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句感悟(今人不见古时月)

古时的明月和今时的月亮有何不同?就好像问古时的子时与今时的24时有何不同一样。只是人不同、人的心情不同罢了。

古人十句感悟(今人不见古时月)(1)

这里有几句描写月亮的诗词:“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边都是不同时期的名家名句,同样一轮明月,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人的眼中,所呈现的画面和含义却相差很大,给予人精神的慰藉更有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很有哲理性的一句诗,其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明月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人。

古人十句感悟(今人不见古时月)(2)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有人认为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因为旅行和给好友治病,李白花光了所有的盘缠,有人劝他赶快给朋友入土为安。可谁也未曾料到,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为了不让朋友客死他乡,他背着朋友的尸骨,以包裹囊,携带到朋友的家乡安葬。分别之时他还口出狂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人十句感悟(今人不见古时月)(3)

《诗词赏析》

<原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诗人停杯凝思,带着些许醉意,仰望万里苍穹,青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升起的?

<原诗>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想要追攀明月,飞升月宫,却无人做到。但是,月亮却可以追随着人们,万里清辉普照世间。

<原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下照宫阙,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幽幽月光尽情挥洒出清冷的光辉。

<原诗>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夜间,只见得明月在从东边海上升起,又怎么会知道拂晓于西方云海间隐没,如此循环往复,踪迹实难推测。

<原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独自住在在月宫之中,有谁与她相伴?

<原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耀过古人。

<原诗>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不过都是匆匆过客,然而我们见到的明月则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

<原诗>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希望每次对酒当歌时,都能有月亮的光辉沐浴照耀,长久陪伴。

古人十句感悟(今人不见古时月)(4)

有人孤独、有人落寞、有人无聊、有人快乐,当我们看到第一句诗,我们能融入到这样的情境之中,或者我们独处时,从眼前事物中有所思、有所想,更有感悟,所谓的孤独、无聊、落寞也就无从谈起了。其实人很容易不自觉地堕入到自己无意识的思绪潮流当中,而不能自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