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

2023年2月4日,南京,游客在夫子庙参观游玩。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作品在山川、河流间,在田间和民舍街巷里,不仅陈列展出,更是基于它们的存在而生发、生长,并和这里的自然、居民融合,由当地人来介绍甚或共同参与创作。

“这太棒了!”2022年底,在网上看到“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消息,我不禁怦然心动。“去吧,绝对值得。”一位艺术家朋友这样鼓励我。

春节前,我和家人启程,在广东南海的西樵镇度过了紧凑而松弛的三天。与其说艺术是主线,不如说它是一个由头和起点,带我们通向了湾区源头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湾区

抵达艺术节的服务中心,每个游客都会领到一本天蓝色的护照。游览由此开始。134组艺术家创作的73件作品散落在西樵的山间、湖畔、岛屿、老街、村落、田埂。按图索骥、挨个去每处展区盖章打卡,对孩子如同寻宝探秘;而我们,更乐得在田间巷口,边走边看,作一次完全不同于城市“白盒子”展馆的深度行旅。

为何是西樵?这要从大地艺术节的初衷说起。

2000年,在常年大雪纷飞且老龄化严重的日本,越后妻有发起了以“人类属于大自然”为主题的艺术节,以山村和森林为舞台,重新探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这类艺术节的选址,一般都是经济不算发达、人口也相对凋敝、却在自然和文化资源上丰富深厚的乡村。策划人北川富朗说:“艺术本来就应该和自然链接,发生关系。这不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节日,艺术只是一个催化剂,用来呈现当地历史和人的生活方式。”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

南海大地艺术节总策划孙倩与艺术家马岩松在太平墟考察 (海洋/图)

这一理念,深深吸引了在文化产业工作的孙倩,她将这个理念带入中国,先孵化出了“浮梁大地艺术节”,接着便是南海。

西樵被称为“南海绿芯”,布满桑基鱼塘,自古渔业航运、桑蚕纺织繁盛;又有书院为代表的理学文脉,宗祠碑刻里透出岭南尚文重学的潮流。如今的大湾区经济与文化,包括西樵大饼、黄飞鸿、叶问这些元素,皆来自佛山等地对香港的影响。然而这些资源却相对分散,需要一个有力的项目将它们串起、整合,并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最初的湾区”如何形成、演变,便成了本次艺术节的主题。

展区之一的“渔耕粤韵”,如今是一处文旅游乐园。中心位置的大榕树上,一条银色的大鱼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更玄妙的地方则在于,你坐在下头的跷跷板上,两人一上一下让跷跷板运动,便会带动大鱼身上金属管状的“鱼鳍”,包括鱼眼、鱼鳞、鱼尾随风摆动。据说夜晚鱼的眼睛还会闪闪发光,照亮稻田与河塘。

当初在网上看到这件名为“鱼跃鸢飞”的作品,便觉很有意趣。艺术家沈烈毅正是借这件作品,来反映本地“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闭环生态。不过,你得跟大鱼隔上一段距离,才能观察到鱼的身体随着跷跷板转动的样子。在沈烈毅看来,这和艺术创作需要协作和出离的观看,又形成了一种暗合。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

沈烈毅《鱼跃鸢飞》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4)

朱赢椿《这里虫子美术馆》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5)

朱赢椿这里虫子美术馆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6)

郭达麟《虫洞》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上世纪后半叶,传统的养蚕业在工业转型中逐渐转为纺织、机械、金属等加工的世界工厂。志愿者李梅芳告诉我们,她的父母原本从事渔业和养蚕。白天上学、务农,夜晚和家人一道编织蚕箔、切桑喂蚕、烘热蚕茧,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也因此,看到艺术家施维娜做的《蚕房计划》,在蚕箔上用影像和装置记录蚕的孵化、成虫、结茧,以及喂蚕的食料、生长环境和蚕丝的处理,她都觉得分外亲切。

“以前每个村都会有一个三四百平的大蚕房哦。后来八九十年代没有了,我和妹妹就去制衣厂打工了。我还在一家台湾皮衣厂做了六年呢,那时收入很好。”她笑着回忆。

在松塘村和儒溪村,古井、古榕、祠堂、炮楼、青石板路,皆是文脉流传的见证。几乎每座松塘牌坊的对联都有藏头诗,和功名碑一道彰显族人对于求学传承的重视。区梦觉、孟晚舟等在此地长大或求学的名人名字,被镌刻在村史馆展厅或是墙头介绍里。

艺术家郑路的作品《淋漓 余音》和村口那件大型的雕塑作品相呼应,体量略小,金属质地透出水滴溅起的造型。不过,如果不是志愿者区永和介绍,我们差点错过了它的精髓。原来,整件《余音》都是用区大典的十六字名言,一个一个字雕刻焊接而成。

“正直刚柔人之仁德,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区叔语调铿锵地为我们念道,然后表情肃然地介绍,“区大典是光绪时候的进士,他不仅是学霸,更有高尚的品德。”松塘等村至今崇尚团结、集体议事,逢孔子寿诞或是村里大事,仍会全村聚集,共同筹措。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7)

郑路《淋漓 余音》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8)

李洪波《旧时光》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9)

崇文重礼的松塘村素有“翰林村”美誉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0)

松塘村风貌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时间的灯塔

不论风景或人文,从太平墟到平沙岛,都是不可错过的一条线路。

“墟”,即古老的市集。“趁墟”也是最能体现粤广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图景。不过时光荏苒,大部分的老“墟”都已不复存在。

隔着西江,从太平码头对岸老远便能看到两三层楼高的建筑上,五颜六色的大彩带在一道“光柱”四周长长拉开。

这里原是太平市场,上世纪喧闹一时。1957年,国营广东南海糖厂建于太平墟墟北,成为太平的著名地标。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的“蔗季”,村民们用扁艇将收割的甘蔗运送到村边,交给糖厂,糖厂则会换给村民等价的粗砂糖、冰糖等。

志愿者刘佩婵大姐退休前也是糖厂职工。50年代她随父母搬迁到这里,每个周末总要来市场的食品站买猪肉。“凌晨3点就来排队哦,凭票只能买一点点,半斤一斤就不少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里特别热闹,鸡鸭鹅什么都卖,人走都走不动。到后来,糖厂停产了,这里改成了发电厂、水泥厂……”她向我们示意,她身前的市场空间如何向身后延伸、扩大,又是如何衰败、关停,荒废至今。

艺术家马岩松将他这个分外醒目的作品命名为“时间的灯塔”。在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他的团队于2018年做的“光之隧道”如今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景点。艺术无法重现所有的繁华与凋零,但至少可以唤起回忆与想象。也许“灯塔”又会和当年的市场一样,再度成为太平的地标?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1)

马岩松《时间的灯塔》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2)

陈粉丸《阿墙》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3)

TANGO《南海桌球俱乐部》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4)

2023年1月26日太平墟徐震超市部分销售记录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5)

《招牌计划》之石祥宇《高升茶楼》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如今,太平墟只居住了20户左右的居民,大都是像刘佩婵父母这样不愿意搬进楼房的老人。他们仍然习惯在墟口的文兴饼店买上几个大饼作为早餐。据一位曾在南海西樵大酒店做过十几年肠粉师傅的大厨说,“如果这对夫妇不做西樵大饼了,我们家都不知道要去哪买饼了。”

从90年代起,文兴就没有任何招牌,这回艺术家梁佳为其重新设计,淡雅而不张扬,一如饼店的风范。烤箱是90年代广州冶金机械厂生产的食品烘箱,每天上午9点多开始出炉第一批饼,用的是最好的面粉。开了38年,被称为“麦师傅”的麦惠强做派一直都没变:买饼时,他始终背对着我们,静静地发面、揉捏,不置一词。大饼好吃的缘由,也都在这份专注里了。

时间的打磨,不仅给予我们美好的食物,也有沁人心脾的作品。艺术家向阳在儒溪村待了六十多天,他不打算把以前习得的素材用到这里,“不应该编一个情境来植入儒溪村。”作品《进化中的尘埃》里那些打渔人,推着婴儿车的父亲,拉他跳广场舞的村书记,全是根据他在村子里看到、触摸到的点滴画面,一点一点凿刻而成,又与展区的墙面、门窗浑然一体——这便是最真切的“雕刻时光”吧。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6)

向阳《进化中的尘埃》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7)

儒溪村向阳《进化中的尘埃》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8)

松本秋则《风之屋》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19)

松本秋则《水之屋》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0)

罗伯茨和彭斯《人人皆赢家》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如果是把墙面凿开,为何这些小画会有红的、绿的、黄的不同颜色?难道是后来上的色?我的疑问在再度看王耀庆拍的纪录片时有了答案,原来向阳在雕凿之初便预先刷了N遍不同的颜色,创作时会根据画面需要刻出不同的深浅。“这跟时间一样,错了也不能回头、不能再来,也因为这样就有意思了,我在这里做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也很安心。”向阳说。

过程中剥落的墙皮也都收进小袋子里,放在作品下头。据向阳说,将来如果大家不需要这个作品了,还可以抹平复原。“把这些跟历史跟现实对照,越想越有意思。”一位游客这样写道。

不过,逝去的时光并不只有感伤的意味。艺术家陈粉丸在太平墟采风时发现,每张照片中都有剥落的墙皮,于是她的作品《阿墙》收集了这些墙皮的形状,把此地居民常见的名字(比如阿强、兰妹)镂刻在墙皮里,又将当地常见的榕树气根,从屋顶到地面贯穿衍生;李洪波则将猫咪的身形和老家具的构造,用投影打在松塘村的百年老墙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确,轻盈与清新未尝不能再现旧时光和共同记忆?

跨过西江,来到与高明区、鹤山市接壤的西岸片区,我们抵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连许多西樵人都不曾了解的村庄——凰岗村。

这座前涌后溪、林田匝绕的村庄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所有住户便悉数迁出,凰岗遂陷入沉睡般的静寂荒凉。断壁残垣而今成了绿植的“主场”,特别是那些身形巨大的人面子树,往天空和地面蜿蜒伸展,让家人忆起多年前到过的吴哥古寺残垣崩密列。在透过古树的斑点光影里,邬建安的《豹猫和它的朋友们》显得神秘而苍茫,又无比和谐。

来自上海的游客代先生告诉我们,凰岗是他在西樵最受震动的地方。“村子和艺术作品里都有古人生活留下的痕迹,和今天反差很大,是一种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感觉。也许几百年后,我们住的地方也像这里一样,荒废,被植物吞噬。未来的人也会遥想或者调侃我们今天的生活?”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1)

凰岗村的人面子树 树龄已有250年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2)

邬建安《豹猫和它的朋友们》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3)

艺术家邬建安(中着蓝T者)和狮头扎作技艺传承人叶竞循师傅交流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行走与发现

“看了这么多作品,你们有心中的Top3吗?”路途中,我问孩子们。

“虫子美术馆!太好了,看不够。”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进化中的尘埃》也喜欢。”

“我喜欢朱哲琴的那个(西樵禅钟),还有风之屋、水之屋。很有意境。”孩子爸爸说。

“你俩那天不还说,最喜欢‘太平嘘嘘’?”我打趣俩娃。“太平嘘嘘”甚至不在观览手册的作品名录里,它是太平墟公共洗手间墙上的标志。模仿南海一带武术动作的图标和“XWC”的字母简称,都让我们忍俊不禁。

其实,作品哪需分高低,这样的提问和比较不过是抛个话头而已。正如如何理解艺术,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我们一路遇到的志愿者,多半是本地退休村民。“能讲普通话、有空余时间”,是他们应征的基本门槛。虽都经过组委会的简单培训,但他们绝大多数未曾见过艺术家本人。两个月下来,每天待在展区七八个小时,领取少许工资和一顿午饭,要一遍一遍地向客人介绍作品,我们却从他们脸上看不出一丝枯燥和疲累,还听到了他们发自肺腑的体会。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4)

郭东来《云端记忆》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5)

特意为我们留门等待的西樵山志愿者程淑贤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6)

文那《喵喵妙》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7)

罗冰梅《共聚之桌》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8)

1964年,西樵山下。

赶去西樵山的《云端记忆》,已是下午4点多,村民程淑贤为了等我们,在家里多呆了一二十分钟,差点错过下山的班车。“可以让客人了解我们的村子,让家乡发展得更好,我们很希望艺术节长期办下去呢。”几乎每个志愿者都这样说。

“有人说,艺术家在搞什么?还有人说,那个厕所上的画有什么好看的,他不知道真正的意义。我觉得艺术就是要与众不同,带给人们新的想法。”太平墟的李金玉说。刘佩婵大姐则认真地和我们讨论了半天《徐震超市》,这座超市被艺术家徐震摆放了满满当当、看上去“货真价实”的作品,但所有的包装里实际空空如也。这是艺术家对当下的资本侵蚀、过度消费提出的警示。“好多村民开始都不明白,以为是开玩笑的,这个真的也有人买吗?但它就是真的哦。买的就是个寂寞空虚吧。”刘大姐说。

对一些艺术家,创作其实成了换一个视角理解父辈观看此地的方式,也重新理解了儿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在顺德长大的艺术家彼得猫记得,母亲小时候会把一种叫“人面子”的果子做给他吃,后来他发现很多本地人并没吃过,他却以为是理所当然。他想做一个跟别人沟通、结缘的事情,于是在“卜卜斋”之外,还做了一本有关这种本土食物的册子。

艺术家刘庆元在平沙岛创作了《海边的餐厅》,用包含民俗元素的灯箱、绘画、剪纸将这家餐厅装饰一新。餐厅年轻的主人阿敏原本以为艺术家都很高冷,不敢造次,发给刘庆元的微信每个字都反复检查,生怕有错漏。和刘庆元聊开后才发现,原来对方那么平易可亲。

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的刘庆元信奉时间和相互的给予。“只有你坚持做长期主义的事情,所经历的时间,才是你唯一面对各方诉求时真正的回应者。”

十多年前,他在安徽黄山碧山村受邀创作第一个乡村作品,就打算要给村民一个礼物,他做了一本年历。“先别想着为你自己做什么作品。年历是大家都要用的,印在牛皮纸上面,纸特别厚实耐造,你不喜欢还可以拿来糊墙。”

选择在平沙岛上创作,需要搭船过海,去跟不认识的人和土地见面,刘庆元觉得,“这很大地。观众也需要跋山涉水去寻找作品,作品就在那里等你,你甚至不一定就马上感觉得到,因为它会和岛上的日常生活混搭在一起。行走、寻找、沟通和发现的过程是特别有趣的,这也是和一般常规美术馆很不一样的地方。”

“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的理念决定了大地作品的不可复制,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它们会不断变化和被“再创造”;又因为艺术节举办的时限、材料、场地等特点,决定了许多作品会渐渐消失于自然之中。

但有些作品却可能是特地为本地打造,且会长久造福于他们。

平沙岛上的一件景观作品《智慧树》,开车时我们飞快经过没多停留,后来看资料才知道,它是为生活在平沙岛幸福院的老人们创作的。艺术家罗伯茨和彭斯的作品《人人皆赢家》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就是一个有高低篮筐的篮球架——形状分别取自平沙岛和儒溪村的地形,篮筐则是村落和镇街的位置。但最简单的往往也最直接,最耐得住时光:路人甚至察觉不到这是一件艺术作品,只觉好玩,便兴致盎然地加入其中。

“如果有一些作品会因为艺术节结束而搬走、消失,我相信(希望)这个篮球架会一直在这里。”儿子说。

和村里孩子一起打篮球的那天,正是大年初五。岛上的村民就在小广场的水槽边慢慢地切猪肉和鱼生。“我们明天要摆酒哦,村食堂里头都会坐满,几十桌呵。”大叔大伯们开心地跟我分享着。

他们似乎见多了这些天来到岛上的游客,不以为扰。这正是人与自然、本地与外来者之间最理想的样貌。艺术与生活已经不分彼此,一个图案,一句话,或者一个转角,都会让我们驻足、逗留。居民是艺术的拥有者而不是观看者,“我们”与他们保持一致的节奏,在房屋、缝隙、转角和大树下自在地呼吸,生长。

“能在蓝天大树下自由地行走,对于经历了2022年的我们,是多么的宝贵。”一位和我同时造访西樵的客人这样写道。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29)

坐渡轮是往返平沙岛两岸的日常交通方式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0)

平沙岛的小志愿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1)

准备家宴的平沙岛村民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2)

平沙岛也是广佛市民的休假地 这是过年时游客在放烟花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因为来去匆匆,我们没来得及和艺术节的组织者、艺术家们有更为深入的交谈。不过,单是和本地人在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推测拆改老旧建筑面临的冲突,也能让我想见整个项目推动的不易。邬建安告诉我,他们在考察和创作时的沟通障碍也很大,根本听不懂当地方言,每组艺术家都有地陪小分队。“大地艺术节是个有机系统,是渗透状态的,不是拼贴和嫁接。孙倩老师(艺术节总策划)投入了全部身心,从政府高层到乡间村民,无数的沟通和宣讲。沟通与交流是这个项目中看不见的、但却真正承载这个项目的基础。”

在松本秋则作品处的志愿者是沿途少见的一位年轻服务者。他说自己不是儒溪村人,住在附近,因为没找到工作,来这里报名。他也是少有的和艺术家有交流的志愿者。“开幕那两天有和松本先生聊过。他是个和蔼的老爷爷,喜欢这里的饭菜和景色,说有机会会再回来。他本来想在这边长待一段时间,还想把旁边的仓库也一并作为《风之屋》《水之屋》的展示空间,可惜因为疫情不能过来,只好有所舍弃了。”

“那如果艺术节长办,你会想一直在这里做下去吗?”我问这位年轻人。

他迟疑了一下,“那应该不会了吧。”

听说,艺术节方面和南海区签订了十年的合作意向,这里至少要举行一共五届大地艺术节。交通的不便,民宿的不足,未来大抵都会得到改善。随着人流的涌入,乡村和老街或会就此激活,焕发新的生机。志愿者和艺术家的人选,应该也会有更迭。但我们最希望的,还是这种轻微的“介入”感、野生而共兴的状态能长久保持,让一切最自然地发生、蔓延。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3)

除开松塘村,南海大地艺术节在各个展区都设有服务站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大湾区的前世(大地上的诗篇溯源)(34)

艺术节的指示牌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图)

(参考资料:南海大地艺术节公号,《职人访谈录》之《我在南海大地艺术节》)

第一届南海大地艺术节,主题“最初的湾区”,分布在西樵镇的8个区域。从2022年11月18日开始,持续到2023年2月19日。官方推荐的行程为3天:

1.听音湖,太平墟,平沙岛

2.松塘村,西樵山

3.渔耕粤韵,儒溪村,凰岗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