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和雷神山救治情况(岐伯山火神山雷神山)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左冬辰/图

2月13日,河南版“小汤山”医院正式定名,官方称呼有两个,一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二是郑州岐伯山医院。继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之后,又有了郑州岐伯山医院。

火神、雷神骁勇善战,岐伯则是精通医术的大家,他们都是历史上造福一方百姓的人。这样的命名,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疾病面前的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个简单的名字背后,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支撑的,寄托着美好夙愿,也表达着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

火神山和雷神山救治情况(岐伯山火神山雷神山)(1)

郑州“岐伯山”,来源于“岐伯”这一医学家

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郑州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原址上,改造扩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从1月27日开始建设,到2月6日竣工,短短十天,该医院拔地而起,被网友称为“河南版小汤山医院”,体现了河南速度和力量。

该医院的名字还经历了一波三折:最开始施工时,它叫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中间,它又叫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从2月2日开始,它再次改名为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

如今,该医院名字终于确定了,还有了一个霸气的新名字——岐伯山医院,这背后,又有什么寓意呢?

火神山和雷神山救治情况(岐伯山火神山雷神山)(2)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病房内部

郑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岐伯山医院的称呼,主要是从岐伯这一历史人物入手来命名的。

岐伯是黄帝时代的医学家、博学家。他善观天地自然,懂音乐,会乐器,才智过人。为给百姓治病疗伤,他四处寻访,遍尝草木,成为精于脉理、名震一时的医家。《路史》记载,黄帝为治天下,西巡访贤,“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相传,岐伯被黄帝拜为天师。

黄帝战蚩尤、胜炎帝,统一天下之后,建都于溱洧轩辕丘。医治战争创伤,抚融民生疾苦便成为头等大事。于是,他率领岐伯与一批上古名医一起研究医术、探讨医道。

具茨山山高入云,植被丰富,药材多样,山下气候独特,适宜种药,岐伯就选了一个土质肥沃、山泉甘美的山岭引种药材,这道岭,后来就被称作岐伯山。因此,岐伯山就成为当时的医药基地和医学研究院。

他同黄帝合著了医书《素问》、《灵枢》,合称《黄帝内经》,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其内容多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

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者“岐黄之术”,这里则是指岐伯和黄帝,可见岐伯的成就之大,也可见岐伯与郑州的渊源之深了。

火神和雷神,都有祛除瘟疫的寓意

今年大年三十,在武汉蔡甸,数千名工人正争分夺秒地建设一座专门接受治疗冠状病毒病人的医院——火神山医院。两天后,武汉市决定除了火神山,再建一座医院,命名为雷神山。

火神、雷神,这两个名字自带威武属性,背后有什么含义呢?

据《北京晚报》此前报道,这两座医院的命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美好祝愿。

湖北属于古时楚国的领域,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楚人相信自己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火神正好能驱瘟神。同样,在传统文化中,雷神也有灭瘟疫的职责,于是就有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

“小汤山”打头 四座医院为何都叫“山”?

关于此次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命名,可追溯至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北京仅用7天,就在小汤山建起一座“非典”重症患者收治医院,一夜间让世界知晓。

小汤山位于北京以北35公里的小汤山镇,该医院因地理位置得名。

有网友提出,为何这些医院都是“山”字辈?在讨论中,有人表示,这是为了与北京小汤山医院保持一致,便沿用了“某某山”的叫法。

(编辑 吴海舒 见习编辑 张淼 首席编辑 华丽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