚冰眼里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那时的火焰村,540户中有75个贫困户,一半以上的家庭房屋空置,农田抛荒严重,大量劳动人口外出务工。

2019年,武汉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打造四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火焰村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4月,火焰村成为蔡甸区当年第一个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周厚冰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火焰村。“通过第一个项目贷了740万之后,我又筹划了新项目。”新项目在原来的种植业基础之上,延伸到旅游、民宿、餐饮融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3)

↑利用流转土地抵贷款,周厚冰在当地发展民宿旅游,使火焰村成为当地的网红村。受访者供图

2019年,周厚冰流转火焰村土地385亩,农户闲置住房10套,投资7500万,打造集旅游,民宿,餐饮,亲子,会务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区”。为了新项目的发展,周厚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用新公司作为主体,再次抵押流转土地贷款590万。有了资金支持,周厚冰还承接了火焰村的房舍、道路、沟渠等整体的生态改造工程。现在火焰村已经成为武汉乡村旅游的网红景区。

2022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周厚冰在火焰村的文旅新项目营收仍达到了500万,“目前可以保持收支平衡,我更看好这里的未来”。“把这个村彻底盘活了。”在周厚冰看来,自己的到来,村民至少可以有三个层面的收益,“我最初来的时候,土地都是荒芜的,房屋流转,我付租金;在这里打工的村民,每个月有四五千块收入;有生产能力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我还可以用我的配送平台帮着去卖。”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4)

↑利用流转土地抵贷款,周厚冰在当地发展民宿旅游,使火焰村成为当地的网红村。王震华摄

火焰村一名女性村干部介绍,户籍人口1500人的火焰村,三年前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人,主要为老人和小孩。现在常住人口回归到500余人,另有150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周总”投资的同时,火焰村还引进了一家湖北省百强民营企业,流转土地120亩,计划投资2亿元,在当地打造“高端野墅度假区”。除了“大企业”,火焰村还进行了小规模土地和水塘资源的流转,“召回”更多本村能人发展养殖和餐饮。

上述村干部介绍,火焰村目前大部分土地均已流转,余下的200多亩土地,根据法律只能作为种植用地流转,不能挪作他用。“土地流转也好,企业投资也好,政府的政策很重要,我们自己也要实实在在去做。”周厚冰说,现在这里成了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村,“政府继续在推,我也会继续完善我的内容。”

考察后,“三权分置”正式出台

在周厚冰通过流转土地抵押贷款获得发展的同时,武汉农交所也在不断探索自己的农村产权深化改革之路。

2009年4月,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当时,武汉农交所的交易品种囊括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九大类,居全国之最,并在全国率先开始了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地的探索实践。

4年后的2013年7月22日,到武汉农交所考察。次日,《人民日报》刊载消息称,“强调,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十余年过去,“三权分置”的探索上升为中央政策,武汉农交所也探索出了“交易——签证——抵押”的农村产权交易模式。截至2021年底,武汉农交所产权交易金额达220多亿,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1亿多。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5)

↑武汉农交所。王震华摄

武汉农交所副总经理桂玲见证了周厚冰的创业发展历程,“我们是看着他的企业一步步地转型,从最开始简单的种植,到现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今天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很不容易。”

2009年4月,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两周后,经济法专业出身的桂玲到农交所担任副总经理至今。资料显示,成立第一年,武汉农交所就完成农村产权交易206宗,交易金额达18亿元,流转面积达19万多亩,联手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为7家企业发放贷款及授信共计4200多万,占到当年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放款总额的3成。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6)

↑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办理流转土地抵押贷款。王震华摄

农交所成立4年后,2013年7月22日,桂玲在交易窗口见到了前来考察的。桂玲记得,当时认真翻看了业务档案,让工作人员逐句解释《交易鉴证书》明细,还询问了前来办理产权交易的农民和企业,“包括农民打工的情况,企业流转土地之后的用途,业务办理的流程等,问得特别细。”

考察后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相关负责人就抵达武汉农交所,开始深入调研。3个多月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此后,中办、国办正式印发文件,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截至2021年底,武汉农交所产权交易金额达220多亿,涉及农村土地面积151万多亩,联合13家金融机构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1亿多。孙晓燕觉得,武汉农交所的尝试,在农村产权改革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如何再加把劲突破“程艳的烦恼”?

在周厚冰完成自己1300多万土地流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续贷时,距离武汉2个小时车程的湖北省崇阳县,同为土地流转“大户”,隽青农场创始人程艳却在为“资金”发愁。忙完2000多亩稻子的收割,程艳把精力都花在了加工厂的建设上。

2014年,女大学生程艳放弃在一线城市十几万的年收入,回到老家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成为村妇联主席。看到土地抛荒,年轻人不愿回村的现状,程艳开始承包土地。四份土地承包合同显示,几年来程艳一共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涉及当地四个村。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程艳想“搞新的东西”:不打农药,种植长粒香米;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开发超甜水果玉米;引进大棚技术,首次在当地种出了香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7)

↑土地流转协议。程艳几年来从崇阳县青山镇农民手中流转了2000亩土地,成为当地种植大户。王震华摄

为了增加利润,2022年上半年,程艳租借了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准备建自己的加工产,烦恼随之而来,“2000亩土地流转费用,100多万;100多名村民的务工费,100多万;厂房,设备投入要200多万,肥料也要上百万。”算下来,程艳今年面临的资金缺口将近500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8)

↑利用流转土地,崇阳隽青农场联合高校研发的水果玉米很受欢迎。受访者供图

成为种植大户的这几年,程艳当选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前几年的资金周转,靠的是土地上的产出,各项政策补贴,和自己的个人信誉贷款,“个人信誉贷款一开始是50万,去年增加到70万。”但今年面对500万的资金缺口,程艳甚至动了向个人借贷的念头。

程艳不知道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存在,也不知道土地经营权可以用来抵押贷款,“以前找过银行,银行认为单纯农业种植,风险大,很少会贷款。”在听说周厚冰可以获得10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贷款时,程艳动了到武汉农交所办理“交易签证”的念头。

“目前还实现不了跨地区,或者说全国性的交易。因为国家层面,这个交易市场原则也是以县级为单位,现在确权办证的管理权已经下放到区县里。”现任武汉农交所总经理陈珊珊解释说,“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目前还是一个区域性市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9)

↑流转土地2000多亩,湖北崇阳返乡女青年程艳在当地创办了自己的农场和加工厂。受访者供图

陈珊珊介绍,武汉农交所虽然搭建了市、区、乡三级体系,整个武汉市可以统一起来,“但是跨市、跨省业务,目前就我们现有的这个架构来说,不具备这个功能。”陈珊珊认为,如果能够建立统一大市场,让农村产权要素能够全国、全领域的流动,“它的价值发掘会更充分。”

因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周厚冰现在的关注点转向了对“点状供地”的关注。相对于原来的成片土地流转,“点状供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按照项目开发建设的实际用地需求供应土地,建多少、批多少。相比原来的“片状供地”,“点状供地”更灵活,更适合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乡村产业项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10)

—END—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十年深改网红村)(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