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1)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2)

进入3月底,季节交替,气温不稳定,细菌病毒滋生,交叉感染,很多病毒都会找上门来。

近期,武汉晚报报道过,湖北武汉一个爸爸的家长群,就收到了停课通知,停课21天!

停课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春季高发流行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3)

今天早上,南昌晚报也发微博,因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提醒家长多加注意家里的小朋友。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4)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数据显示,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高达两万余例(每月),仅次于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5)

高发季,学会了解、辨别和做好预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

01

最常见的是儿童

传染性强,一旦传染,必须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也会累及其他唾液腺,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会传染吗?

会,传染性非常强。

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有传染性。

而且,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得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小朋友和大人都要及时隔离。

Ps:

也不是所有的腮腺炎都会传染,怀疑孩子得腮腺炎时,应及时就诊,交给医生诊断是流行性腮腺炎还是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不会传染。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6)

为什么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

(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因可通过飞沫传播,本身传染性就强;

(2)儿童本身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

(3)幼儿园、学校人多,教室通风比较差,孩子跟孩子之间接触多,易被传染。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

最明显的特征是两侧腮腺肿痛,肿痛位置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肿痛位置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碰有痛感,张口,吃东西时,会导致疼痛加剧。

另外,还会伴有头痛、咽痛和发烧等全身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7)

02

腮腺疼本身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孩子一旦感染上流行性腮腺炎,不仅疼痛难忍,一张口就疼,吃不了东西,眼泪唰唰唰地流,当爹妈看着更难受。

虽说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疼一阵子会自己恢复的。

但最关键的是,它对人体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必须高度警惕和防治:

1.易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耳聋。

2.易导致生殖系统并发症。

比如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肾炎、心肌炎等生殖系统疾病。

关于第2点中的引发生殖性系统疾病,孩子年龄小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大多发生在成人身上。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该注意的是流行性腮腺炎引发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懂得护理方法。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8)

03

正确预防,准确护理

孩子才会不遭罪!

高发季,提前做好预防最重要!正确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要做到这4点:

1.及时注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2.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出门回来记得洗手;

3.日常多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定时彻底清洗孩子玩具;

4.发现身边有人,或孩子学校有人患上流行性腮腺炎,应带孩子远离。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9)

如果孩子不慎中招,也不必慌张,除了看医生之外,也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帮助孩子减少疼痛,早日恢复!

1.应立即隔离孩子,不隐瞒病情,不传染给其他孩子和大人;

2.进行隔离治疗,多喝水,家里也应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生活用品等要采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3.清淡饮食、少吃多餐,少给孩子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4.进食后用温盐水漱口、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5.食欲差时,可补液治疗;

6.紧密观察,继续检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10)

另外,在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请记住:

抗生素没用!

别给孩子吃抗生素,不仅没用,还会导致抗生素滥用,国内一般会采用抗病毒类中药继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利巴韦林、更昔洛韦以及其他联合使用抗病毒类中药。

如果在发病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大约2周内逐渐恢复正常,爸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孩子脸好像肿了怎么办(这种流行性正爆发)(11)

最后:

流行性腮腺炎可防可治,在流行季仔细了解,做好预防措施,才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