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字的民间俗语(俗语雅看舔沟子)

“舔沟子”是国内不少地方的方言,是比拍马屁更为粗俗和直观的说法其实在我的老家,这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行径被称为“舔腚眼子”,虽然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但腚眼子的确比沟子更“有碍观瞻”,考虑到读者感受,索性按“舔沟子”来写,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四个字的民间俗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个字的民间俗语(俗语雅看舔沟子)

四个字的民间俗语

“舔沟子”是国内不少地方的方言,是比拍马屁更为粗俗和直观的说法。其实在我的老家,这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行径被称为“舔腚眼子”,虽然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但腚眼子的确比沟子更“有碍观瞻”,考虑到读者感受,索性按“舔沟子”来写。

别看“舔沟子”属于秽语系统,因其词源素材主要是屎尿屁等“下三路”的东西,乍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实际上,“舔沟子”在许多典籍和作品中都出现过,只不过换成了舐痔结驷、吮痈舐痔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说法而已。这些成语生僻难记,民间却用“舔沟子”这一最形象的概括,把词义精髓传承了下来。今天我们就俗语雅看“舔沟子”。

其一,庄周讥讽曹商。《庄子·杂篇·列御寇》中这样写道,“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大意是,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宋王派他出使秦国,去之前送给他几辆车,到秦国后不知说了何话做了何事让秦王很高兴,秦王便又送了他一百辆车。曹商回到宋国见到庄子,忍不住开始炫耀,说庄子身居陋巷,靠编草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论吃苦自己比不上庄子。而他靠出使秦国面见秦王,就从万乘之国那里得到百乘的赏赐,这又是庄子比不了的。

面对得意忘形的曹商,庄子没有直接骂他不要脸,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讥讽他,“听说秦王生病召见医生来看,说能破痈溃痤就赏一辆车,能舔痔疮的就赏五辆车,治疗的手段越下贱得到的赏赐就越多。”然后反问曹商,“你是不是也给秦王舔痔疮了,而且舔了好多次吧,要不怎么能得到这么多的车呢?太恶心了,你还是赶紧走吧。”这可能就是“舔沟子”的最初来源。

其二,邓通——曾经腰缠万贯,最终活活饿死。如果说曹商舔没舔痔疮尚且难以断言,那么邓通吮痈肯定确有其事。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他能发迹最初源于文帝做了一个“上天”梦,梦中助文帝上天的是名黄头郎,而邓通恰是黄头郎,且与文帝梦中之人一致。“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邓通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能谨慎处事并能讨好皇上而已。文帝找人给邓通算命,相士说邓通会因贫饿而死。文帝认为,邓通能不能富完全在于皇上,待在皇上身边怎么可能让他贫穷呢?于是文帝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了邓通,并给他自己铸钱的特权,从此“邓氏钱”流传全国。

文帝得了痈疽病后,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有次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呢?”邓通说:“应该没有谁比得上太子更爱你的了。”当太子前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让他给吮吸脓血,太子虽然吮吸了脓血,可是脸上却显露出难为情的样子。过后太子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心里感到惭愧,也因此而怨恨邓通。等到文帝死去,汉景帝即位,邓通被免职,在家闲居。过了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盗了境外的铸钱。查实后,邓通家的钱财全部被没收充公。最后邓通寄食在别人家里,直到死去。

邓通之流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颜观色,专以谄媚事主,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甚至恃宠骄横祸国乱民。我们不难理解,“舔沟子”的人多了,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没什么好处的。

其三,赵壹以笔为枪、刺世疾邪。对待“舔沟子”之人之事该是什么态度,东汉文学家赵壹在《刺世疾邪赋》中有过精彩论述,且借其犀利语言来感受一下,古人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求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品质。

先怒斥表现。“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即,从那时到现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舔痔疮的人可以乘四匹马拉的车,正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对豪强之家溜须拍马,稍微有点骨气、敢于反抗这恶劣风气的,立即遭到祸殃。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指日高升。富贵昌盛,好坏不分,冷热难辨,奸邪之人飞黄腾达,正直的人只能隐居潜藏。

后剖析原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即,他们所喜好的人,千方百计让其长出羽毛;他们所讨厌的人,就不择手段找缺点毛病。正直之士即便想谒诚尽忠,为国效命,也如同面临绝险的境地,找不到路径。皇宫的大门既然打不开,又加上一群恶狗汪汪乱叫,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还在放纵自己的嗜好欲望,只贪眼前之欢。这和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有什么两样。

再亮明态度。“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即,宁可忍饥耐寒在尧舜时的灾荒之岁,也不吃饱穿暖在现在的丰收之年。坚持真理即使死去也,违背正义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